除了姚元崇之外,另一名宰相的调整便是不出群众所料的刘幽求。刘幽求罢相之后,将会出任广州都督并领五府经略,统筹管理岭南道诸事,同时将广州已经颇为繁荣兴盛的海路商贸也加以监管起来。
刘幽求作为圣人潜邸故员,一路伴随圣人的成长,但也因此履历颇有欠缺,没有在地方上主政一方的经验。这一次前往广州,既是对履历的完善,也是将朝廷最新的政令调整传播到岭南。
除了这两员罢相之外,礼部尚书王方庆进位中书侍郎,接替姚元崇。至于后补的宰相,则并不是群臣所猜测因州吏大举而举用吏部官长,而是从别司进补,御史中丞朱敬则进位御史大夫、参知政事。
天意之所以难测,就在于彼此的身位不同。朝臣们以为今年州吏大举,所以来年朝廷可能要将政令的改革推行到地方,但事实上来年地方并无大动,而是以修正典律为主。
至于另一名补位的宰相,同样也是一个殊荣加给,但却并不是幻想着一门三相的李敬一,而是已经数度为相又几遭罢相的李昭德。
李昭德进位尚书左仆射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时加碛北道大总管。除了原本坐镇朔方的职权之外,另外又新加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发募漠南诸胡,重修沟通大漠南北的参天可汗道。
参天可汗道是贞观旧年太宗皇帝平灭东突厥颉利可汗之后,漠北群胡所开辟用于参拜大唐圣人的驰道,从漠北的可汗牙帐一直延伸到河曲的秦直道古路并直通长安。
高宗后期,突厥死灰复燃,这一条沟通大漠南北的参天可汗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开元以来,虽然三受降城的建立截断了突厥默啜的南下之路,但大唐方面也并没有继续向大漠深处开辟。
如今青海收复,吐蕃的势力退缩回了本土中,暂时已经不足为患,那么仍然盘踞漠北的突厥默啜自然成了下一个战略打击的目标。
朝廷任命李昭德为宰相,并让其收募漠南群胡重修参天可汗道,一则是肃清漠南那些叛附不定的胡虏,二则就是为了大唐军队远出漠北、犁庭扫穴而作准备,同时也给方经大战的唐军两到三年休整备战的准备。
第0990章 名臣欺世,子嗣无能
望日早朝结束之后,京中各司除了一些留直的官员,剩下的基本上都已经可以放假了。
但群臣在皇城中仍是盘桓不散,一则要去都省领取各自赏赐的细则条目,然后才能分赴太仓、左藏、右藏等官仓支取钱帛物料。
二则今日朝会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实在太多,群臣们一时间自觉消化不下,半是好奇,半是心忧领会上意不够到位,因此便聚集在皇城诸司之间与众同僚好友们探讨一番。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朝臣在退朝之后便行色匆匆的离开皇城。这一类人多数都是勾检所涉的衙署官员们,参加过了朝会之后,还要赶往大理寺去接受推问。他们各自未必有罪,主要还是配合大理寺的一系列调查。
临淄王李隆基同样属于这种情况,退朝之后,他便走向两名兄弟,略带愁绪地说道:“兄弟们且先归邸,领取赐物诸事且着邸中员佐办理,年前若非苑中有召,尽量不要出门浪游。”
“三兄,难道你惹上这官非还颇为严重?”
安平王李隆范听到兄长这么叮嘱,下意识的便有些紧张。
旁边的北海王则有些不以为然,摆手笑语道:“大不必因此过分忧虑,且不说三郎自知分寸、并未染污在身,即便是有一些牵连不清之处,终究法不责众。更不要说我兄弟宗家近亲,分属八议,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讲到这里,北海王又抬手拍拍李隆基的肩膀微笑道:“三郎你且去,了结这一桩杂事的纠缠后,我在邸中设宴为你驱扫出入刑司沾染的晦气。另明日岐王殿下还邀宗家诸员别业共会,商讨各家选马组结马球队事宜。你若是方便,最好还是同来,咱们这位堂兄秉性豪爽,你若真有什么疑难,不妨当席诉求,恳请一些包庇。”
李隆基闻言后也不置可否,只是对兄弟们摆摆手,然后便自往宫门外行去。
当他行出宫门的时候,又见到曹国公车驾听在宫门一旁等待同僚,略一转念后却顿住了脚步。趁着甚有威仪的大将军王孝杰仪驾行过之际,匆匆从别侧离开宫门,招呼一名走仆牵来座驾,这才在随员们护从下往大理寺的问案之地行去。
临近年关,大理寺突然又多了许多推案事务,本身也是忙碌得不得了。又因为凡所审问诸官员未必有罪,只是配合调查,为了不让推案氛围过于严肃,索性便在就近皇城的永昌坊中借了一处太府寺闲置的邸堂,用作临时的推院所在。
李隆基来到这临时推院所在的时候,院堂内外已经站满了前来协助问案的官员。他刚刚参加过早朝,一身宗王章服颇为扎眼,一俟到场便受到了群众瞩目。
这氛围自然让他有些不自在,好在大理寺事员们也不敢怠慢他这位宗王,一行人刚刚抵达邸堂门前,自有吏员入前将临淄王一行先行引入临时的推院中。
临淄王进入临时推院,在此主持推审工作的大理寺少卿李日知亲自降阶出迎,并将临淄王请入了直堂中。
虽然李日知态度颇为恭谨和蔼,但李隆基心中也实在难生喜悦,彼此稍作寒暄后,他便主动表态道:“小王登堂来见,不便自言清白。凡事务所涉,李少卿直问无妨,所知必尽告,盼能早日恢复清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