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见其如此,也不免感慨果然宰相家教不凡,这么小的年纪便能上诉冤情、御前奏对。虽然背后肯定也少不了大人物推波助澜的帮助,但也证明这小子是远比同龄人要成熟稳重得多。
小家伙儿时龄不过九岁,沉静的小脸稚气未脱,模样也是长得唇红齿白,颇为可爱。对此李潼也不感到意外,他奶奶也是颜党的一个资深成员,如果只是一个满脸鼻涕的熊孩子,怕也没有耐心亲自接见。
他简单询问了这个小乐高几个问题,少年都能从容应答,之后李潼又不乏好奇道:“小郎壮事,我也有闻,既然家变曲隐已得伸张,何不归家安居,怎么又入了宫?”
“家遭横祸之后,怙恃不存,亲徒远流,在京者已无故好。陛下怜仆孤弱无靠,纳入宫中收养。如今再蒙君恩使用,迁仆入大王这种宗枝英贵府下,仆虽弱质微力,但一定竭尽所能、承奉王教!”
乐高一丝不苟的回答,但在讲到最后时,脸上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些少年人该有的性情,不乏崇敬的望着李潼说道:“故恶来俊臣,横行都邑、无人能制,却自取辱于大王!之前他往来宫苑,仆等远见他的惨状,私下里都感喜乐,大王性如菖蒲,能祛人间邪毒!”
李潼听到这话后,也笑起来,抬手说道:“你以后就随我出入吧。”
小家伙儿实在机灵得很,能察情观色,并没有一般这个年纪常见的懵懂与顽劣。家门未生变故之前,大概也是父母怀抱中的爱物吧。李潼跟他聊了一会儿,便对他印象极佳,决定留在身边听用。
乐家虽然不是什么关陇著姓,但乐思晦也是父子两代为相,是当世颇为显赫的官宦门庭。
这个乐高不独性格乖巧,学识上居然都涉诸经,当李潼随口提问考一考他时,李守礼也过来凑趣,反而被比了下去,脸色羞红的退去一边围着几个新入的宫婢打转去了。
这样的学识,虽然未称精深,但应神童试已经是绰绰有余。不过出身宰相门庭,大概其父辈自忖未来不愁出路,不想儿辈还没定性便入世招摇,还要继续久养才智,却不想横祸临头,反而要靠这个小辈伸冤诉变。
不过李潼还是有些不解,那就是这小子在讲起圣皇陛下时,无论言语还是神情都充满感激,这种情绪流露不是作假,毕竟一个垂髫小童再怎么性巧,也做不到这种程度的伪装。
李潼自知他终究跟古代人的思维还是有隔阂,或许在小家伙儿看来,家门生变真的只是朝中有奸流加害,而圣皇陛下则是为他家平冤洗罪的大明君。
但就算不考虑家门祸变,那老娘们儿虽然把你收养宫中,拉你一刀你不疼啊?还是觉得只是拉了一刀那么简单?
对此李潼只能感慨,小家伙儿虽然机灵,但毕竟年少,根本不知道失去了什么啊!
有了这些宫奴入邸,王邸中显得更加热闹。小妹李幼娘见许多年龄相近的少男少女入府,也兴奋得挑选合眼缘的作为玩伴。
家事向来以李潼为主,他吩咐了要选派一半分给长兄李光顺。
李守礼抱怨几句,但也不敢强争,但却对当中一对双胞胎的宫婢很是感兴趣,不巧被李幼娘选走,软磨硬泡的想要讨要回来。
李潼见状,直接抬腿给了他一脚。这家伙在西京被损友勾搭开了荤,血脉能力渐渐苏醒,已经渐有禽兽姿态,居然还挺会玩儿,搭眼就要选双胞胎,人家还是个孩子啊!
有三兄撑腰,李幼娘自然不惧李守礼,上前揽住李潼胳膊,对李守礼吐舌头做鬼脸。至于剩下几个,李潼则作主分配到了嫡母房氏并李守礼生母张良媛处,他自己只是收用了那个小乐高。
待到这些少男少女分配完毕,李潼又不免深想他奶奶这安排的意思,选派一些少不更事的宫奴,让他自己调教培养,大概也是消耗一下他过于旺盛的精力。
不过,本是宗室出身的俊美少王,却被削为臣籍,憋在家里玩养成,这剧本似曾相识啊。当然,跟光源氏那小泰迪比起来,他的私生活可就检点得多。
抛开这些杂想,李潼又唤来了卫遂忠,吩咐道:“今日你就出府,收拢一下来某相关人事,也不必长留邸中,昼夜来问,等候教令。”
卫遂忠闻言后连忙点头应是,然后又有些不确定的请示道:“那么,卑职是要以来某故计遣用这些徒众,还是直陈大王教令?”
李潼一听这话,便明白这家伙还有首尾之心,不敢彻底得罪了来俊臣。
不过这件事他奶奶已经知晓,且已经做出了默许,李潼也不怕卫遂忠再有什么反复,如果这个家伙真的就是不识趣,等到上了轨道,直接弄掉就是了。
要是操作得好,顺便栽赃别人一把,让他奶奶看一看,我这里刚收了狗腿就被人敲断,贼人害我之心不死啊!
“由你自决,诸事都问,用你何益?”
他摆摆手,驱退了卫遂忠。有这家伙在台面上行走招摇,李潼也就不必诸事都仰仗田大生他们、在队伍还没打磨成熟之前增加暴露的危险,这对田大生他们也是一层掩饰。
不过卫遂忠离去短日之后,便又哭丧着脸匆匆返回王邸,见到李潼便疾声道:“大王,事态不妙啊……”
原来是他在走访来俊臣那些耳目设置的时候,却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被拔除了,动作迅敏,不留痕迹,很明显是被某些强大的存在给针对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