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讲到这里便叹息一声道:“更何况,如今朝中自有案事通天,陛下已经为此烦躁不已。我与王并为宗中幼长,当此时自应通力合作,宿卫禁宫,使陛下能够高枕无忧。
建昌王分领两营,劳苦甚矣,我旧在南衙闲卫,本就案事乏乏,忝享食禄。既然君恩敏察加授,自当以此为重,当然也不敢据案自专,大事不能决者,一定趋行请教建昌王!”
武攸宁脸色颤一颤,更加不知该要说些什么,更觉再留于此,跟这无赖也纠缠不出什么明确结果,收起案上一些机密文牍并符令,并不咸不淡地说道:“千骑宿卫诸事,繁琐细密,又都重要无比,不同寻常衙事。此前诸事已经营张有序,代王入事还未精深,最好不要贸然改动。案事细则,自有掌故诸员递告,我就不久陪了。”
李潼微笑点头,只是目送武攸宁离开衙堂,然后才招来赵长兴等信得过的人,开始详细询问千骑宿卫的各种流程。
武攸宁临走前所言倒也不是吓唬李潼,千骑作为大内之中为数不多的游行警卫,各种规令也的确繁琐至极。单单行令所用便有符令、楔令、书令、口令等等诸种。
其中符令是用于通行禁宫内外的宫门,楔令则是用作提取弓弩、甲具、战马等军械,书令则用作巡警途中的各处签押,口令则用作巡逻途中各处盘问。
各种各样的行令,便多达十数种,其中千骑使所掌握的只有符令、楔令等几种,书令由各营果毅分领,口令则旬月有变,是由禁中递告。
这一个月所行用的口令,李潼一听顿时一乐,居然是他的旧作《少年行》,看来自己在千骑将士们当中也并非就全无影响力。
赵长兴等人来到千骑的时间也不久,诸多事务并不能讲述清楚,李潼索性又召来两员果毅,将各种营规令式仔细了解一番。
千骑的人事构架仍然不乏简陋,最高一级便是两名千骑使,还都是兼领。再下便是六名长上果毅,分领六营甲士,每一营在四到六百人之间,整个千骑有三千三百多名将卒。
负责日常事务的便是六营果毅,果毅之下便是十二名直长作为辅佐。直长之下,又有二十四员旅帅。旅帅掌管一帐营卒,帐中又分什、伍。
千骑的人事构架基本便是如此,除了这些营中官长之外,所搭配的文职官员并不多,只有两名参军事,一个掌管符印,一个负责仓储。
当李潼查看符印的时候,才发现武攸宁又留了一手,几枚重要的符令诸如出入玄武门的兵符,都已经被他提前收走了。换言之,千骑想要出入玄武门值宿游警,只能通过武攸宁。
对此李潼倒也并不怎么担心,跟武家其他人相比,武攸宁是有一些小巧智力,不能一味的莽取,还是要慢慢图之。符令收走就收走,有种你别让我进玄武门!
第0422章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
午后开始,宫中便分遣中使陆续将诸宗王家眷召入禁中,而武家诸王也不可避免的跟随同入禁中,想要探问一下圣皇陛下何以要这么做。
禁中安福殿里,诸王各坐席中,神情各不相同。这其中,尤以魏王武承嗣与梁王武三思神情差别最为巨大。
武承嗣虽然一脸喜怒不形于色的平静,但眉梢频频挑动,显示出他此刻的心情非常舒爽。他虽然远在洛东的魏国寺,但得知此事后便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往禁中,倒是第一个进入宫中。
至于梁王武三思,这会儿则是不加掩饰的忧愁。实在是没有办法不愁,早在月前上巳节时,他家人便因小女任性遭了大殃,发妻被入囚内佛堂为尼,嫡女也被夺除宗籍,到现在还幽禁在家。更重要的是,前事得罪了宫中女官代表人物的华阳夫人,这一次家人入宫,真的是祸福未定。
所以武三思心里是真的对这一桩召令犯怵,本在南省直堂,一俟得讯后便着急忙慌的入宫,而家人已经被引往禁中闲苑安置,也没来得及当面仔细叮嘱一番,这会儿自是满怀的惴惴不安。
在堂其他武氏诸王们,心中也都是忧大于喜。如今虽然已经是大周之世,他们也都各凭宗属而分居显在,但心里也都始终存着一份小心。
他们这些武家子,真要讲起亲情,与圣皇之间真的没有多少。前怨旧事不需多说,仅仅通过月前圣皇陛下对梁王妻女的处置方式,便能看得出圣皇对他们家人的态度如何。
如果说圣皇对于他们还有借以控制朝局的需要而有所包容,那么对他们的家人可就是全然没有亲情可言,一旦犯错则就是零容忍。
这一次突然将他们各自家眷招引入宫,具体原因、何时出宫也都没有明说,所以这会儿一个个也都是忧心忡忡。
察觉到殿中气氛有些凝重,武承嗣咧嘴一笑道:“寻常庶民人家,尚且讲究聚族同居,人伦和睦。天家伦情,不异俗常,这一次圣皇陛下招引各家入宫,已有所示是为了欢叙论谊,君恩荷重,各自感怀,稍后入见,一定要重谢皇恩!”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抬眼看了看武承嗣,眼神中不乏不满。这些场面说辞能骗个鬼啊,圣皇所以将各家家眷在此时召入宫内,无非是因为皇嗣被诬谋反之事。
他们在场诸人,或因关系远近不同,未必能够确知魏王与来俊臣究竟有什么样的勾连。但从年前年后,魏王便几次信心满满的表示要给皇嗣来一次狠的,所以就算不知详情,也能猜到魏王跟来俊臣肯定是有勾结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