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代王过于宠溺,将会给时局带来更加深刻的动荡,或许还要甚于魏王与皇嗣之争。圣皇陛下绝对不会,也没有必要将时局的稳定和走势与代王捆绑太深。
在应对武氏诸王方面,李昭德可以说是与代王一荣俱荣。如今他遭到了贬谪,那么代王不久之后也必会迎来打击。
当然,代王的处境较之李昭德要从容许多。一则代王的敌人并不太多,只要避免跟在位宰相发生直接冲突,宰相们也没有必要跟梁王一起对代王施压排斥。
二则代王还有圣眷可恃,当然想要让圣皇陛下插手的前提是,代王必须要放弃当下所有的一些东西。再不济也不会沦落到李昭德这样,从宰相一贬成为一个下县县尉。
李昭德心里对代王是颇为欣赏的,他也比较好奇,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代王究竟会作何取舍。如果接下来事态发展顺应李昭德的预估,那么他在途中应该就能听到消息。
一夜睡眠极差,到了清晨时分,李昭德精神不免萎靡。尽管驿馆提供的餐食仍然难以下咽,但还是硬着头皮吃了一些,以保证能有体力继续上路。朝廷给他设置的贬途时间非常严苛,容不得在途中有所耽搁,只能不断前进,才能保证不逾期。
如是又前行几日,离开神都已经有几百里。这一天傍晚,一行人正在加紧赶路、想要在天黑前抵达下一处驿站。
可是突然前方草野出现了一队人众,一个个膀大腰圆、胯下坐骑也都高大神骏。
眼见对方逐渐靠近过来,随员们将李昭德保护在当中,而李昭德也抓起了挂在马鞍一侧的佩剑,随时准备抽出。
“小民苏三友,奉都中贵人所命,请李相公暂停行程,随某等归都。”
率队的苏三友见对方如此警惕,也并不感觉意外,这年头山匪路霸层出不穷,在行之人一定要有自保之力才干上路远行。
“我已苦旅远行,魏王仍不肯相饶!来吧,李某手中有剑,可斩人间凶恶!”
李昭德闻言后,抽出了佩剑,并凝声说道。
“魏王?”
苏三友听到这话,不免有些茫然,示意跟随诸众暂停,自己则策马上前,掏出一个密封的竹筒向对面抛去:“小民受命,另有其人。贵人具书于此,请李相公自阅!”
第0458章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
九月下旬,代王归都。因为军令未解,当然也没有什么群众出迎的热闹,代王只是与肃岳军一同暂驻位于北邙山脚的军营中。
王方庆第一时间争取到一个犒劳军伍的使职,自率一批南省官吏、满载酒食,直往城北军营而去。
一行人抵达此处时,肃岳军还在分批进入营盘中。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今年新征募的健儿,但动静之间却能看得出已经颇具行伍之气,毕竟招募健儿也是有着严格的标准,其中本就不乏旧年的府兵军户,稍加磨练,戎气自能有所彰显,倒也不可说是一切从头开始。
一行人在营外等待了接近半个时辰,才有军士行出,将他们引到中军大帐所在的位置。
酒食之类自有营卒接收,在行到一处营地位置的时候,看到栅栏中多有衣衫褴褛之众被拘在其中,估摸着应该是此行肃岳所收缴的一批比较重要的战俘。
但在当中,有一座囚车非常显眼,囚车里只是拘押着一个人,衣衫相对而言比较整洁,其人盘腿站在囚车中,须发遮挡着脸庞,看不清楚面目。
“此囚所犯何罪,竟然如此独特于众囚?”
王方庆也是随口一问,毕竟肃岳军不同寻常征旅,许多军情奏报不经南省入送。因此代王外出这三个多月的具体经历,南省诸众也所知不多。
负责导引的赵长兴闻言后咧嘴一笑,露出满口的大白牙,指着囚车笑语道:“王左丞误会了,那并不是外剿的囚徒,而是副总管安平王。”
王方庆听到这话,膝下一软险些栽倒,远远的又认真打量几眼囚车,才有些惊疑不定道:“安平王所犯何事,竟要如此……”
赵长兴这一次只是摇摇头,只说不敢泄露军机。
说话间,中军大帐已经在望,王方庆也看到一身戎装的代王殿下正站在帐外微笑往来,忙不迭趋行入前并拱手道:“卑职奉命迎犒肃岳军,殿下今次凯歌奏还,实在可喜可贺!”
一身戎装的代王看起来较之此前要稍显清瘦,少了几分俊雅随和,却多了一些英挺威武,闻言后只是笑语道:“不过是近畿闲使,不敢夸功,有劳左丞了。”
说话间,李潼退后一步,将王方庆请入大帐中。
落座后,王方庆先是寒暄道:“殿下此番典军出行,阅历经多,才器更壮,溢于形表啊!”
李潼闻言后随口谦虚两句,不得不说,这一次行军的确让他见识大增。
虽然没有什么强敌恶战,也不是寒苦之地的跋涉远行,但戎旅之中毕竟不同于往常,没有了起居优渥的悠闲,每天都要操心诸多营事,的确是难得的阅历增长。
值得说一句的是,这次行军本来觉得是打酱油的行军长史苏味道帮了大忙,尤其是在扎营行军、营防饮食方面,几乎都是苏味道在一力操持,而李潼则只是旁观学习。
毕竟多达五千人的军队,再加上各种跟随的辅兵、丁役,足足大几千人的大队伍,哪怕只是普通的团建,也远非李潼这种少经戎旅的小白能够妥善处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