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是,京南几坊储粮都已经不足。和平、常安等几坊连日不能开炊……”
社徒闻言后便苦声说道,一脸的忧愁。
“再走问诸坊,各自容人多少,剩余粮货多少,一日两报,不准延误!”
李阳听到这话,又认真叮嘱道,说完后,他便返回了坊中一处大宅中,召来管库的社徒进行询问,得知京中储粮已经不足五百斛,顿时又深深皱起了眉头。
早在神都事变之前,他们这些留守西京的员众便得到雍王殿下的密令,将要弄事于西京。所以他们也紧急抽调一批人物暗暗聚集在西京城内,准备待时而动。
之后事情的发展比他们想象中更顺利,乡野大量民众入城却失于安抚,已经搅乱了西京城。眼见如此,李阳等人也快速转变策略,不再以故衣社的名义鼓动民乱,反而约束社众们不要参与暴乱。
当然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除了最开始的挑拨闹事之外,随着精锐的敢战士潜入城中,李阳与冯五等便伙同敢战士们直接掳走了宣抚使窦怀让,使西京乱象更加的一纵难收。局势演变到如今,效果简直比他们亲自操作还要更好。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眼下的乱象就连他们也无从控制。特别是许多故衣社众或是自发的、或是被裹挟入乱,也让李阳等人头疼不已,只能尽己所能将这些社众召集回来。
但局势发展到如今,他们此前的人物储备便大大不足,特别是引发此番动荡的粮食储备快速消耗,根本就无从补充。
故衣社不是没有粮食,去年他们所接手窦家大量的产业,多数都变现为物资分储关中各地,用于社务维持,就在西京附近还有几处规模较大的粮仓。
可是西京城现在这个局面,谁要敢随便将物资进行内外转输,那无疑是主动成为靶子,遭到围攻那是必然的。
虽然故衣社有敢战士这一成建制的武装,李阳等人行事也不敢过于肆无忌惮。如果雍王殿下没能如约返回西京,或者不能完全把控大军,过于显露敢战士的存在,无疑是将王师定乱的目光直接吸引到故衣社头上来,哪怕雍王殿下也难明目张胆的进行庇护。
所以他们这些西京主事者们凑起来商量一番后,都倾向于将故衣社继续隐藏在这一场漫及全城的动乱中,作为雍王殿下一步暗棋,以帮助殿下尽快控制住西京乃至于整个关中的局面。
当然,故衣社足足有数万社众聚集在长安城中,即便不将敢战士旗帜鲜明的摆出来,存在感也是大的让人不能忽视。但他们毕竟不是闹乱西京的主犯,也绝难有人将他们与雍王殿下直接联系起来,所以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暗棋效果。
只不过,局面迟迟没有转机,而且随着骚乱持续,雍王门下留守诸众被分割各处,彼此之间消息沟通也不流畅,李阳也不清楚接下来该要怎么做。
他现在只是等着外出打听消息的冯五返回,如果仍然不够乐观,那么李阳便决定今夜冒险组织一批敢战士出城运粮,并将一部分聚集在城中的社众引出城外安置,以缓解城中的压力。
正思忖之际,门外几名身披斗篷的人匆匆行入,为首者正是市井豪杰冯五。冯五入门后便望着李阳咧嘴大笑:“好消息,好消息!李直案,瞧瞧我把谁引回了!”
说话间,后方一人也脱下了盖住头脸的斗篷,李阳得见其人面容,顿时起身惊呼道:“杨阿兄,你总算回来了!”
第0522章 不破不立,更胜前代
来人正是杨显宗,久别重逢再次见到西京的老朋友们,他心情同样颇为激动,上前一步拍拍李阳的肩膀,笑语道:“辛苦了!”
“杨阿兄已归,那么郎主他……”
李阳抬手紧紧握住杨显宗手腕,抬手示意冯五先将房间里其他人引出。
虽然说留用身边诸众那都是绝对信任的心腹,但与雍王殿下之间的关系乃是故衣社最大的秘密,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哪怕不会主动外泄,但在临事选择的时候,行为上多多少少也会露出一些端倪。
“郎主同样已经西归,西京局面将要大定!”
杨显宗与李阳并席对坐,简单的讲解一下雍王殿下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返回西京。
李阳本身就是世家子弟的出身,如今家道虽然中落,但对一些朝情名目还是深有了解,当听到雍王殿下此行一连串的职衔,已经是忍不住的眉飞色舞,感叹道:“这实在是太好了!郎主如今大势西归,关内事务俱在掌控,此处便是我等追从者创业所在啊!故衣社几十万众,只待一命,俱能为用!”
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是他们关中故衣社一个高速发展期,特别在拥有了充足物货维持的情况下,规模更是比日激增,所覆盖的区域与影响的人众扩大倍余。
“做得好!特别是西京之事,若非你等精心布控,郎主也难及时抽身退出西京那团泥沼!我临行前,郎主还嘱我先致言激励,待到正式入主西京,凡所用事诸众,必有厚赏!”
杨显宗闻言后也是一脸的振奋,接着便说道:“大军渐近西京,我先行一步,慰问之余,就是详探城中形势,并通知你等在事者,做好局面交接的准备。”
李阳听到这话,心中的兴奋之情稍作收敛,转而露出一丝苦笑,并叹息道:“西京眼下乱况,我等用力实小,当中颇有变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