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千第三次问:“嘴巴在什么位置?”
元桢不开口了,不敢开口了。
陶小米开口了:“我好像知道他嘴巴在什么位置了。”
下一息,马车里传来一声惊呼,是陶小米的惊呼。
“快叫医官来!犯人竟然敢咬舌自尽!”
声音很大,马车外边的人都听到了。
医官连忙冲过来,上了车之后发现,那装着犯人的麻袋破了一个洞,洞口都是血迹。
陶小米急切地说道:“我察觉到他要咬舌自尽,所以是我破开了麻袋想阻止,但还是晚了些。”
医官连忙检查,他看到了元桢那眼神里的惊恐,不甘,愤怒,还有一丝绝望。
元桢是多想告诉这个陌生的医官,他的舌头是被那个叫陶小米的人硬生生揪出来,然后又强行的狠狠的推起来他的下颌咬断的。
这种场面,如果是寻常百姓见到的话,可能会是后半生的梦魇。
“这个人太重要了。”
叶小千也急切地说道:“能不能把舌头给他接回去?”
医官看了叶小千一眼,眼神复杂。
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啊,作为廷尉府的千办大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问题很愚蠢?
可是医官觉得,千办大人只是太心急了,急的已经开始说胡话了。
“大人……舌头断了,自然接不回去了。”
叶小千重重的叹了口气:“那可怎么办,这个人可是黑武人,他活着回去就能帮我们北伐啊!”
医官道:“那我……试试能不能保住他的命。”
陶小米在旁边语气很奇怪地问道:“都已经这样了,还能保住命?”
医官此时心里出现了一个疑问,陶小米说这话的语气,似乎是不大想让这个人活下来。
所以医官在犹豫了片刻后,试探着问了一句:“那是能,还是不能?”
陶小米道:“你是医官,你觉得能还是不能?”
医官看了看陶小米的脸色,又看了看叶小千的脸色,然后叹了口气道:“以我的经验,大概是不能了。”
叶小千松了口气,然后用更加客气的语气说道:“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陶小米点头:“确实是太可惜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严于律己
长安。
这是一座李叱已经魂牵梦绕了许久的大城,可他的脑海里却从来都没有这大城的具体模样。
哪怕整座长安城的设计,都是他亲手划出来的,那越是如此,越是不清晰。
原本长安就有,而且还可算作是中原西部重镇,虽然只是一座县城,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曾经的规模,也远远的超过了一般的县城,最繁华的时候,曾经有将近四十万人口。
战乱摧毁了这里的繁华,留下了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
连夕雾连大人自从领命开始扩建长安城以来,心就都是悬着的。
他肩膀上的担子着实是太重了些,若是这长安城建不好,就势必会影响宁王的定都大计。
太多人希望还是把新朝都城定在大兴城了,太多人觉得江南才是锦绣之地。
一旦他们发现这里不尽如人意,就会把这些地方无限度的放大,攻击,诋毁,甚至把这里说的一文不值。
原本的长安城有许多坊市,当初如此的规划,是官府为了便于管理。
且作为西北重镇,这里有着很繁华的贸易往来,经常有来自西域和漠北的商队汇聚于此。
规划出来的坊市,就把长安城分成了一个一个的豆腐块一样的区域。
有围墙将坊市隔开,大街上只见到围墙,基本见不到临街的商铺。
而这,就是李叱所不喜的地方。
一座要被定为都城的地方,这样的封闭显得不够大气,也不够张扬。
在李叱看来,既然是未来大宁的都城,就要有包罗万象的气势才行。
于是他的设计之中,是要把这些坊市全部拆除,但如此一来,工程过于巨大,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别说修建新的城墙,修建宫城,就算是重建原本的城区都不够用。
所以连夕雾请示了李叱之后,基本保留了原来热闹的坊市区域,一东一西两片最为繁华,所以又被称之为东市西市。
以东市和西市的中心,建造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宽大且平坦的大道。
这条大道被李叱命名为朱雀大道,贯穿了长安城南北。
而在已经修建好的宫城南边,承天门外东西走向的,便是长安城另外一条主干道,被命名为承天门外大街。
连夕雾给李叱的建议是,先把新城区都修建好,城墙修建好,旧的坊市,留到以后再慢慢拆除重建。
尤其是东市和西市,保留下来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巨大的好处。
此时此刻,李叱就站在长安城最南边的城门上,向北俯瞰这座雄城。
此时的长安已经初具规模,比起大兴城的萧条来说,这座雄城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愉悦感。
“未来的大宁……”
李叱站在城墙上自言自语似地说道:“强敌不过有二,一是北疆黑武,二是西疆蛮族,长安城就在这两处强敌的中间。”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得让百姓们看到大宁的不一样,大宁的皇帝没有留在江南锦绣地的享受之心,而是有身居北方以天子可守卫国门的志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知白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