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原梁州军将军蒋启海坐在椅子上说话,他大难不死,可却伤势太重,现在也没办法长时间站着。
因为护驾有功,被皇帝封为一等侯,禁军大将军,且统领大兴城内兵马。
原本太医都已经对皇帝说,蒋启海救不了了,谁想到他竟是撑了过来,只是看起来人还是极为虚弱。
在蒋启海身侧站着的,是原梁州军将军窦勇。
蒋启海叫了一声陛下,皇帝把视线转过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爱卿,有话要说?”
蒋启海想起身,手扶着椅子发力,双腿都在打颤,窦勇上前要扶他,却被他阻止。
强撑着站起来,然后转身面对皇帝说道:“陛下,武王被困芒砀山,臣以为,应该即刻派兵去救援,如今城中尚有大军数十万,城外还有队伍二十余万,不缺兵力。”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否决,也没有同意,只是说道:“蒋将军坐下说话,你身子尚未康复……”
“陛下,臣还能上阵。”
蒋启海道:“臣愿意领兵二十万去救武王。”
他抬起头,语气加重:“武王乃大楚之柱石,也是民心之所向,若百姓得知武王被困而朝廷不发兵救援,民心动荡不安啊陛下……”
“朕……知道。”
皇帝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他从高台上走下来,到蒋启海身边扶着蒋启海示意他坐下,蒋启海只好坐了下来。
皇帝道:“朕自得到消息起,已有两日两夜没有睡过,一直都在想万全之策。”
他转身看向众臣,所有人却都下意识的避开皇帝视线。
“这次武王被困,朕比你们都要心急,可若没有一个稳妥筹谋,直接发兵去救,或许还会中了李贼的埋伏。”
他迈步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道:“救朕的王叔是当务之急,但如何救,不会让去芒砀山的队伍白白送死,还能把王叔救出来,必须慎重谋划。”
蒋启海道:“陛下,只要我们的援兵到了,武王在芒砀山上必能察觉,到时候我们进攻宁军后队,武王率军突围,纵然会有一些死伤,但把武王接出来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如今皇帝不担心的是兵力。
武亲王虽然带走了近二十万大军,可那也差不多就是武亲王原本的兵力,只是又分走了一批天命军而已。
天命军四十万,算上各种损耗,现在还有近二十万人在城外。
之前大兴城里的天命军反叛,总计叛军也不过十余万人。
梁州军有二十万,越州军有二十五万,加起来,大兴城可用之兵足足有六十五万人,这还只是粗粗计算。
再加上原本大兴城的城防兵力,皇帝现在可调用的人马,不下七十万。
既然不缺兵力,皇帝却犹豫不决,是为什么?
不缺兵,但是无将可用。
天命军的将军都被杀绝了,越州军的将军也被杀绝了,如果原禁军将军张合不死的话,他去自然最合适。
张合是武亲王的亲信部下,了解武亲王用兵,而且张合武艺超群,没有人比他更能胜任。
但看看现在这大兴城里能用的人,就只剩下梁州军的那些将军们了。
而梁州军中最有能力的是蒋启海,蒋启海现在这样,别说征战,路上累着都可能累死他。
窦勇有勇,甚至有不输于张合之用,但他无谋,皇帝不敢把几十万大军交给这样一个人。
“朕一直都在想,谁在此时可力挽狂澜……”
他扫视一周:“两天两夜没有睡,朕把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想了何止一遍……”
话还没说完,大殿之外有人喊了一声。
“我去!”
皇帝回头,众人也纷纷往殿外看过去,只见武王妃身披战甲,大步而入。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寻一寻那蛛丝马迹
当皇帝杨竞看到武王妃走进大殿的那一刻,心里猛的惊了一下。
他对武亲王满心尊敬,敬如生父,那是因为武亲王对大楚来说,就是擎天之柱。
而武王妃本可以走的,她若要离开大兴城,谁能留得住她?
她没走,而且对对皇帝的要求有求必应,皇帝大婚,里里外外都是武王妃操持。
一应开销,也都是武王妃所出,连皇后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是武王妃准备。
很多人都在暗地里说,武亲王早早就把儿子送出大兴城,这就是不忠的表现。
皇帝用实际行动来回应这些人,他把这些人都杀了。
此时武王妃说要去救武王,皇帝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叔母,不可。”
皇帝连忙道:“朕正在挑选大楚可用之才,叔母且再耐心等朕片刻,朕……朕纵然亲征去接回王叔,也不会让叔母去冒险。”
“陛下。”
武王妃跪倒在地,皇帝连忙去扶她,她却不肯起身。
“武王受困,按理说,应该是武王的孩子去营救,可是振庭不在大兴城,所以就必须由我去。”
武王妃抬头看向皇帝:“我这两日眉角总是在跳,武王他……”
皇帝连忙道:“叔母,王叔吉人天相不会有事,朕答应叔母尽快派兵去救援,明日就派兵就去救援!”
武王妃道:“武王与我,对陛下,对朝廷,从无所求,今日我就破个例,替武王求陛下应允,若武王……真的回不来了,他,总不能孤单,身边还有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知白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