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众僧不由的注意力集中在五十万度牒的数量之上,而且佛家本身就就要会读经文和梵语,在座的都是高僧,自然认为僧侣精通经文乃是基本的常识,不由下意识的点头。
熟读经文和梵语对一众高僧来说自然不是难事,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更多的僧人这是在寺庙之中,耳濡目染几年之后,才掌握这些,如果让世俗之人背诵佛经,恐怕只有真正的虔诚一心向佛信徒才能做到,更多的人中途就已经放弃了。
众僧之中,唯独慧园大师和法琳大师眼神犀利的看着墨顿,将墨家子的打算看的透彻,不过饶是如此,他们二人对视一眼,却并未阻止。
因为这样一来对佛家的确是有好处,大大提高了佛家的质量,虽然限制了佛家的数量,但是想到二武灭佛的惨剧,二人纷纷沉默下来。
“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又有多少,诸子百家几乎已经占完,佛家又能有几人……。”辩机自然不会墨顿会如此好心,忽然帮佛家这么大的忙,不由反驳道,诸子百家都将人才选完了,哪还有人才留给佛家。
墨顿冷笑道:“如今儒家有私塾,官学,医家有医学院,墨家有义务教育,就连平时称之为大头兵的兵家,就已经开始要求读书识字,创办军校培养军官了,佛家如果想要崛起,走上复兴之路,如果还想抱守残缺,恐怕难上加难了,再说,我身后的祖名君一直致力于全民义务教育,如果佛家有心的话,可以出一份力,到时候自然不愁没有识字的信徒。”
法琳大师顿时一阵沉默,慧园大师远在少林自然不知长安城的变化,而他伸出长安城却知道最近几年长安城之中,百家争鸣其成果是何等的璀璨,相比之下,佛家的确是远远逊色了。
一些佛家往日常用的吸引信徒的手段,在诸子百家面前根本无所遁形,大慈悲寺的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佛家再不改变,和齐头猛进的诸子百家相比,恐怕佛家将会落后整个时代。。
“佛家普度众生,而墨施主却要佛家自设门槛,此乃违背佛家教义,请恕佛家无法办到。”会昌大师摇头反驳道。
“朝廷一旦发放度牒,就是承认佛家的身份,享受一定的免除徭役,免除税收的特权,墨某还是那就话,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佛家想要享受这些特权,却不想付出任何代价,未免也太想当然了。”墨顿毫不留情的反驳道。
“而且墨某再次重申,不发度牒之人,乃是因为佛法不精,自然怨不得别人,再说也并非不可修行,只是要如普通百姓一般,服徭役纳田税而已,如果修行达到了,自然朝廷会补发度牒,那时再伺奉佛祖也不晚。”墨顿补充道。
“这一点佛家可以接受,毕竟此举对佛家亦有好处!”慧园大师一锤定音道。二武灭佛让佛家损失惨重,但是其中佛家广收信徒,不分资质,造成鱼龙混杂,屡出败坏佛家名声之事也不无关系,度牒此举虽然限制了佛家的发展,但是却能够将一部分滥竽充数的之人排斥出佛家,这对佛家的长远发展大有益处。
第796章 亡羊补牢
墨顿意外的看着果决的慧园大师,颔首道:“佛家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我等百家学说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至今,除了我们的学说之外,那就是我们的自律,理性,如今医家多名医者合作,组成医院,解决了郎中不足的短板,道家将外丹一派分割,其理论再无缺陷,墨家舍弃政治理念,专攻墨技,相比之下,佛家所作出的这点牺牲并不算什么?”
墨顿说的毫不客气,然而一众僧人却无法反驳,不错,如今各家都在谋求发展,相比于诸子百家的果决,佛家的确是有些看不清局势了。
佛家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事生产,如果能够限制佛家人数,控制在朝廷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是的佛家才会再无短板,真正的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佛家还有一个短板需要解决,方可确保无忧!”墨顿又道。
“还请墨施主指点!”慧园大师郑重道,此刻他再也没有对墨顿又丝毫的轻视。
“寺田!”墨顿一字一顿的说道。
“寺田!”众僧面面相觑,他们原以为墨顿会说佛像镀金之事,却没有想到竟然提到寺田。
墨顿朗声道:“北周武帝之时,天下纷争,百姓生活苦难,然而一些精明之人却发现有一个方法可以躲避繁重的徭役和田租。”
众僧脸上顿时不自然起来,他们自然知道这个方法就是出家为僧,因为僧人是可以免除徭役和田租的,而佛家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急剧膨胀,僧尼的数量一下子达到了三百万,最终招来了北周的疯狂反扑。
“百姓苦难,佛家又岂能见死不救!”会昌大师正义凛然道。
“是呀,你们成了百姓的救星,百姓只需要打坐念佛,就可以不用服徭役,不用交田租,佛家轻轻松松即可获得不菲的寺田,而朝堂呢?打仗时无兵,发饷时无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天下大乱,佛家又岂能独善其身,乱世之时有多少佛祖金身被刮,铜像被劫,佛寺毁于一旦。”墨顿道。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此乃佛家该有此劫。”慧园大师一脸悲苦道。
“一次劫难两次劫难还不够,难道还想再来第三次,如今不少寺庙都在重走老路,大肆接纳信徒的田产,甚至允许百姓将田产挂靠在寺田之下,更有不少寺庙放印子钱给百姓,每当百姓还不起,只能拿田产来抵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