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也行!不过你墨家已有破局之法,如果你能为儒家找到破局之法,儒墨两家合作也未必不可合作。”孔德胜激将道。
孔颖达点头,他可是知道墨顿这小子可是屡出奇计,说不定他还真的可以解决儒家目前的困境,墨家既然想合作,那就要拿出一点诚意来。
墨顿哈哈一笑道:“夫子真是当局者迷,天下的夫子和学子为何屡屡反对私塾改革小学,最大的原因则是科举不考,认为学而无用!而夫子手握国子监,乃是大唐最高学府,只需一直政令,将天下乡试、县试、府试的内容增添一些内容,到时候,夫子想让天下学子学什么,天下学子都会学什么,夫子也会乖乖的教什么。”
后世的高考指挥棒的威力可是声名赫赫,墨顿将其照搬过来,变成科举指挥棒定然会有同样的效果,国子监的权利极大,除了进京赶考无法定题之外,其他的恐怕都归国子监管。
“妙呀!”孔德胜拍案叫绝道,这些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科举做官,只要能够做官,让他们学什么,他就会学什么。
然而孔颖达却缓缓摇头道:“此计虽然绝妙,但是此刻却行不通,如今世家的官员遍布朝堂,老夫若是贸然上奏此策,恐怕立即会被百官否决。”
“哎!”孔德胜遗憾的叹了口气,如此良策却只能束之高阁。
墨顿眼珠一转道:“既然自上而下行不通,那我等只有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这是何意?”孔德胜不解道。
墨顿朗声道:“儒家想要天下人皆可以读书识字,除了兴建小学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借书给天下人。”
“借书给天下人!”孔颖达大为不解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世家之所以占据朝堂,除了世家子弟从小皆有名师指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世家藏书众多,世家子弟博闻广识,自然才华倍增,而贫寒子弟家底薄,连求学尚且勉强维持,更别说拿钱买书了,通常都是低三下四的求人借书,往往还招人白眼。”
孔颖达不禁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一个贫寒学子求学之路是何等的艰难,连书都没有多少,谈何做学问,这就是寒门难以出贵子的原因。
“然而天下贫寒学子缺少书读,而孔家定然有着无数的藏书,如果夫子能够在闹市之中,开办一个图书馆,将家中的藏书尽数捐出,供天下学子免费阅读,这对天下贫寒学子来说,是何等的福音。”墨顿道。
“供天下学子阅读!”孔颖达豁然一震,简直是醍醐灌顶,一旦天下的贫寒学子拥有海量的书籍可以阅读,那他和世家子弟的差距将会缩小到极致,再加上寒门子弟的数量可是百倍于世家子弟,要不了多久,世家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些学子所读的书籍乃是孔家捐献出来的,那岂不是天下学子都要承孔家的人情,这样的好事孔家又岂能错过。
一旁的孔德胜也是激动地难以自抑,天下的藏书,除了皇宫之外,恐怕就要数孔家最多了,然而他却患得患失道:“此策虽好,可是孔家的藏书大多都是孤本,最多供一人阅读,而天下的学子如此之多,又岂能达到让天下学子人皆可借阅的地步。
墨顿顿时露出一丝熟悉的腼腆道:“墨有一技!可解儒家之忧。”
第968章 铅活字和陶活字
“印刷术,这就是你所说的墨技。”当孔颖达二人跟着墨顿来到墨刊,看到一排排的印刷工具,不由眉头一皱道。
“那是自然!孔府的藏书大多孤本,自然要刊印出来,方可天天下人借阅。”墨顿点头承认道。
“话虽如此,你当老夫不了解印刷术,每印一页,就需要刻板,孔家藏书无数,你这是要刻到猴年马月了。”孔颖达摇头道,他又岂能不了解印刷术,那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发生的,雕版印刷术极为费工费时,只适合大量印刷的书籍刊物,例如墨刊儒刊或者是四书五经畅销的书籍,那刻板之后可以大量的印刷自然可以回本,然而那些孤本所需要的量并不多,若是大量刻板,只能少量印刷,连本钱都不够,再加上需要印刷的藏书过万,就是孔家举家之财,恐怕也供应不起。
就连孔德胜也不善的看着墨顿,不知道这小子是来帮助孔家还是坑孔家的。
墨顿哈哈一笑道:“夫子莫急,若是墨家的墨技如此简陋,那小子自然不会献丑了,这一次小子推荐的乃是墨家最新的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孔颖达不解道。
墨顿得意道:“不知夫子可还记得雕版印刷术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好像是来自于印章!”孔颖达想了想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来自于印章,当初我等的想法将字都刻在木板上,犹如印章一般印在纸张之上,这就是雕版印刷术。”
孔颖达二人不由点了点头,雕版印刷术看似简单却是了不得之物,直接为天下学子解决了抄书的难题,书籍价格大降。
墨顿继续道:“雕版印刷术固然好用,但是只适合大量印刷书籍,刻一个印刷的越多,印书的成本就越低。然而对于一些并不畅销的书来说,却是不划算,不少孤本固然珍贵但是销量并不高,所以书局根本就不愿意赔本刻板。”
孔德胜点了点头,墨顿所说的的确是实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