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缓缓舒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有点心急了,当下深呼吸一口气道:“哪怕如此,尔等手中也不过是寥寥几粒种子,如何能够试种。”
墨顿顿时露出腼腆的表情,不好意思的说道:“陛下,小子自从发现棉花能够保暖之后,就已经向西域胡商下达了大量的订单,不过两月定然有大批的带棉籽的棉花运来!”
此时并没有弹花工具,哪怕是高昌国剥棉籽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白叠子虽然比较贵重,但是带棉籽的棉花却价格低廉。
李世民顿时闻言一滞,恨恨的瞪了墨顿一眼道:“我是说你小子机灵还是说你小子贪财呢?”
可想而知,当这种柔软暖和的新型棉衾一经上市,那定然在长安城受到热捧,到时候,墨家子的二十金还不是伸手就来。
“小子这不是未雨绸缪么?小子在西域盛会不但掏空了墨家村还倒欠了不少钱,”墨顿顿时幽怨道。
甚至他还要准备柔佛商人的五十金!还有以后西域商人源源不断送来的种子,这些都需要黄灿灿的金子,仔细一算,顿时眼冒金星。
想到此处,墨顿不由得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他此刻多么希望李世民虎躯一震,大手一挥道:此钱我出。
“此事交于你等二人,先行试种,务必要获得能够适合大唐种植的棉花。”李世民直接无视墨顿装可怜的表情,要说赚钱的本事,这小子在长安城要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还敢在他面前哭穷。
“是!”墨顿和苏令侬顿时同时应道。
“如果柔佛稻为真!那才是大唐最大的福气。”
有了棉花种子成功的先例,证明这些胡商所言的确有真实之处,李世民顿时对柔佛商人所说的良种稻不由得期待起来,
墨顿道:“启禀陛下,以小子看,柔佛商人没有说谎的必要,小子当然也曾明言,此稻种乃是需要在岭南道试种之后,才会付给此人金子。”
“是双倍的金子。”李世民冷冷给墨顿插了一刀。
墨顿顿时心中滴血,咬牙道:“如果此稻为真?墨家砸锅卖铁也会如数照付。”
“当真?”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凝,双倍的金子那可是百金,哪怕水稻为真,此事对墨家来说也并未有多大的好处,而墨家如此做目的又是什么呢?”
墨顿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小子在墨技展中,曾经说过,墨家要带领墨家村达到小康。而在达到小康的先决条件则是要解决温饱问题。
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棉花和稻种就是墨家大唐百姓解决温饱的礼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大唐的百姓再无饥饿寒冷之忧,百家学说自然兴盛,墨家才会重新崛起。”
从墨家第一次出现在长安城的时候,墨顿就知道墨家注定低调不了,而且墨顿也从未掩盖墨家重新崛起的野心,作为曾经的显学,墨家如果扭扭捏捏遮遮挡挡,反而让人生疑。
第269章 三表法
“温饱,小康!”
苏令侬缓缓品味,眼睛渐渐亮了,同时心中顿时一股惭愧升上心头,其实解决大唐百姓温饱问题是应该他们农家解决的,
然而此刻并不晚,有此良种在,天下的温饱问题定然能够解决。
“那小康之后?”李世民问道。
“富裕!”墨顿毫不犹豫的说道。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富裕?”
“到那个时候,人们衣食无忧、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人安居乐业。到那时起,人人都能住上高瓴广厦、所有的少年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免费医疗。”墨顿描绘出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
“这可能实现么?”
苏令侬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当然能够实现,十年八年实现不了,那就八十年、一百年,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墨顿沉声道。
李世民心中一震,如今的墨家村不就是如此么?要是全天下都是如墨家村一般,不,哪怕达到墨家村的水平的一半,那他李唐的江山岂不是万年永固。
农家、医家、墨家…………,诸子百家在李世民的脑海之中一一闪过,心中暗暗思量,也许百家争鸣的时代,才是真正适合大唐的存在。
“当然最能够衡量百姓是否富裕的还是看他手中的钱财,每户能够存款十万钱大概能称得上富裕吧!”墨顿一句话直接将气氛全部破坏。
“俗不可耐!”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
“你还真敢想,每户十万钱,大唐哪里有那么多铜钱。”苏令侬也是摇头失笑道,
大唐三百万户,要是每户都存钱十万钱,苏令侬顿时算的头晕目眩,这么大的数字他们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李世民也是一阵失笑,要是如此的话,那得需要多少铜呀!
大唐历来缺铜,在日常的交易过程中,通常会用丝、娟、绸作为货币,《卖炭翁》中有一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虽然刻画了宫人剥削贫苦百姓的场景,但是证实了在唐朝的确是用丝织品充当货币的现象。
“以前是不可能,不过要是棉花在大唐普及之后,恐怕就有可能了?”苏令侬突然灵光一现道。
“白叠子!”李世民突然灵光一现道。
此时的白叠子那可是堪比丝绸一样的奢侈物。既然西域那样的蛮夷之国就可以织造而成,那在墨家手中又岂能是什么秘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