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明年的棉花种植将会更多!”李世民凝声问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至少可以扩大二十倍。”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照此速度,几年之内,棉花定然会在大唐遍地开花,留给丝绸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要不我们降低价格,吸引胡商多买丝绸。”戴胄也是忧心忡忡道。
墨顿摇摇头道:“不可,胡商本来运输能力有限,就是再便宜也运不了多少,反而损坏了大唐应有的利益。”
李世民点了点头,丝绸的利益过于庞大,大唐又岂能轻易放手。
“既然胡商可以不远万里前来大唐,那大唐可否也能组建商队前往西域诸国。”李世民道,如果大唐派遣大量的商队贩卖丝绸,那这么多的丝绸定然不在忧愁。
“回陛下,此举固然可行,不过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丝绸之路上,沙盗众多,我大唐商人多是守法之民,恐怕举步维艰。如果……”
墨顿没有说下去,其意思很明显,如果大唐的商队想要走丝绸之路,那就必须得到朝廷的支持,甚至武装这些商队。大唐商人的地位低下,如果骤然让这些商人得到了武装,就连李世民也无法暂且做决定。
李世民顿时恼羞成怒,眼神不善的盯着墨顿道:“这么说来,你一车丝绸都败完了,现在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墨顿心中一叹,顿时知道自己若再不拿出一点干货,今天这关是过不去了。
“不知陛下是否知道监知关市!”墨顿躬身道。
李世民顿时一头茫然,而戴胄突然恍然道:“墨祭酒所说的莫非是前任民部尚书裴矩裴大人,裴大人在前朝时曾经在张掖之地设立监知关市,西域胡商纷至杳来,使张掖一跃成为西北重镇。”
李世民这才恍然,道:“你是说重开张掖监知关市!”
墨顿点头道:“不只是张掖,微臣认为,但凡和他国边境之处皆可设监知关市,与他国互通有无。”
“皆设监知关市!莫非你认为这样就可以卖掉丝绸?”李世民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墨顿道。
墨顿摇摇头道:“这些监知关市自然也无法消化朝廷这么多的丝绸,然而这不过是第一步。”
“第一步?”李世民和戴胄期待的看着墨顿。
墨顿点了点头道:“第二步,则是在这些监知关市中,只能用一种钱结算,那就是丝绸!”
李世民和戴胄面面相觑,不明白墨顿此举的意思,因为在大唐丝绸本来就可以当钱来用!
墨顿解释道:“微臣在西市中发觉,在丝绸之路上,一共有三种货币,一个是波斯银币,另一个乃是我大唐的开元通宝,第三种就是丝绸,如今我大唐只需将其他两种货币剔除,丝绸的销量定然暴增,当然为了大唐的信誉,这批丝绸最好是最好的织造局的丝绸。”
丝绸当货币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贬值,而且乃是丝绸之路公认的硬通货,这才是墨顿的底气所在。
“妙呀!”戴胄顿时醍醐灌顶,他只想着让墨顿将这批丝绸卖出去,而墨顿竟然别出蹊径,竟然将丝绸即当货物,又当货币。
“这有什么区别么?”李世民顿时一头雾水,不解道。
墨顿露出一丝自信的:“回陛下,我们平常人想要买东西,是不是要事先准备很多钱财在手中,所以只要胡商想要和大唐交易,就必须入手丝绸,这样一来,有大量的丝绸将会囤积在胡商的手中以准备用来购买大唐的货物,这样一来,陛下还用愁织造局的丝绸没有出处么?”
李世民的眼睛豁然精光一闪,竟然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就和乡下土财主的宝库一般,定然是存满了铜钱,而墨顿此刻不过是将铜钱换成了丝绸而已。
墨顿继续道:“非但如此,日后大唐商人日后采购其他国家的货物,也将会丝绸来支付,而且西域诸国之间的货币根本不相通,金银的成色也各一,而织造局的丝绸却能很保值而且便于运输,如果丝绸之路上,各国的交易都以丝绸来结算,那照此算来,陛下手中的这些丝绸恐怕将还不够用呢!”
这就是墨顿想来想去,大唐想要在丝绸之路获取最大的利益方法,那就是建立一个大唐丝绸体系。
第638章 国际货币丝绸
“大唐丝绸体系!”
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不禁疑惑道。
一旁的戴胄也是一头雾水,不解的看着墨顿。
墨顿解释道:“所谓的大唐丝绸体系,那就是利用这次大阅兵的影响力和大唐的威势,强行规定以将大唐的丝绸为天下各国通用货币,能够在各个国度流通使用,既可以运往极西之国赚取高额利润,又可以在各国之间进行交易。这样一来,大大方便了大唐和胡商的交易,以及西域诸国之间的大宗交易,这样的话,我大唐的丝绸定然能够畅销天下。”
“丝绸作为天下通用货币!”李世民眼睛蓦然一亮,他单单想到这种可能心中就一阵亢奋。
“那西域诸国又岂会同意把丝绸当成钱?”戴胄即兴奋又忐忑道,墨顿给他画的大饼实在是太大了,大的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墨顿摇头道:“不过这就需要我大唐的影响力,和他国使者签订协定,将丝绸作为两国交易的唯一货币。”
丝绸之路盛行,此刻正是丝绸价值最大,而且信用最高的时刻,乃是将丝绸作为天下通用货币最好的时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