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提。
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以三国演义轨迹为主,还是以正史轨迹为主。
更让吕布在心中觉得诡异的是,当初他们在并州边陲,赶赴南匈奴的途中,撞上的那伙鲜卑骑兵,就更让他是警惕不已。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虽说在赶赴颍川的途中,吕布并没有在遇到过这样的诡异情况。
但是随着吕布对眼前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这使得他心间的疑惑,反而是越发的多了起来。
这场黄巾起义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很多秘密……
“啸……”
“啸啸!”
当吕布在心中,思索这些疑问的时候,被他远远甩在后方的队伍,在张辽、魏续二将的带领下,终于追赶了上来。
离开并州边陲时,吕布麾下有张辽、魏续二将,部曲满不过四十余骑。
然而在这月余间,吕布一行,经九原,过武都,越楼烦,入太原,渡汾水,过榆次,横跨并州数郡。
赶赴颍川的途中,择优招募民壮,以战代练,不断扩充麾下兵马,在接近司隶境内时,吕布麾下已拥一曲骑兵,两曲长枪兵,一屯弓弩手,合计九百余众。
尽管吕布急于赶赴长社,欲解救汉军之危,但是这最基本的道理,在他心中还是明白的。
就算想领军解长社之围,获得左中郎将皇甫嵩的青睐,但这样的前提,是己部必须拥有足够的底蕴才行。
否则真这般单枪匹马的冒失赶去,非但不能解长社之围,甚至还会让自己身处绝境之中。
更重要的一点,这统率兵马的能力,必须从基础做起,否则日后再战黄巾贼,必然会出现种种隐患。
自身勇武强悍,这仅代表着你在战场上有了生命保障。
可是想在征战的途中,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那必须拥有极强的统兵打仗的能力。
没有什么,是人生下来就会的。
统兵打仗,是一门大学问。
阵前斗将,看似热血澎湃,但实则却是最无能的一种表现。
一场可能涉及万余,数万,十万,十余万,二十余万级别的战斗,什么时候,会因为一两场阵前斗将,就能宣告战事胜负?
这未免也太过于草率了些。
第008章 并州健儿,勇冠三军
“军侯,此次急行军,我部有14人,未完成技战术训练,3人掉队,轻伤6人。”
“军侯,此次急行军,我部有76人,未完成技战术训练,15人掉队,轻伤26人。”
当吕布再度陷入深思时,张辽、魏续二将骑马奔来,在距其不过数步时,紧束缰绳,翻身下马,拱手行礼道。
作为一支在行军途中编组起来的新军,吕布麾下的将士,来源复杂,成分未定。
想要在短时间内,锤炼出战斗力,凝练士气,除了以战代练外,还需进行相应的魔鬼训练。
因为与后世子弟兵不同,在封建时代下的军队,往往这基层凝聚力极差。
约束军队的方式,除了依靠主将威望外,余者也就是粗鄙的军勋奖赏机制。
如此一来。
绝大多数军队,战损超过一成,基本上就处于士气大跌的状态。
若战损敢超过两到三成,那必然会处于士气崩溃的边缘,随时会出现兵溃散军的情况发生。
纵使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强军,也就仅仅能坚持到战损3~4成。
因此想在东汉末年,锻造出一支真正的强军,那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
根据眼前的局势,磨炼意志,谨遵军纪,明确秩序,苦练耐力,是他现阶段主抓的方向。
不至于说,麾下将士在对战黄巾贼时,会因为出现较大的伤亡,进而导致兵溃、营啸的情况发生。
认真听完张辽、魏续二将,所汇报的情况。
吕布眼神中闪烁着精芒,赞许的点点头道:“某已知晓,传令麾下各部,就地安营扎寨,命火头军,抓紧时间烧制饭菜,确保将士能够及时补充体力。”
“喏!”魏续、张辽二将躬身应道。
既然吕布在麾下,要执行这般严格的练军计划,那么在吃的方面,就一定不能有任何的吝啬。
高强度行军训练下,想要确保麾下将士,士气不会出现动荡,及时补充肉食,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看着离去的张辽、魏续二将,吕布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赶来的亲卫骑兵,缓步走向不远处的巨石前。
从怀中掏出一张行军图,铺设在巨石上。
“我部现在已顺利抵近新郑界,此处距离长社城,满不过六十余里。”
“按照原有的进度推算,对困守长社城的汉军来说,应该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前夕。”
看着眼前的行军图,吕布剑眉紧蹙,心中不断地在盘算着。
“皇甫嵩、朱儁他们,现阶段应该都在犯愁,其部到底该如何破解,贼将波才这驱逐流民、重兵围困的劣计。”
“若我想要解长社之围,当前最重要的应该是尽快搞清楚,在长社城周边的详细战情,如此才能制定解救之策。”
“算算时间,数日前就派出的斥候小队,也应该回来传递战情了。”
就当吕布在心中思考,如何破解长社战场的相关时,原本离去的张辽,此刻却行色匆匆的赶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