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成虽然略微了解世界格局的走向,不过了解归了解,但目前的世界已经和他知道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且外事和内事不同,有着许多特殊性和不确定。
大明虽然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不少有为的政治家,可是数千年来的老大却使得大明对于外事方面的人才极少。虽然现在大明已经和这个世界接触,逐步在改变这些问题,可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些却是极难。
朱怡成这些日子一直为这件事而苦恼,甚至已经开始组建移民局以期望从欧洲招揽西方人才加入大明,从而用这种方式来改变外事人才的稀缺。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话,那些欧洲人才的招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完成,而且这些人就算加入了大明,朱怡成是否能真正放心使用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朱怡成看来,就算这些人才来了,朱怡成也不可能把外事权交给他们,这种关系到国策和大明未来的重大问题怎么可能把持在外人的手里?
从政治和宣传角度来讲,朱怡成会一视同仁,而且以此作为宣传。但在真正的决策上,这些人最多仅仅只是一个参谋的方式,却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再加上西方人性格上和东方人的不同,他们更重利益而不是忠义,所以朱怡成更希望的是有着自己的外事人才,能够真正信任并且委以重任的大明人才。
对于这件事,朱怡成已经打算在皇家学院中增设外交课程,以这种方式先培养自己的外事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董华居然提出了加入外交部的申请,而且还主动要求去欧洲任职,这让朱怡成很是惊喜。
朱怡成当然知道董华这小子,之前李娟儿还和他说过卫国公夫人为董华求亲的事,不过朱怡成并没有答应这事,也没直接拒绝,他只是考虑到朱清研年龄还小,这事不需要草率决定,此外朱怡成对于董华也不甚了解,仅仅只是知道而已,他更不希望自己女儿的幸福因为一个草率决定而葬送。
皇家虽然看起来很好,可皇家的婚事许多都是无法把握,尤其是公主的婚事更是如此。
在历朝历代,公主嫁的好的,幸福的少之又少,许多公主往往都是所嫁非人,最终郁郁而终。
朱清研是朱怡成的长女,也是他最喜欢的女儿,挑选女婿朱怡成当然要谨慎小心,哪怕对方听起来不错,他也不能草率决定。
这也是他暂时没同意卫国公家的求亲的原因,不过今日见了董华的申请,朱怡成倒是对这个年轻人又了极大的兴趣和好感,他默默记下了此事,继续往后面看。
半个时辰后,朱怡成仔细看完了整个册子,对于册子中的内容他并没有异议,提起朱笔在最后写了个“允”字,随后把册子递还给了邬思道。
“皇爷就这样批了?不作调整么?”邬思道接过册子笑问道。
朱怡成当然清楚他这样问,笑着摇头道:“少年人,经历些风霜不是什么坏事,谁没有意气奋发的时候呢?邬先生你说呢?”
邬思道顿时大笑起来连连点头,其实他今天来见朱怡成不仅只是因为汇报和批复,还是想看看朱怡成对这东西的态度,尤其是他故意把太子、二皇子和大公主三人放在最前头,就是要试探一下朱怡成会怎么做。
而现在,朱怡成给予的态度让邬思道极为满意,国有名君何愁不兴?而储君和其他皇家子弟同样也是如此,大明未来之日可期啊!
第1276章 为皇爷喜
处理完正事,朱怡成和邬思道闲聊了起来。
平日里,朱怡成一直忙于公务,邬思道又不居住在城中,他现在直接住在皇家学院附近,用邬思道的话来讲城中虽好但太喧哗,他一个老瘸子也不喜欢经常出门,倒不如在皇家学院那边安静些,也便与养生。
正是这个原因,朱怡成已经好些日子没见邬思道了,今日难得一见自然要好好聊聊,这不仅是朋友之间的欢喜,同样朱怡成心中有些问题也想听听邬思道的意见。
邬思道虽不在庙堂,却对于朝廷之事很是了解,朱怡成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邬思道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就着问题的内容谈了谈一些所见,同时还反问朱怡成几句。
如果是别人的话,如此在皇帝面前回话自然是不妥的,可邬思道不同,这天下除了皇后李娟儿外,也许也只有邬思道能和皇帝这么说话了。
“如此说,邬先生以为北方可以暂且不管,先彻底解决蒙古,然后全力对付西域?”
“不是对付,是收复!”邬思道纠正朱怡成的话,笑道:“西域原本就是我中华国土,早在汉时就归于中华,后来唐代的时候更是直接设置都护府。”
“邬先生说的极是!”朱怡成扶掌笑了起来,邬思道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出师有名,虽大明攻击满清理所当然,但是打下西域后如何处置西域却又是另外的问题。
其实,现在大明内部对于大明扩张太快已有不同看法,在不少官员看来眼下的大明已有穷步黩武的迹象,不仅在原有基础上收复了前明的国土,还在海外占了那么多的地盘,而再下去大明隐隐又有直接吞并蒙古和拿下西域和藏地的姿态,在这些人看来国虽大好战必亡,大明在繁荣的表面之下已经隐藏着隐患。
这些人认为,目前大明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扩张了,应该休养生息为主,建立一个盛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