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郭亲王和隆科多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建兴当年做过的?建兴当年做的事多了,诚亲王究竟指的那一件事?
“其实很简单,无非八个字而已。”诚亲王认真道:“恢复祖制,八王议政!”
“恢复祖制,八王议政?”
诚亲王道出目的后,郭亲王和隆科多同时一愣。这件事当初建兴的确是做过,那是为了和康熙夺权所为,当时建兴联合满洲王公大臣意图搞八王议政,从而借用他们的势力来压迫康熙。
当年,建兴的恢复祖制,八王议政虽然搞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当建兴借此获得权利后,八王议政的话就再也不提了,而这个设想也从来没有落实过。
不过现在诚亲王突然提出恢复祖制,八王议政,这个目的和当初建兴的目的有所区别,当年建兴是为了夺权,而他现在是为了分权自保。
如果雍正同意恢复祖制,八王议政,那么他这个皇帝名义上虽还是皇帝,可失去了大部分的皇权,再也无法肆无忌惮地对付郭亲王和诚亲王他们了。
同时,既然是八王议政,各自也有牵制,雍正也不用担心他的地位不保。所以从这点来看诚亲王提出的恢复祖制,八王议政倒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妙!妙啊!”想明白了的郭亲王顿时拍手大笑起来。
而隆科多同样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如果雍正同意这么做得话对于双方倒也是一个台阶,而且对各自也有保证。
这样一来,大家从名义上就联合起来了,暂时不再用打生打死。接下来对于大明那边也可以携手御敌,以保大清基业。
“可是十四弟,这八王议政恐怕也又难处啊”郭亲王在听明白了后先是高兴,紧急着又犯愁起来。
“哪里难处?”
郭亲王愁眉苦脸道:“按照祖制,八王议政其实就是八旗旗主议政,但眼下我大清江山破碎,各旗旗主早就凑不齐了,哪里还能找来八王?”
“这又有何难?”诚亲王突然笑了起来,伸手指着郭亲王,随后又指了指自己:“既然八旗旗主如今凑不起,那么就重立八旗不就行了?十哥,你为一个,我也可以为一个,至于老四嘛正黄旗依旧归他也算一个。其他的人,我听说老大被圈着,让老大出来领一旗也是理所当然的,还有三哥、九哥都可以为旗主,如人数还不够,十六弟、十七弟他们同样可以。”
郭亲王听的有些傻眼了,按照诚亲王所说分明就是他们这些亲王阿哥直接把八旗给分了,各为新的旗主,然后再组成八王议政。
“十四弟,你不是开玩笑吧?”
“开玩笑?当然不是!”诚亲王神色严峻道:“这大事如何开得了玩笑?再者,如今辽东覆灭,关外各旗主已经不在,我大清面临强敌自然要重整八旗,既然重整八旗为何不能重立旗主?”
“我等都是太祖太宗的子孙,都是先皇的阿哥,以我等身份如何当不了这个旗主?十哥,你倒是说说看,当年太祖太宗时各旗旗主是何人?既然恢复祖制,那就索性恢复的彻底,所谓不破不立正是这个道理!”
诚亲王的话倒也不算错,当年努尔哈赤的时候建立八旗,各旗旗主不都是他的兄弟儿子?到皇太极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后来因为时间久了,各旗由当初的旗主延续下去,这才分了家,但不管如何都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郭亲王细细琢磨着诚亲王的话,越想越是有道理。何况诚亲王的建议对他们还有其他好处,要知道雍正上台后对于兄弟打压的厉害,如果能把这些兄弟都立为旗主,那么必然会站在他们这边和雍正的皇权对抗,到时候就算以后雍正的皇权占了上风,那么凭借他们的内部联合雍正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第1308章 秋官
朱怡成平日办公的偏殿难得气氛如此轻松,这一日朱怡成并没有和平常那样忙于公务,而是在偏殿招待了一位许久未见的臣子,并且和老朋友一般和他品茶笑谈。
史贻直的人黑了,也瘦了,但气色相比之前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史贻直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根本不像当初黯然离开军机处时的失意和颓废。
当年史贻直离开军机处是迫于无奈,但同时也有着他自身的原因。由于判断失误,再加上史贻直对于大明政策走向的把握与证见不同,导致朱怡成对他极为失望,在考虑再三后更换首席军机大臣,作为首席军机的史贻直不仅黯然从位子上离开,之后更是以代天子巡视各省的名义离开了京师。
可以说,多年前黯然离开京师的史贻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作为首席军机大臣以这种不体面的方式离开还是大明复国以来的头一位。
离开京师的那天,史贻直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和不甘回望京师,当时的他甚至没想到自己还有回来的一日,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代天子巡视各省只不过是朱怡成为了安抚自己给的一个台阶罢了,从退出军机处的一刻起,史贻直很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一晃就两年多过去,谁都没想到史贻直居然又回来了,相比离开时候的他,如今的史贻直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两年多,史贻直几乎踏遍了大明本土各省,他去过北地,涉足过江南,也到过岭南,更深入中原腹地,还在西南和西北停留了不少日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