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向女王解释,英国虽然同意向瑞典派出舰队,和瑞典组成同盟舰队以防范俄罗斯对瑞典发起战争,但是这只不过是为了保证北欧局势,保存瑞典的手段而已。
但在丘吉尔看来,自卡尔十二世几次同俄罗斯的战争中失败后,曾今的北欧霸主瑞典国力已大不如从前了,尤其是丢失了东方的大片领土,瑞典的军力更遭受到了无法逆转的破坏,现在的瑞典空有一个强国之名,却已经没了强国之实。
反观俄罗斯方面,自沙皇彼得改革以来俄罗斯越发强盛,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获得了极大利益。现在的俄罗斯正在上升期,尤其是击败瑞典后更是占据了主动,其国力更是大增。
两国之间此消彼长,俄罗斯占了绝对上风,所以就算有着英国的帮助瑞典最多也就能和俄罗斯在海上打成平手,而在陆地上瑞典军队却不是俄罗斯军队的对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王妄图要通过两国同盟来击败俄罗斯,从而把卡尔十二世在战争中失去的一切全部夺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英国对瑞典的支持仅仅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而已,英国绝不可能为了瑞典把宝贵的国力无限制地投到北欧战争中去,这对于英国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我绝不妥协!”听完了丘吉尔的劝说,这位刚才还很冷静的女王突然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下子就激动起来。
“俄罗斯就是彻头彻尾的野蛮人,他们在战场上用刀剑和火枪掠夺瑞典的土地、臣民,瓜分瑞典的财富!作为瑞典女王,我绝对不允许看到强大的瑞典成为俄罗斯的胜利品!彼得一世强加在瑞典的一切都是强盗的行径,我的哥哥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我!作为一个瑞典人,如果能拿回失去的一切,同样愿意用生命来换取!”
“陛下,请冷静些。”丘吉尔心中暗暗摇头,作为一国国君哪里能够如此感情用事?要知道你可是女王啊!怪不得情报显示这位女王不仅要承受来自俄罗斯的强大压力,同样瑞典国内的许多贵族对她同样有所不满。
“在战场上失去的,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拿回来!”丘吉尔阐述了一个事实,接着道:“可以目前瑞典的军事实力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而且在之前的战败中已经签订了协议,并且用付出换取了和平。英国愿意伸手帮助瑞典,那是因为英国不希望俄罗斯能够控制整个北海,同时也是确保瑞典不被分割,还请女王陛下能够明白这点。”
“这么说,按照勋爵阁下的意思,如果瑞典继续和俄罗斯作战的话,英国就将退出联盟?”女王冷冰冰地反问。
“当然不是。”丘吉尔平静道:“英国要确保自己的利益,同样也要确保盟友的利益,这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面的。女王陛下,作为盟友,我只是建议您不要冲动,战争固然是一个手段,外交同样也是一个手段,为什么不先试试用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呢?”
第1337章 沙皇彼得
“这个婆娘疯了!”
离开王宫,丘吉尔对瑞典女王这么评价道,至于婆娘一词还是他在大明的时候学来的。
相比卡尔十二世,乌尔丽卡·埃利诺拉更像是一个疯婆子,还是已经把家产压上赌桌快输的一干二净的那种。
她根本就搞不清局势,更不明白现在的瑞典已经不是当初的瑞典了。同俄罗斯的几次战争失败后,瑞典已经失去了和俄罗斯抗衡的实力,其国土面积也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如果乌尔丽卡·埃利诺拉是一个合格的女王,那么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暗暗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最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样一来,瑞典还有可能重归当初的荣光。
可偏偏乌尔丽卡·埃利诺拉这个疯婆子要和俄罗斯硬抗,甚至还要联合英国夺回瑞典失去的一切,这怎么可能?
先不说英国是否会这样无条件的帮助瑞典,就算会凭借英国和瑞典的联盟海军还有瑞典目前的步兵能够大败彼得一世的海陆大军么?在丘吉尔看来这个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除非彼得一世突然死掉,俄罗斯国内大乱,那么或许还有点可能。
当然了,无论是乌尔丽卡·埃利诺拉还是丘吉尔,他们根本就不会知道身强力壮生龙活虎的彼得一世的确会在几年后突然去世,去世的原因也比较离去,因为彼得一世在散步的时候看见一条搁浅的船,船上的几个水手落水挣扎,为了救人彼得一世跳下海去,奋不顾身把落水的水手给救了上来,但随后因为天气寒冷入水救人的缘故彼得一世患了风寒(估计是感冒引起的严重肺炎),最终不治去世。
算算时间,这应该不到五年了,而且俄罗斯帝国在彼得一世去世之后的衰弱了一段时间,当然这个衰弱仅仅只是相对而言,那时候的俄罗斯帝国依旧是一个大国,但失去为了作为精神力量和代表人物的彼得一世,没有意外地受到了极大打击。
假如乌尔丽卡·埃利诺拉能够有些耐心,有更多的政治智慧话,那么她完全可以等到那个时候再进行复仇。只可惜,乌尔丽卡·埃利诺拉不是上帝,丘吉尔同样也不是,他们哪里知道会有这样的变化。
但对于丘吉尔来说,今天和乌尔丽卡·埃利诺拉的会晤让他大失所望,这样一个疯婆子作为女王对于瑞典不是什么好事,怪不得瑞典国内反对她的人那么多,甚至包括女王的丈夫也是如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