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子心中松了口大气,又冲着朱怡成磕了个头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起身的时候小江子的后背全被汗水打湿了,他知道自己刚才在鬼门关前转了圈,如果不是皇帝看他平日伺候用心,今天之言又是出自肺腑的话或许自己这条小命现在已经不在了。
等小江子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朱怡成又继续看起了手里的公文,不一会儿把这份看完的公文放到一旁,抬手揉了揉反酸的眼睛。
其实小江子虽然逾越,却也没说错。朱怡成这些日子一直熬夜办公,眼力已经不如从前,一方面是用眼过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再加上蜡烛的烛光照明不够。
可如今,朱怡成也是无奈,每日里需处理的公务是堆积如山。虽然他有军机处代为处理一些政务,可还是有不少要紧的公务必须朱怡成亲自办理。何况现在的局势非常不利于大明,随着西域战事不利,西南的缅甸也打了起来,南海那边各国蠢蠢欲动,就连新明也在开战。
这些大事,朱怡成哪里敢放松半分?作为一个帝国的领导者一个疏忽就可能给大明带来极大的打击。正是如此,朱怡成只能许多事亲力亲为,这两个月来朱怡成几乎是吃住在偏殿,连自己的寝宫都很少回去,更不用说去皇后和其他妃子的宫中了。
“如果有电灯就好了……”看了一眼微微跳动的烛光,朱怡成忍不住感慨。
虽然他很早就建立的皇家研究院,对于一些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和发明,可朱怡成不是神仙,大明对于这些格致学方面的基础也比较薄弱,要说起来真正发展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出后世的许多东西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像是电这种东西,要发现电的理论和运用大明的科学家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朱怡成在某些方面“引导”也是不行。
科学不是空中楼阁,科学是有基础的,在基础没有打坚实的情况下,一些东西的发明和发现不可能一蹴而就。
科学必须按部就班,大明现在在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已经远远超过历史了,朱怡成相信只要继续下去,培养科学的土壤,那么一切在一定的时候就能水到渠成。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电的确不方便。不仅包括照明,如果电力的发现和运用到了一定阶段,那么电报等东西就会出现,等到有了电报,大明的通讯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靠着人工传递了。
像现在,各处都在作战,可信息的传递实在是太过缓慢,这使得朱怡成很难把握住前线的变化,从而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所以,大明中枢只能在大方向进行决策,却无法直接影响到基础,这也是目前比较无奈的现象。
其中,新明的开战消息传到大明的时候,朱怡成接到的是新明关于西班牙主动挑起战争,法兰西介入战争却未实际真打,王东决定用太平洋舰队解决西班牙西海岸舰队,同时占据曼萨尼约港口,以给西班牙沉重打击。
可实际上,在朱怡成接到这个消息的同时,西班牙已经战败了,大明太平洋舰队已经消灭了西班牙的舰队,拿下了曼萨尼约。
此外,路易也和王东之间的会晤洽谈因为曼萨尼约的易手彻底破裂,法兰西的介入战争也从最初的形式上的介入转为了实际介入,双方开始大打出手。
这些消息要传到朱怡成这里最快也得是下个月的时候了,所以朱怡成拿到情报早就是过时的消息。
这些朱怡成心里很清楚,所以他对于手中的情报只能做一些推论和判断,并不能作为实际依据。
其实不仅是新明,就连西域和西南方向的消息也是如此,中枢接到的消息相比前线至少要晚个三五日,这还是军中使用了信鸽的结果,如果仅仅靠着马匹和人力传递,能够在十天半个月内送到朱怡成手上就很不错了。
第1389章 大明的选择
西域的战况胶着,岳钟琪、林建章部前些时候花了好大力气拿下了凉州,此时在凉州驻扎。
打下凉州,明军伤亡不少,这自然是因为俄罗斯出兵的缘故,不过面对明军强大的攻势和火力,清军就算在俄罗斯的协助下也未守住凉州,在损失几千人马后由凉州败退张掖,依托嘉峪关再次设防。
由于考虑到西北严寒的到来,再加上张掖和嘉峪关极为难打,岳钟琪请示了朱怡成后暂时放缓了脚步,全军以凉州为前进基地进行整顿,等待来年再行开战。
辽东那边同样也是如此,比起西北辽东的冬天来的更早些,所以辽东向北的攻击也将等来年春天再进行,所以说这两地的战局暂时没有太多变化,一切还待开春后才能复战。
至于蒙古,科尔沁残部在得到俄罗斯的协助后卷土重来,整个秋季给蒙古各部带来不小损失。
鄂尔泰大怒之下连同蒙古各部出五万骑兵对其围剿,谁想诺扪额尔赫图此人狡猾异常,鄂尔泰的围剿非得没能抓到诺扪额尔赫图的尾巴,反而让诺扪额尔赫图趁蒙古各部兵力集结的机会避其锋芒,一连袭击了几个蒙古部落,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等鄂尔泰的大军赶到时,诺扪额尔赫图带着其部早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从来只有千里做贼从未有千日防贼的说法,诺扪额尔赫图等人本就是蒙古人,自然对于蒙古各部和地形了如指掌,偌大的蒙古,要想找到其踪迹并围而歼之难度极大,几个月下来鄂尔泰费劲力气也不过斩杀了科尔沁残部的百余人而已,至于诺扪额尔赫图本人就连影子都没瞧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