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的钱粮从何处而来?没了粮食只能靠这些各族养的牛羊继续过日子。可把人全杀了,这牛羊谁去养?难道吃完了事不成?康德又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渴泽而渔的道理。
“皇上,奴才去一趟吧。”正当康德为此事烦心的时候,淳亲王站了出来,愿意替皇帝去办这件事。
相比郭亲王,淳亲王做这事更合适。而且他不仅是康德的铁杆,更是大清的亲王,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足够了。
马齐虽然地位也不低,可相比淳亲王还是差了些,再说马齐这人做些普通政事还行,看要论动刀子就比不上淳亲王了。
可相比淳亲王,郭亲王才是一个真正的杀才,可现在康德要的不是杀光这些各族人,是要镇压和收拾残局,从这点来说淳亲王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康德稍稍迟疑了下就同意了淳亲王的请求,让他尽快去和马齐汇合,并给了他统领八旗屯田驻军的权利。
等淳亲王领命匆匆离去后,康德长叹一口气,开荒屯田的失败不仅让他愤怒,更让他感受到了深深无力,随着大清丢失中原后,大清许多之前掩饰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是康德之前没想过的。
静静坐在椅中,康德皱着眉目思索着,开荒屯田的问题暴露出来,那么其他那些看似进展顺利的变革是否也有问题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康德着实有些担忧,想到这他站起身来,大步就朝外走去。
第1483章 再次西进
永业十八年五月初,在西域的满清再次出兵藏地,这一次康德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再加上第一次出兵藏地的经验,清军对于高原气候的反应也没头一回那么大。
领军出兵藏地的依旧是隆科多,副将锡保、哈尼,偏将有苏肯、高佳等,基本就是上次出兵的原套班子,此外清军动员了足足六万人的精锐,这支力量已是满清现在全部军力的近半了,从这点就能看出康德的决心。
五月下旬,清军大军分三路进军,直入藏地。
清军再次进攻藏地,策妄阿拉布坦没有派部队阻拦,一来是吃不准清军的进入路线,二来上次清军攻藏无功而返,这让策妄阿拉布坦对藏地的地理优势有着极大信心。在他看来,清军这一次过来恐怕和上回的结果没什么两样,初入藏地的清军很快就会受不了藏地的高原气候,自己只要适当后撤,同清军拉开距离,到时候清军自然会退去。
不得不说策妄阿拉布坦的想法不错,可他没想到康德为了攻入藏地做了足足半年的准备,再加上之前清军对藏地气候已有过一次感受,这一次在提前准备之下,清军虽然还是不怎么适应高原,但相比上回却要好了许多。
清军三路大军入藏后稍作休息,随后就大举南攻,锡保走东路迂回,哈尼西路进军,隆科多的中路直指拉萨,来势汹汹,有一气并吞藏地的架势。
此时,策妄阿拉布坦这才手忙脚乱地发兵阻拦,但在早有准备的清军面前策妄阿拉布坦连接三仗都大败而归,清军长驱直入,仅一个月的功夫就入藏地千里,策妄阿拉布坦大恐,急忙从四处调兵意图固守拉萨,同时派人向大明求援。
大明,京师。
朱怡成办公的偏殿,今日蒋瑾、庄岩、马功成三人正襟危坐,听着站着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张冉说着关于西域满清之事。
随着张冉的讲述,众人的表情显得有些轻松,尤其是蒋瑾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蒋卿,对此有何看法?”等张冉讲完,朱怡成把目光投向蒋瑾开口询问。
蒋瑾起身对朱怡成行礼:“西域入手已在眼前,臣为陛下贺,为我大明贺!”
随着蒋瑾的话音刚落,庄岩和马功成也同时起身行礼祝贺。
朱怡成的心情很是不错,脸上同样挂着笑容。锦衣卫那边的消息的确是好消息,康德志大才疏,居然在西域学着大明搞起了什么建设兵团,意图变法改革,可是康德却没预料到那么满人是什么货色,再加上康德手中又没有熟悉民政的能臣干吏推行此事,居然闹出了大笑话。
这个消息能从西域这么快传到京师,锦衣卫是有功劳的。之前伪清淳亲王入京师,锦衣卫就在他身边安插了钉子,这个钉子不是别人,就是关效武。
在京师时,关效武帮了淳亲王许多,更表露出对其忠心和对“大清”的向往,在淳亲王离去之时,关效武甘愿抛下京师的产业要随同前往西域,这更让淳亲王对关效武亲近信任。
关效武和淳亲王是老相识,其出身又是满清八大姓瓜尔佳氏一族,从这点来说可谓根正苗红,在京师的时候关效武更为淳亲王跑前跑后,出了不少气力,这样一个人主动要求跟着自己,向来喜欢交友讲义气的淳亲王如何会拒绝呢?
就这样,关效武顺顺当当地就跟着淳亲王去了西域,并且成了淳亲王的心腹。可淳亲王怎么都没想到,被他视为心腹的关效武居然是大明锦衣卫的人,眼下这颗钉子已牢牢插在淳亲王的身边,以淳亲王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关效武已经为大明掌握住了满清的一举一动。
“做的不错,下去吧。”朱怡成笑着对张冉微微点头,虽然只是淡淡的一句不错,却让张冉如同喝了蜂蜜水一般兴奋,他知道接下来皇帝要和三位重臣议事,自己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虽然权重,却没有资格参与其中,当即向皇帝行礼后躬身而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