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惊恐弥漫在所有人的心中,那些只懂得风花雪月的公子哥们哪里见过这些?当即挣扎的挣扎,哭号的哭号,当然还有的人企图用自己的身世来威胁对方,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就连程顺则同样如此,脑袋上戴着的东坡巾早就被人拍落在地,之前沉渊如海的气度早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面惊恐和掩饰不住的慌乱。他企图挣扎几下,但抓住他肩膀的两双大手如同铁钳子一般丝毫不动,原本扎得整齐的头发此时也披了下来,瞧上去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
“你……你们不能如此!老夫乃是先帝之师,琉球国大儒重臣!你们如此所为难道就不怕挑起两国争端不成?圣天子在上,万万容不得你等胡闹!还不快快放了老夫!”
“我呸!”领头的百户不屑一顾道:“死到临头还硬撑着?程顺则!你东窗事发了,跟老子走一趟吧!”
听得此言,程顺则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瞬间而逝,其实当他看清楚来人都身着大明军士制服的时候,程顺则就已经猜到了原因。但他心中还那么半丝侥幸,企图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压制住对方,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空,对方摆明着就是来抓自己的。
不仅是抓自己,同样也抓了在场的所有学生,而这些学生都是同程顺则、金正元有密切合作的琉球高官大族子弟,正如那百户说的那样,他的东窗事发了,眼下到了这一步表示他们之前的密谋完全落空,一切已悔之晚也。
当日,不仅是明伦堂一地,可以说琉球的其他各处也在不断上演相同的一幕。从国相金正元到王叔尚乙和大儒程顺则开始,至下到普通中低级官员,共有四十七家被抓,这些被抓之人中地位和威望最高的当然是前三者,而其家人也没逃脱,上至老者,下至妇孺,全被抓起来打入牢中,而整个琉球朝堂更是差不多少了十之六七,眼下仅只有议政大夫郑思齐一党和其他一些大臣幸免。
如此大事,整个琉球几乎乱成一团,不过大明驻军早就有所准备,在行动开始时驻军就第一时间接管了整个王城,牢牢把全城控制在手中。
直到傍晚之时,抓捕才结束,得知此事惶恐不安的议政大夫郑思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他以为大明要用武力直接并吞琉球,甚至已经在家中做好了殉国的准备,谁知道在日落之时,王宫内侍筒平来到府中,为郑思齐带来了太后和大王让他进宫的诏书。
以大礼接过诏书,郑思齐连忙换了衣冠随着筒平出门向王宫赶去,当出迈出府门的时候,只见外面早就有一队明军军士守候着了,这队明军军士是护送他们去王宫的。
郑思齐看了一眼,并不说话,同筒平一起上了大轿,等轿起行了一段路后,郑思齐这才忍不住向筒平询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筒平沉咛了下,心想既然太后和大王已召他入宫,而且何太傅也派人保护郑思齐的安全,这事早一点晚点他终归会知道,再说郑思齐虽是琉球国的三巨头之一,但他这人平日并不像金正元和尚乙那样骄横,为人平和,同筒平关系也不错,在这种时候给他露点风声也是情理。
当即,筒平轻声讲述了今日这事的来龙去脉,郑思齐凝神听着,越听越是心惊,听到最后他的脸色剧变,双手更是忍不住颤抖起来,同时目光中有着按捺不住的怒火。
“金正元!尚乙!程顺则!你……你们这是误了大王!误了我琉球国啊!”
第0546章 祸事
郑思齐怎么都没想到金正元等人居然会如此妄为,作为议政大夫,郑思齐在琉球国的地位不低,从官职来讲仅次于金正元。
早在琉球旧王在位时,郑思齐就是朝中重臣,新王继位后,他依旧保持着极大影响力。
因为之前的缘故,琉球因为满清而恶了大明,从而导致后来琉球主动向大明请罪,以延续尚氏琉球的统治。作为议政大夫,郑思齐是当初的决策者之一,也是推动琉球成为大明属国的重要人物。
但这样做,郑思齐只是尽到一个臣子的义务,其目的还是为了琉球和尚氏。小国正是如此,面对大国只能夹缝求生,作为小国之臣的郑思齐并没有太多选择,面对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琉球也只能这么做。
但之后大明的反应出乎意料,虽然明面上赦免了琉球之罪,大明皇帝也重新把琉球国归于属国治下。但同前明不一样,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一位中兴之主,更是马上天子,气吞山河雄心勃勃,不仅放眼海内,更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成为大明属国后,大明又在琉球派驻了军队,同时还给国王送来一位帝师。
对此,琉球朝中许多官员都有所警惕,就连郑思齐嘴上不说心中却也有过猜测,而且这些年来,随着大明海上力量的越来越强大,再加上朝着大洋深处的势力扩张,作为孤悬海外的琉球非但没有成为大明忽略的一环,相反因为大航海的兴起,琉球的地位这些年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年琉球上下的变化足以看出这点,大明的强盛和扩张给予琉球带来了繁荣昌盛,尤其是海贸的高速发展,使得整个琉球在其中收益颇多,不仅是普通的琉球人,如同郑思齐这样的当地大族更在其中获得了极大好处。
能做到郑思齐这样地位的人,当然能够在其中看出琉球的变化,甚至郑思齐已猜测到大明是打算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削弱琉球王室对琉球的掌控,同时使用这些利益使得琉球上下同大明逐渐形成一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