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鄂尔泰不是白痴,建兴皇帝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一旦真的反脸,满清非但失去了唯一的盟友,还会导致他们现在脆弱的统治彻底崩溃,从而便宜了南方的大明。
罗刹方面正是抓住了满清的这个弱点,这才如此肆无忌惮。现实如何,满清也无可奈何,只能改变策略恳求罗刹国尽快完成整合和准备,两国联合,联军南下同大明开战。
这时候,罗刹人自然口中说好,吹嘘着他们同满清的“友谊”,但实际上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丝毫没有出兵的动静。这更让建兴皇帝是气得牙痒痒,甚至在宫中破口大骂蛮夷之人毫无信用,不可信之类的话。
这些话,倒是和当初的崇祯皇帝面临的问题类似,也不知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棺材里听到这些会不会跳出来一起骂娘?
不过有件事罗刹国倒是比较配合,那就是对于满清继续出售火器的合作。随着罗刹国控制了漠北后,双方对于火器的交易开始逐渐正常化,其数量也不断上升。
有了这些火器,使得建兴皇帝终于可以建起一支类似于大明新军和罗刹国那样的火器部队,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但要知道,从罗刹国买火器是需要真金白银的,罗刹人虽说遵守了这条协议,可如果满清拿不出钱来对方也是不肯的,用罗刹人的话来说,友谊是友谊,商业是商业,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没钱买火器,那么他们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和对满清的惋惜,却绝对不会白送满清那怕一颗子弹。
第0709章 发狂的建兴
就这样,联军南下攻击北京的计划暂时搁浅,建兴皇帝只能耐心等待罗刹国的消息,恨不能每天跪在祖宗牌位前祈祷罗刹国有朝一日能返躬内省就此醒悟,早日南下,帮他夺回北京城,再扫平北方的明军。
可惜的是,祈祷的效果究竟如何他还不知道,但国库里银子却如同流水一般哗哗地往外流,令建兴皇帝每日里着实心痛不已。
这一日,建兴皇帝和往日一样,先去了后面在祖宗牌位前上了香,恭恭敬敬地磕完头,继续回前面殿处理公务,进了书房,一眼看到堆的和小山一般模样的奏折就觉得脑门子一阵阵地突突直跳。
如果没有朱怡成的话,每日里处理这些东西是建兴皇帝无比希望的,因为这代表着大清至高无上的权利。
每一份奏折,都如同天下一般掌在他的手里,任凭他作出最终的决定。可惜的是,现在的奏折中,好事越来越少,坏消息是越来越多,每次浏览这些,都会让建兴皇帝感到无比的不安和焦虑,甚至时间久了,他似乎有了些条件反射,下意识地害怕去看这些东西。
但是,心中再抗拒,作为皇帝奏折还是必须要看的,如果不看的话,他又如何去管理这个国家呢?所以几次下来,建兴皇帝想出了一招,那就是每到看奏折的时候就闭上眼睛,让身边的太监帮着读这些奏折,这样的话可以让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稍稍好些。
今日同样如此,目光在奏折上一扫而过,随后就马上移了一旁,紧接着建兴皇帝在一张椅中坐定,抬头望着挂在正面墙上的一副字,那是一副他亲手写就的字幅,上面是大大的两个“静心”,深看一眼,他闭上了眼睛,然后开口说了个“念”字。
身边的太监熟门熟路地先拿起第一份奏折开始念了起来,这份奏折的内容是关于中原败兵的事,奏折是隆科多所上,中原兵败后,隆科多等人率领残部自河南向四川退却,眼下正在川中重新整编部队,同时就地招募新的兵员。
听了没几句,建兴皇帝就皱起了眉头,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因为隆科多在奏折中所言主要是向朝廷讨要粮饷和装备,丢掉了中原,朝廷大军去了一大半,眼下训练新兵没钱没粮是不可能的,隆科多就是为此上的奏折。
“着令隆科多就地筹款,许他厘金之权,自行解决钱粮。”建兴皇帝有气无力道。
清廷的底子他是一清二楚,眼下国库早就空了,根本是拿不出钱来的,钱是肯定没有的,打死他都没有。别说隆科多,他都每日发愁这钱从哪里来。所以,这份奏折他没有丝毫办法,但是兵又不能不招,军队也不能没有,这可是大清维持统治的基础,同样也是为了防范大明接下来攻击的唯一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让隆科多他们自己想办法了,所以给他厘金之权让他就地筹款,这是建兴皇帝的唯一办法。至于开厘金能不能解决问题,是否又会影响到地方?这些建兴皇帝暂时不去考虑,眼下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太监应了一声,提笔在奏折上写了两行字,随后轻轻把这份奏折放到一旁,接着又读起了另外一份。
建兴皇帝继续闭着眼听着,他的内心中多么希望能听到好消息从太监的口中讲出,可惜的是现实和他的愿望完全相反,随着一份份奏折的念出口,每份奏折中的内容不是要钱就是要粮,又或者大清什么地方又因为天灾人祸闹起了什么事。
越听,他的心情就越是糟糕,好不容易按捺着心头的情绪连着听了几份,最终建兴皇帝再也忍不住了。
“够了!如果还是这些的话就不用再念了。”建兴皇帝铁青着脸说道,闭着的双眼同时睁了开来。他把目光继续投向那“静心”两字,深深吸了口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