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也被说的有点心动。
不过房家现在也好,将来也好,都不是他当家。
“要尽快,晚了就又要后悔了!”
……
“于师,舅舅这段时间似乎对我的态度有些变化,你有注意到不?”
东宫之中,李治一如既往的跟于志宁请教着。
“我也看出来了!以前的时候,无忌一个月也不会来一趟东宫,但是最近一个过来好几次了,语气也不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样子。我觉得背后可能有什么变化是我们说不知道的。”
于志宁人老成精,李治都能看出来的东西,他自然也能看出来。
“会不会是因为土豆的丰收,让楚王府的声望更上了一个台阶,所以舅舅感受到了危机?”
李治找不到答案,只能是自己在那里猜测。
“土豆的丰收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可是无忌的变化,是最近半个月的事情吧?”
于志宁这话,显然是否定了李治的猜测。
“说的也是,舅舅确实也就是最近半个月才有那么明显的变化。就连一向不来东宫的表哥,最近也来了两次了。”
大家都不傻,虽然找不到原因,但是坚信背后一定有什么情况发生。
“我看可以好好的梳理一下,最近一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特别是前半个月左右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于志宁这么一说,李治倒是回想起了一幕。
“于师,德妃娘娘前段时间下西洋,当时专门让父皇屏退了左右,不知道说了什么。我一直很好奇,但是什么风声都没有传出来。舅舅的这个变化会不会跟这个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最近一个月,大唐各地都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过,报纸上都在热烈讨论下西洋的事情,这让李治想到了这一波出海热潮的缘由。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下次无忌过来的时候,我跟你一起见一见他,看看能不能套出点东西出来。”
于志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么提议了。
第1186章 又见妖言惑众杨本满号
虽然是大冬天,但是渭水码头却还是非常忙碌。
流动的渭水,哪怕是在冬天,也很少会结冰,不影响大部分船只的航行。
不过这就苦了码头上工作的苦力了。
就在过年前的一天,渭水码头又迎来了一支从海外返回的船队。
有经验的苦力,能够轻易的辨认出那些船只是从海外回来的。
像是眼前这三艘海船,哪怕看不到斑驳的“妖言惑众杨本满号”,他们也能根据许久没有维修的船体,判断出这是一艘出海回来的船只。
而有了“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这一串大字,那就更加确定无疑了。
“快,快去楚王府,跟楚王殿下汇报,说李郎君的船队从美洲回来了。”
市舶司的胥吏一看到这个船队,立马就激动了。
这个时候,大家也不嫌弃外面天寒地冻,纷纷跑到了码头边上,准备看看“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这一次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惊喜。
经过了《大唐日报》等各个报纸的宣传,还有文达明出的新书,长安城的百姓对美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像是渭水码头这边的人员,更是对海外的事情感兴趣。
“陈四儿,这一次我们虽然没有找到地瓜,但是能够带着玉米回来,也算是功成身就了。大唐有了土豆和玉米这两种高产粮食,以后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站在甲板上,李耿黝黑精壮的身躯迎着寒风,却是那么的挺拔。
“是的,我们这一次在北美洲折腾了将近一年,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依靠船舱里的那些玉米种子,明年开春以后,至少可以一次性的种植几千亩玉米地。只需要等到后面,立马就可以扩大到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亩。
到时候,整个大唐的人都会记住我们的。也让国子监的那些人知道,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名垂千古。”
陈四儿现在也很激动。
马上就要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了,是个人都会充满了期待。
“这一次我们紧赶慢赶,除了在蒲罗中修整了一天之外,可谓是一口气直接来到了扬州城,然后停靠当天就继续朝着长安城而来。我估计连楚王殿下也没有收到我们回来的消息,你想要的那种热烈迎接场面,估计是没法碰到咯。”
等到船只停好,准备下船的时候,李耿才意识到自己一行人走的太急了,都没有留下时间给人去通风报信。
所以今天码头上冷清的很,根本就没有迎接的人。
“还真是呢,失算了。不过也没关系,只要我们把玉米带回来了,这个消息自然很快就会传开。到时候《大唐日报》和其他各个报社的写手肯定都会过来采访我们,楚王殿下也应该会找时间接见我们,甚至陛下都有可能会见我们呢。”
在扬州停靠的时候,李耿就让人去把最近一年的《大唐日报》给全部买了一份回来。
所以他们倒是对大唐发生的变化,不至于一无所知。
就像是蒸汽机车,他们要是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直接看到在运作的明作铁路,估计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
“市舶司的人倒是积极的很,走吧,我看那些胥吏已经过来,我们也好好的配合他们把市舶税给缴纳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 唐朝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