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福宁殿时,见外面没有人看守,赵曙就懵了。
“官家……官家如何?”
“官家无事。”
陈忠珩看着这对父子满头大汗的模样,心中不禁腹诽着赵祯的谨慎。
“无事?”
确实是无事,里面一群御医轮流诊治之后,都给出了无事的结论,赵祯这才放心。
司马光得了消息很生气,于是就上了奏疏,劝谏赵祯好生养病,别折腾。
“官家这是病久了,你何苦进谏。”
程颢和司马光在学术上有共鸣,所以关系不错。而司马光的职务是知谏院,算是他的领导之一。
司马光板着脸道:“开了头,以后就没法收尾,作为御史,遇到这等事不可退缩,要用奏疏告诉官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时外面进来一人,禀告道:“庞太保去了……”
“什么?”
司马光的身体一下就软了,然后泪流满面。
“你……他果真是去了吗?”
来人点头,“庞家已经举哀了。”
庞籍于他而言就是第二个父亲,他的宦途一路都在庞籍的保护之下,堪称是无微不至。
程颢叹息一声,起身告退。
回到御史台,正好遇到杨继年,他就拦住了拱手说道:“杨御史,令婿的文章如何?”
这是暗示:你那女婿做学问吗?
先前他去找司马光,两人为了当下的学风问题探讨了一番,结论就是所谓的题海之术危害最大,引得天下学子忘却了学问,一心只求富贵。
杨继年皱眉看着这个新同僚,说道:“他当然做学问,否则太学此次如何能再次脱颖而出?”
程颢一怔,说道:“那是取巧。”
他觉得题海之术完全就是在取巧,把学问弄成了烂大街的货色,当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若是可以,他甚至认为沈安是千古罪人。
“从题海之术出来之后,学问荡然无存,你也是多年寒窗出来的,以为如何?”
但凡是十年寒窗出来的官员,对儒学总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不肯亵渎,所以他以为杨继年该做出正面反应。
杨继年木然的道:“读书苦。”
程颢含笑道:“是啊!”
他想起了自己多年的苦读经历,不禁有些唏嘘。
杨继年依旧着木然说道:“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儒……”
程颢点头,“大儒大儒,所谓大,就是难,难啊!”
“既然不能成为大儒,那为何要皓首穷经?”
程颢愕然。
杨继年说道:“读书明理,但还需要营生,要去养活妻儿,日日抱着书本读书,谁养你?”
程颢惊讶,继而想反驳,可一时间却不知如何说起。
边上有两个官员也在惊讶。
“这是杨继年?”
“那刻板的模样,让某以为他不会争辩呢!没想到一张口就堵的程颢哑口无言。”
第639章 唐仁发狂
西北的春天来的比较迟,当地上的青草刚冒出头时,府州城里才感受到了一些春意。
唐仁住的地方不错,至少晚上不会漏风。
他起床洗漱,然后仰头大喊一声:“李谅祚小儿,可敢来府州吗?”
他的随从燕八在边上侍候,见他仰天大叫也不惊讶。
洗漱完毕,吃完早饭之后,唐仁就带着燕八去寻折继祖。
折继祖在练武,唐仁看了艳羡的道:“知州这是多年苦练才有这等杀敌手段,某若是能有一半本事,也能跟着去冲阵。”
边上的折家人笑道:“钤辖说笑了。”
唐仁认真的道:“待诏比某年轻许多,他都能冲阵杀敌,某是待诏一手提拔的,自然要效仿,否则别人说待诏眼瞎了,竟然提拔了某这个软蛋……某不怕自己丢人,就怕给待诏丢人。”
折继祖把长刀丢过去,有下人稳稳接了,他走过来笑道:“钤辖可见过待诏厮杀吗?”
唐仁摇头:“想来是能让人热血沸腾。”
“对,那年我部和西夏人绞杀在一起,不分胜负,关键时刻待诏率邙山军从侧面突入,一举击溃西夏人,这才有了大捷,这才有了京观。那场厮杀……确实是很热血。”
边上有人说道:“邙山军不过百人,敌军数千人,百人去和数千人厮杀,那感觉……当时某就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再加上待诏以文官之身冲阵,更是激发了军心士气,西夏人顷刻就全军溃败。”
唐仁听的热血沸腾,恨不能西夏人顷刻间就来到府州,然后他率军厮杀。
“李谅祚会不会来府州?”
这是个大问题。
折继祖摇头道:“这边对于西夏人来说就是鸡肋,所以多半不会来。”
唐仁惆怅的道:“是啊!就算是夺取了麟府路,可还有一条黄河遮挡着,对岸就是河东路,那边大宋屯兵无数,西夏人肯定不敢冒险。”
“最近辽人的游骑倒是来了几次,要小心些。”
“辽人的游骑?”
唐仁觉得这事儿问题不大:“辽人不会和咱们开战。”
“可袭扰却不少。”
折继祖和唐仁上了城头,用望远镜看看远方,惬意的道:“这便是待诏弄出来的宝贝,千里眼。”
唐仁有些眼馋,但望远镜现在是高配,还轮不到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