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韩琦觉得沈安的想法太过幼稚,“他借什么势?”
“对。”沈安笃定的道:“国中有大麻烦,有对头,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外面解决。”
“怎么解决?你莫不是信口胡说……这是御前,官家没空听你瞎扯。”
韩琦最近关注的事情有些多,脾气坏了不少。
沈安没看他,继续说道:“国中有政敌,政敌手中有军队,怎么去削弱他?”
“大军镇压!”
韩琦的反应很中原,很儒家。
沈安微笑道:“为何不对外去解决呢?”
“怎么解决?”
韩琦冷笑问道,他觉得沈安是在为了包拯出头。
沈安说道:“开战!”
咕噜!
殿内瞬间安静,不知道是谁的肚子叫了一下,声音就清晰传了出来。
可众人都没功夫去看是谁饿了,他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个想法真的是太疯狂了。
韩琦说道:“穷兵黩武不会有好下场!”
连曾公亮都不满的道:“为何要开战?一旦开战就是血流漂杵,生民离乱,老夫想到那个场景就心中不忍。你还年轻,莫要被血勇给迷惑了,治国,首要稳!”
欧阳修干咳道:“那个……大宋和平多年,西夏只是小患,无需大动干戈。”
一群宰辅都在反对沈安的这种思想,哪怕对沈安不错的欧阳修和曾公亮也是如此。
这不是私仇,而是在警惕这种激进的思想被赵曙接受,到时候……
“汉武穷兵黩武,前汉由盛转衰,正是始于他。”
韩琦的腰杆挺直,目光俾睨的道:“大宋要江山稳固,行事就要慎重,动辄开战何其轻率?”
沈安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后来的那些话。
后来面对着赵仲鍼的积极态度,富弼说道:“臣愿陛下二十年不言兵。”
大宋的宰辅们忌讳谈动兵,仿佛那就是末世前兆。
而这一切的起因有两个,一是在几次战争之后,他们对大宋军队绝望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警惕武人,他们宁可为此现状,也不肯让武人成为主宰。
想想,若是大宋对外战争时常高唱凯歌,武人们会不会嘚瑟起来?会不会觊觎权利?
前唐后期和后来的混乱时期中,武人就是这么起来的,然后把文官当做了猪狗。
那种日子不能再来了呀!
第659章 老包挂帅
赵曙登基后,心中是有一番打算的。但他要先看,看看重臣们的想法。
臣子们有些跋扈,这些他感受到了,可怎么回击?
他根基未稳,要忍。
但他的耐心却越来越差。
所以面色渐渐难看。
刚才的辩论从是否该对外开战来解决国内的矛盾,迅速转为大宋该走向何方。
这是个大题目,赵曙虽然不赞同频繁对外开战,但那种所谓的平稳却也无法接受。
那样的日子中,帝王的作用会被削弱,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木雕神像。
他在看着宰辅们。
韩琦微微昂首,显得有些倨傲。
曾公亮的眉间多了愁色。
欧阳修……
欧阳修在干什么?
赵曙仔细看去,发现欧阳修和身后的包拯在搞小动作。
欧阳修的手捏在包拯的手臂上,而包拯的那只手捏在了欧阳修的后腰部位。
两个老汉嘴里嘶嘶做声,显然是痛狠了,可手中却不时加力,大有你再不放手老夫就掐死你的豪迈。
赵曙的额头上全是黑线,心想这里是朝堂,你们两个老汉这是在弄什么?
沈安知道,这是欧阳修在阻拦包拯出来为自己发声。
欧阳修并无恶意,只是觉得沈安的这种思想不妥当。
“没有汉武,前汉会早亡。”
沈安的声音陡然响起,欧阳修不禁松开了手,茫然看着前方。
汉武穷兵黩武这是定论,你还想为他翻案不成?
沈安从容的道:“前汉初立就有白登山之围,这是什么?这是匈奴人在觊觎中原,他们的势力在膨胀,看着中原这个花花世界眼睛都花了,于是就不断寻机进攻。这样的匈奴,打不打?不打他会越来越强大,直至出现一个和辽人一般庞大的势力,到了那时,怎么打?”
宰辅们面色有些红润,韩琦说道:“辽人也只能选择和平。”
大宋虽然武力不彰,但却有钱、有人,两边大打出手几次,大宋每次都满地找牙,但韧性却足,让辽人也有些忌惮。
沈安用辽人来打比方,有些讥讽宰辅们苟安的意思。
“吕后被羞辱,换做是我朝如何?”
“那只有倾力而为。”
当年的匈奴冒顿单于写信给吕后,说我生活在沼泽和草原里,非常向往中原的繁华,而你刚死了老公,要不咱们一起过吧。
这等奇耻大辱换做大宋也忍不得,可大汉当时却忍了。
“那时的忍耐只是为了积蓄力量,几代之后,到了汉武时,大汉兵强马壮,于是大军出动,为此复仇。”
沈安语气铿锵,“我朝立国之前,石敬瑭认贼为父,让中原再无天险。其后高粱河之败更是让大宋一蹶不振……可大宋积蓄力量了吗?”
他看着宰辅们,目光炯炯的道:“圣人也曾经说过,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尤可报也!大宋当年有高粱河之败,近来更是有澶渊之盟的羞辱,多久复仇?韩相,大宋准备用几世来复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