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大丈夫(上)_迪巴拉爵士【完结】(273)

  武试输了没关系,毕竟大宋的武力不及辽人,可要是文试也输了……

  呵呵!

  耶律洪基大抵会笑的喘不过气来,然后会写封信给赵祯这位伯皇帝,好生安慰对方一番。

  赵祯在看着沈安,嘴唇微动,最后却没法开口。

  你可有把握吗?

  这少年是有些本事,炼丹什么的都懂一些,可这是要精通,而不是半瓶水响叮当的那种水平。

  他有些后悔了,后悔今日让沈安出场。

  可你为何不托词退下来呢?

  那样朕叫人找个账房先生来也好啊!

  赵祯有些纠结,觉得是自己把沈安卷了进来。

  输了之后,沈安的名声必然扫地,到时候怎么办?

  赵祯叹息了一声,边上带着帷帽的曹皇后低声道:“官家,事已至此,静待结果吧。”

  他们夫妇是用来大相国寺上香的借口出来的,否则曹皇后还得蹲在宫中发呆。

  赵祯点点头,看到沈安坐在了两个辽人的对面,然后问道:“怎么一个算法?”

  辽使拿出了三本册子,说道:“一人一本。”

  沈安不禁就笑了,说道:“贵使莫不是在玩笑吗?那三本都是你们出的,谁知道这二位有没有提前计算过?”

  是啊!

  富弼严肃的道:“贵使莫不是没睡好吗?”

  没这么忽悠人的。

  辽使尴尬的道:“这倒是某的不周,罢了,要不……”

  沈安打断了他的话,说道:“随口报数吧,找几个人来记录,稍后核算。”

  “谁报数?”

  辽使狐疑的看着沈安,他不相信宋人,特别是眼前的这个少年。

  沈安挑眉道:“辽国出一人,大宋出一人,一人出两个数,叠加,然后加减。”

  “好!”

  这个法子最公平不过了。

  双方各自安排了一人,赵祯握紧了双拳,有些痛苦的垂眸,不去看现场。

  曹皇后在看着沈安,然后微微一叹,心想等输了之后就劝劝官家,好歹也给沈安安排个好地方去任职。等过几年再回京,大家应当该忘记了今日之事吧。

  双方坐定,两个辽人还要了纸笔,看样子是准备记录答案。

  沈安也是拿着一支笔,看似聚精会神的在等待着。

  “开始!”

  瞬间吴会和美达就丢下了笔,露出了自信的气息。

  在场的有人惊呼道:“这是心算高人!”

  心算从古至今都是属于聪明人的专利,所以这声音听着有些绝望。

  大宋那边的气势瞬间就低沉了下去。

  沈安就坐在那里,淡淡的一笑。

  哥会珠心算啊,你们这些渣渣!

  ……

  第192章 闲庭信步式的胜利

  两个人站在中间,一个喊道:“五二。”

  另一人喊道:“三一。”

  先前的一个再喊道:“七四。”

  后一人喊道:“二八。加!”

  那两个辽人马上就开始了心算,辽使见了就笑吟吟的对赵祯说道:“陛下,稍后就……”

  这等计算比试,只需几轮就能得出结果,省事,而且结果公平。

  “一万两千六百五十九……”

  一个声音传来,辽使愕然看去,却是沈安,他并未记录,而是在转笔玩。

  记录答案的人已经记下来了。

  “一万两千六百五十九。”

  “一万两千六百五十九。”

  这时两个辽人才出了结果,然后众人愕然。

  这个……好像间隔了不少吧?

  赵祯握紧了双拳,面色微红,只觉得心跳开始加速。

  他不是个懦弱的皇帝,可大宋的现状如此,他只能采取休养生息的方式。

  可朕每次被辽人给气得想吐血时,谁能帮朕?

  只要能出气,朕就欢喜。

  这个要求不高吧?

  可为何就不能实现呢?

  曹皇后察觉到了他的激动,不禁看向了沈安。

  沈安靠在圈椅上,身体后仰,突然指着里面说道:“佛像威严。”

  你竟然还有闲工夫去看佛像?

  一次领先就让你得意忘形了吗?

  辽使看了那两人一眼,那两人微微点头,吴会说道:“刚才有些轻忽了。”

  所谓的轻忽,就是轻敌和走神。

  辽使点点头,说道:“那就再来。”

  “九三。”

  “九六。”

  “五八。”

  “二一。减!”

  两个辽人打起了精神,他们自信满满,因为心算才是他们的强项。

  赵祯在看着沈安,曹皇后也在看着他……

  辽使在等待着,他觉得沈安上次只是走运而已。

  报数人刚报完数字,正准备酝酿下一个数字时,正在看佛像的沈安懒洋洋的道:“三五七五。”

  这……

  这才刚报数啊!

  你竟然就出结果了。

  你特么的在忽悠人呢?

  而且你竟然一直在看佛像,刚才报数时你还在双手合十……

  这娃在骗人。

  辽使怒极起身,喝道:“宋人就是这般骗人的吗?”

  这个指控很严重,把大宋的人都包括了进去,算是地图炮。

  沈安微笑道:“贵使……看看身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