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大丈夫(上)_迪巴拉爵士【完结】(294)

  今日就是给沈安的一个突袭,他应当没有准备才是。

  沈安缓缓摸出了一份地契,然后冲着陈忠珩笑道:“劳烦陈都知了。”

  陈忠珩观战许久,见到沈安就像是个孤胆英雄般的舌战张方平和御史,不禁为之赞叹。

  他接过地契,看了一眼之后就忍不住微笑起来。

  赵祯接过地契,仔细的看了几遍,然后抬头问道:“那宅子是刘保衡的?”

  张方平点头道:“对,就是刘保衡!”

  他有些纳闷官家怎么问这个问题。

  赵祯把地契放下,有字的一面朝着群臣,淡淡的道:“可这上面写的主人却是刘竹……这地方难道有两个主人?”

  什么?

  张方平下意识的捂着胸口,觉得心跳的分不清节奏了。

  他的呼吸急促,看了沈安一眼,说道:“这是……这是……”

  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这是伪造’的这句话。

  说出来就是自取其辱。

  富弼神色凝重,不禁看向了沈安。

  这个少年竟然早有准备?

  张方平就指望着今日一战而定,所以准备的很充分。

  可目前看来,沈安却早就准备好了撒手锏,就等着这一下,一下就打垮了张方平。

  这个少年……竟然这般的沉稳吗?

  富弼心中震惊,他看了张方平一眼,看到的全是茫然。

  沈安笑眯眯的道:“张相这是……贵府家人买的时候怕是疏忽了吧?”

  你的家人花一千多贯贱买宅子都不要地契的吗?

  这买卖做的让人只能是瞠目结舌了。

  什么是插刀?这才是插刀!

  这不是你家人买的吧?

  你的家人傻了才会不要地契。

  只有身为三司使的你才敢这么不在乎地契的存在。

  沈安的这一刀插的堪称是飙血了。

  气氛渐渐开始变化……

  张方平缓缓看向周围,觉得周围的人突然变得有些陌生。

  那些宰辅都微微皱眉,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先前大家不是还说下衙后一起喝酒的吗?

  可现在……拉老夫一把啊!

  没有人回应他那哀求的眼神。

  他看到了那些御史,也看到了那一双双野狼般的眼神。

  发现目标之后的嗜血眼神!

  一个御史突然出来说道:“陛下,臣弹劾三司张方平不避嫌……”

  “陛下,臣弹劾三司使张方平纵容家人……”

  御史们马上就调转了枪口,瞬间把张方平打的遍体是洞。

  这就是见风使舵,也是大势。

  张方平面如白纸,他缓缓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臣有罪。”

  在跪下去之前,他看了沈安一眼,目光沉郁。

  可沈安却有些不耐烦的模样。

  他还不满足吗?

  张方平觉得自己的命不好。

  是的,在信心满满的准备利用沈安来脱罪失败之后,张方平觉得这一切都是命,命运让他遇到了沈安。

  赵祯微微点头,说道:“先回家吧。”

  处置一位宰辅必须要和重臣们商议,但张方平这个几乎是没有疑问。

  最轻的处置也要下放到某个地方去任职。

  赵祯看着好像有些急切的沈安,不禁微微一笑。

  这个少年啊!竟然……朕先前还在担心他会扛不住这些攻击,可没想到他压根就没理会这些,一招致命。

  他的心情越发的好了,对着沈安微微颔首,然后淡淡的道:“诸卿自去吧。”

  官家的心情不错啊!

  沈安等的就是这句话,一听到就往外跑。

  赵祯才将起身,见状不禁嘟囔道:“跳脱!”

  陈忠珩在边上笑道:“官家您好歹没说轻浮,不然沈待诏怕是要后悔死了。”

  沈安是觉得后悔了。

  他后悔在家的时候喝多了水,现在憋的。

  他一路往外跑,那些内侍侍卫见了都在笑。

  等看到神思恍惚的张方平出来时,众人都收了笑容。

  一位宰辅倒下去了,却不是御史干掉的。

  御史台的包拯该要恼怒了吧,回头得抽打手下的御史们赶紧去寻找弹劾的目标。

  包拯确实是恼怒了,怒火冲天了。

  老包已经硬闯了进来,一路跟着的侍卫在苦口婆心的劝告着,让他等待禀告。

  “等禀告?等禀告来了人也没了!”

  老包的火气之大,估摸着敢直接闯进后宫去。

  走到月华门的边上时,包拯突然止步,然后皱眉听着。

  “这怎么像是有水声呢?”

  侍卫也听到了,刚想过去,水声却止住了,然后一个声音传来。

  “真舒坦。”

  随后一人就走了出来,边走边系腰带。

  侍卫一见不禁就为之绝倒。

  这货竟然在这里撒尿?

  而包拯却忘却了此事,就顾着追问。

  “可有结果了?”

  在宫中撒尿,沈安也有些心虚,就说道:“官家让张方平回家。”

  包拯心中一松,问道:“为何?”

  沈安就把自己怎么收拾的张方平说了。

  “……他以为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可我早就准备好了证据,就等着看他的同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