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过去拍了儿子一巴掌,“看看,看看,你姐夫如今连御史中丞都要卖人情给他,你还说自己能超过他,好生读书吧,咱们不好高骛远。再说有你姐夫就够了,再来一个折腾的,你爹爹怕是会熬不住。”
杨继年唯有苦笑。
深夜,杨卓超依旧点着灯在看书,不时记录些重点。
某要成功!
杨继年晚上起身去看了一眼,见到灯光后,不禁就笑了。
年轻不努力,老了会后悔啊!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杨继年就去了皇城外等候召见。
此刻在进行小朝会。
“……陛下,各处步卒都动了。”
富弼在介绍准备情况,“京城最先出发,随后是各处,他们将集聚在陕西路。大军云集,粮草为先,托这几年赋税增加的福,粮草调运很是便宜,可保大军出征无虞。只是民夫要征发不少。”
这么多军队出征,如何保障辎重能及时跟进,这是一门学问。
富弼看着憔悴不堪,赵曙满意的道:“富卿辛苦了。”
“臣不辛苦。”
富弼看了韩琦一眼。
你韩琦想插手枢密院的事?没门!
韩琦却觉得自己一片好心被富弼当做了驴肝肺,他只是冷笑。
“此战重大,要集思广益……沈安呢?”
赵曙突然想起了沈安。
韩琦等人也觉得奇怪,沈安这段时日好像是失踪了。
陈忠珩说道:“陛下,沈安好像还在外面。”
赵曙这才想起来。
他算是日理万机,许多事也就是过一道,记不住也是常事。
稍后散了小朝会,有人禀告道:“官家,御史台派了御史杨继年来禀告政事。”
“让他来。”
于是有内侍出去,一直到了皇城门口接了杨继年。
“杨御史请跟某来。”
这内侍太客气了些,杨继年心中不安。
一路进去,那内侍竟然还给他介绍了一番各处宫殿的情况,让杨继年心惊肉跳的。
“这好像是犯忌讳的吧?”
宫中的情况不该是保密的吗?你怎么还一路解说呢?
那内侍笑道:“您是沈郡公的丈人,自然无碍。”
“多谢了。”
杨继年真没想到女婿竟然在宫中也有影响力,只得和旅游似的,一路听着解说。
第1420章 你要不再重新考虑一下?
见到赵曙,行礼,然后开始禀告御史台今年的事儿。
“……最后就是那一批去地方的御史,他们大多是冗官,不过御史台经过精心挑选,选出来的都是敢做事的。”
赵曙一直在听着,此刻突然打断了杨继年的话,问道:“就如吴征这般吗?”
吴征弹劾冯耀祖的事儿赵曙早就知道了,就算是下面的不报上来,皇城司依旧有渠道获取消息。
他在旁观着。
他想看看那些重臣们对此事的态度。
不过沈安竟然没啥动静,让赵曙有些失望。
那厮去了封丘县那么长的时间,竟然就在看书看地图,有趣吗?
不过皇城司说榆林巷每日多了不少人,都是想混进大军,跟着出征的人。
这些人是想求沈安吧,于是沈安借机逃出汴梁城,倒也不错。
如今大宋越大的强盛了,以前出征人人避之不及,可如今却成了刷功劳的香饽饽。
这是把朕当做是傻子了吗?
沈安回避的不错!
于是沈安得了加分。
“官家,吴征此事,臣以为该拉一把。”
“拉一把?”
“对。”
赵曙饶有兴趣的看着杨继年,“你在御史台多年,不肯进取,怎地突然就变了呢?”
拉吴征一把,这便是激进。
万年御史杨继年会激进吗?
赵曙认为不会。
杨继年说道:“官家,臣的女婿在那边呢。”
大佬,沈安在那边啊!您可别小瞧了他,免得到时候丢人。
这是提前给赵曙打预防针,不过看来是白费了。
“我知道了。”
赵曙就是看热闹的。
如果按照他的本意来说,当然希望官吏们都兢兢业业的干活。可人就是那么一回事,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能吏,那不现实。
稍后杨继年告退。
他一路回去,才进御史台,就看到了吕诲。
“吕知杂,吴征呢?”
有人喊道。
吴征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就是被弄回来,然后大抵会赶到地方去任职。
这便是犯错的结果。
但御史天然就该得罪人,所以大伙儿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惆怅,都在等着吕诲的消息。
唐介也出来了,看着面色不大好看。
吕诲低着头往里走,压根不回答。
咦!
这是什么意思?
唐介也忍不住问道:“吴征呢?”
你不是去拿人吗?人呢?
他看看后面,就只有杨继年,吴征不见影子。
“莫不是吕知杂心中不忍,让吴征回家去歇息?”
操蛋的玩意儿!
谁都会不忍,就吕诲不能。
他是新政的铁杆反对者,而吴征他们就是新政的刀。他吕诲一心就想着把刀弄断,哪里会让吴征有喘息之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