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大丈夫(下)_迪巴拉爵士【完结】(775)

  “某不要凭据!”

  一个男子丢了一张纸钞就想走,唐仁喊道:“拿下!”

  随即他觉得不对劲,可这边的程序马上启动了,两个军士上来扣住了男子。

  “干啥?”男子一脸懵逼。

  唐仁板着脸道:“拿着凭据再走。”

  男子愕然,“才一百文钱。”

  呃!

  管事们别过脸去,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一文钱也得拿着凭据,每年凭着凭据来钱庄领取本息,不来的……以后不能在钱庄借贷。”

  众人回头,却是沈安。

  “见过沈龙图。”

  沈安笑道:“这是朝中之事,朝中之事有一就是一,该是两分利就两分利,你等安心的拿了。”

  他微微颔首,然后又回去了。

  刚才那本书写的不错啊!

  特别是对战斗场面的描述,让他看了热血沸腾。

  他走了之后,大堂里突然迸发出来一阵哄笑。

  “朝中给钱,你不拿都不成!”

  几十文,几百文,十多贯……

  唐仁开始还在感动之中,可等运送钱财的伙计累的和狗似的蹲在那喘息时,他觉得不对劲。

  “多少了?”

  “判官,一万七了。”

  卧槽!

  他走出去,看着依旧不见减少的人流,突然知道了沈安让自己在这里感悟的道理是什么。

  ……

  皇城司的密谍们大早上就被张八年赶了出来,让他们监察全城。

  监察全城只会发生在重大活动之前,比如说有什么重大的献俘仪式。

  但今天的天色有些阴沉,显然不适合搞什么大型活动。

  张五郎带着一队密谍在崇明门内大街游荡,看着一股股的人往钱庄方向去。

  “这是怎么了?”

  张五郎抬抬下巴,“去问问。”

  有人去拦住一个男子问话。

  男子歪头看着张五郎,眼中有惊艳之色。

  张五郎眼神一冷,在想着怎么收拾此人。

  这人推开了问话的密谍,走近了一步,“某去钱庄借钱,借钱给官家使唤!哈哈哈哈!”

  男子得意洋洋的看着张五郎。

  张五郎摆摆手,那密谍冷笑道:“知道某是何人吗?”

  男子依旧在看着张五郎,随口道:“干嘛的?某告诉你,某匪号恨天无把,你去东教坊打听打听,某当年一人横扫东教坊,无人能敌。”

  “那你可愿去皇城司走一遭?”

  嗖的一下,男子就消失了。

  密谍看着张五郎,“可要小人去把他抓回来?”

  “罢了。”

  张五郎此刻才知道了张八年把整个皇城司清空的缘由。

  那些回来的百姓手中都拿着凭据,得意洋洋的说着自己的壮举。

  “某借给了官家一百文,说是不要凭据,可沈龙图出来了,说是不拿凭据就抓人,不要钱也抓人,你们说……这哪朝哪代的帝王这般仁慈?也就是咱们大宋,也就是咱们官家……

  有这等官家,某这钱借的心甘情愿,就算是还不了,某也乐意。”

  “某也乐意!”

  “两分利呢!先前有人在外面说了,官家若是挪动明后两年的钱,北伐自然就够了,可那些钱不是用于修理沟渠,就是用于修桥铺路,都是咱们得了好处,官家真是……真是仁慈。”

  “是啊!”

  “……”

  张五郎听着这些话,想起了自己在辽国中京城的那一次。

  那一次他主动出头引开了辽军,堪称是自杀式的举动。

  那时候某是在想什么?

  他努力的回忆着,最后却发现当时的自己什么都没想。

  但平时的他却想了。

  这个大宋不错。

  处处都在变好。

  大宋的消息不断通过皇城司的渠道送来,他看到的是蒸蒸日上。

  渐渐的他就多了些心思,想让这个蒸蒸日上维系的更长久些。

  所以在那个关键时刻,他就挺身而出。

  那么这些百姓呢?

  他看着这些神情骄傲的百姓,突然有了些明悟。

  这些百姓也希望这个大宋变得更好,希望这种变化能持续下去。

  所以他们愿意慷慨解囊。

  这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发现。

  张五郎忍不住嘴角含笑。

  “哎哎哎!你要作甚!”

  后面有人在闹事,张五郎回身,见到那个先前吹嘘自己匪号恨天无把的男子正被两个男子追打。

  “救命啊!”

  恨天无把此刻原形毕露,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被打的满脸流血。

  “是放高利贷的。”

  有密谍认出了那两个追打恨天无把的男子的身份。

  “放高利贷的那些人最恨沈龙图和钱庄,他们放话说迟早有一日会弄死沈龙图一家子。”

  “放话的那人呢?”张五郎平静的问道。

  密谍说道:“都知亲自令人去拿了来,随后被送去修路,说是要修一辈子。”

  张五郎笑了笑,指着那两个男子说道:“这二人某看着身体强健,拿下拷问,把他们一伙的都送去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沈安提出的这个口号在西南深入人心。率先响应这个口号的广南西路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