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大丈夫(下)_迪巴拉爵士【完结】(99)

  若是后世人,大抵会戏谑的说一句相爱相杀。

  但这等话自然说不得,赵曙缓缓说道:“如此……梁氏并未留兵驻守绥州?”

  韩琦说道:“那嵬名山兄弟在李谅祚时就成了藩镇,大宋灭了他们对梁氏而言是好事,反而能得了绥州那个地方……”

  “她拿什么守?”

  沈安说道:“梁氏是有这个想法,她领军缓缓退往绥州,臣随即领军出城,缓缓跟随……”

  “这很大胆!”韩琦有些后怕的道:“若是梁氏再度回首怎么办?”

  “那就打。”

  沈安从容的道:“守城并非是畏惧,而是挫敌锋芒。梁氏若是回头,臣自然会退后,然后在城外和她决战……”

  韩琦问道:“以青涧城的实力,你以为能胜?”

  “加上万胜军,至少不会败!”

  韩琦看着他,想看看这话的真假。

  沈安很自信的道:“某自认不会输给梁氏。”

  这一刻他目光锐利,身姿挺拔。

  韩琦深吸一口气,“是。”

  这是沈安的担保。

  你信不信?

  韩琦点头,赵曙点头。

  “那时援兵已到,只是臣有交代,让他们在青涧城左右迂回……一旦梁氏回师,臣正面阻敌,左右援兵包抄……梁氏不败何为?”

  他站在那里侃侃而谈,神色从容,仿佛梁氏只是个符号罢了。

  这便是名将气度吗?

  韩琦扪心自问,若是援军到了,他会让援军进城,然后逼迫梁氏退军。

  可沈安竟然是让援军不现身,而是让他们在两翼迂回,等待时机动手。

  这便是老夫和名将的区别吗?

  韩琦有些失落。

  “好!”

  赵曙欢喜的道:“你用兵果然让朕欢喜,只是可惜梁氏并未追击,否则……否则西夏就要大乱了,大宋正好顺势出击,一举灭了他们。”

  梁氏带来了不少权贵,若是他们团灭在青涧城附近,沈安绝对会紧急传令河东等地,大军顷刻出击,灭了西夏。

  沈安也有些遗憾,“梁氏引军缓缓退去,陛下,此人不可小视。”

  赵曙点头,“知进退,这便是本事。”

  “还有。”沈安说道:“绥州那边准备筑城,不知朝中可批了吗?”

  批不批的,在沈安走之前,种谔已经开始往绥州运送筑城的材料了。

  韩琦点头,“已经答应了,钱粮都拨了过去。”

  那么大事就定了。

  绥州一旦建城,将会成为大宋挡在河东路之前的一条屏障。它的身后是青涧城,易守难攻……

  这便是最新的态势,对大宋极为有利。

  “陛下,臣告退……”

  沈安看了赵曙一眼,心想封赏什么的你得给我个交代啊!

  赵曙笑骂道:“你自归家去看,莫要来烦朕。”

  一想起这厮过往的劣迹斑斑,赵曙就很是头痛。

  沈安满头雾水的出去,曹佾却要去后宫见自家大姐,就留了下来。

  赵曙临了才叫住他。

  终于想起某了吗?

  曹佾不禁热泪盈眶,可赵曙只是一句话,“国舅此战不错。”

  什么衣锦还乡瞬间都没了。

  ……

  沈安一路出宫,到了榆林巷时,街坊们依旧出来欢迎。

  气氛很是热烈,沈安一一拱手还礼,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却见只有芋头一人来迎。

  芋头是长子,这个也行,但他怎么穿着官服呢?

  小小的官服穿在芋头的身上看着很是可爱,他一本正经的道:“爹爹辛苦。”

  长辈远行归来道辛苦,这是规矩。

  沈安笑呵呵的过去,问道:“谁给你做的官服?”

  旁的都能穿,但穿官服……这个好像不行吧。

  不过管他的。

  沈安笑眯眯的牵着芋头进去,芋头突然说了一句,“孩儿是郎……”

  儒林二字他忘记了,就记得一个郎。

  沈安觉得好笑,问道:“什么狼?”

  “恭迎郎君。”

  “恭迎官人。”

  “恭迎哥哥……”

  一进家沈安就被围住了,各人都在道贺。

  一时间沈家喜气洋洋的。

  “毛豆来,给爹抱抱。”

  沈安接过毛豆,果果喜滋滋的道:“哥哥,芋头是儒林郎了。”

  啥?

  沈安这才知道赵曙让自己回家看的意思,原来是加封了芋头啊!

  儒林郎……

  “不够。”

  沈安笃定的道:“官家这个封赏不够。”

  杨卓雪心中一喜,问道:“还差几条腿?”

  呃!

  沈安说道:“还没细算。”

  杨卓雪说道:“你走后,有人挖了作坊的二十多个女工,大部分女工都没答应过去。”

  “哦!”

  沈安只是哦了一声。

  人心也是肉长的,那二十多个女工被高薪诱惑了去,这是人性。但绝大部分女工面对金钱的诱惑不为所动,这同样是人性。

  “留下的女工说沈家对她们不错,若是走了,那就是忘恩负义,猪狗不如。”

  仗义每从屠狗辈啊!

  沈安笑了笑。

  “当时爹爹病了,妾身就去了娘家,果果在家,带着人去砸了那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