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庞统的具体长相,就不多描述了。
同时,庞统也稍稍露了一手,在李素面前分析说,他其实早就料到李素要对武关背后动手。
李素虚怀若谷地请庞统畅所欲言,庞统就分析说:“我久居襄阳,少时也去过筑阳、武当等地游历。上庸之地,在我冲龄时,还是极为贫瘠的秦岭山间河谷、沼泽淤湖。
但至少五六年前,就已经是肥沃的水田密布,当地山民在原先沼泽淤滩之地,都改为深浚处种芋头,堆浅处种水稻。汉中王治理汉中多年,怎么可能没有实力沿汉水而下,出一路大军夹攻袁术?
如今迟迟不见汉中兵出,想来是为了出其不意,有更大的图谋,想让汉中兵一出山就不鸣则已捞个大战果。虽未必是为了一战打通武关道,其他选项却也不多了。
幸亏袁术麾下智谋最深者不过阎象、杨弘,想来他们还没精力琢磨到这一处。若是袁术身边有如汉中王、袁绍、曹操那般的谋士团队,这种程度的计谋想成功,可就不易了。”
庞统就差直说“这种偷袭只能对付对付手下没有智力90以上谋士的菜笔诸侯”。
李素听了这番分析,对庞统的信心也多了一些,最终拍板道:“你就去武关守将张勋那儿,先投奔张勋,让张勋立刻准备金帛财贿,请求西路军逐步后撤布防。
张勋怀疑你的时候,你再提你觊觎桥蕤家的女眷,想为桥蕤立功。不过你不用真去桥蕤那儿,时间不太来得及了。武关道两端相距五百余里,往返要走一千里山路呢。只要张勋相信你是真心为桥蕤做事就行了。”
“我知道怎么做。”庞统轻松答应,毕竟他也没亲眼见过大小乔,所以并不是非常热心,只要演得热心一点就可以了。
数日之后,张勋那边果然接待了庞统,听庞统分析了一番袁术军如今的利害关系,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处在一个很危险、容易被讨袁军切断后路的位置,确实需要回防收缩。于是,就按庞统的要求,派人到雒阳各种活动。
不过,袁术明明已经陷入如此险境,他却因为别的舍不得的理由,非要再在雒阳多驻数日,了却一桩哪怕临死都要完成的心愿,然后才允许部下撤退。
袁术似乎是破罐子破摔了,让部下准备登基大典,他要在四月初一在雒阳封禅天地,建号称帝。
大丈夫既然赌输了,血本无归,看到自己还有透支额度,那就全部透支了最后再来一把。
连刘表都不要他的“先帝传位遗诏”,也跟着李素一起讨伐他了。那他也不能白拿这个弑君之功不是?没人要那就自己用!不然不是枉来人间走一遭。
雒阳所在的河南尹地区在他手上,长安所在的京兆尹他也占了几个县(武关道里那几个县),光武帝刘秀的帝乡南阳宛城也在他手上!
两京帝乡皆在手,哪怕即将要失去,也过一把瘾再死。哪怕因此死得更快,也无所谓了。
为了多活一年半载而不敢走上人生巅峰,这不是袁术的风格。
第600章 连敌人也引用你的经文
三月二十八,雒阳城。
闲置了多年的雒阳尚书令府邸,被重新匆匆装饰了起来,即将在数日后迎来它的新主人——袁术身边的大红人谋士阎象。
在李傕郭汜作乱时期,朝廷在长安是设置了尚书令职务的,当时的尚书令是背叛王允投奔傕汜的士孙瑞。不过后来刘协逃回了雒阳,就再也没设置尚书令。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尚书令这个官员其实只是实权大、品秩低,掌握源自内廷的少府六曹尚书。既然刘协回到雒阳后,朝廷能实际掌管的事务很少,还设这个尚书令干嘛?礼仪类的门面官有三公就够了。
另一方面,也是士孙瑞的折腾,让尚书令这个官职暂时有些贬值,名声不太好,朝中名士出生的官员都默认劝皇帝还是把这个位置空几年好,反正也没事儿干。
没想到如今袁术倒是心大,他觉得自己跟刘协当然不一样,刘协是无权的虚君,他是掌握两京和帝乡的实君!尚书令必须重新配上,这才叫朝廷的牌面。
反正都今朝有酒今朝醉了,怎么能跟那些升斗小民一样做梦都做得卑微、做梦都不敢畅所欲梦。
另外,因为前司徒赵温是被袁术军杀害了的,袁术就准备封另一个重要谋士杨弘当司徒。而太尉他不打算换,虽然杨彪现在已经逃离雒阳,但考虑到杨彪跟袁家有联姻,袁术依然遥命杨彪继续当太尉。亏得这个消息还没传出去,不然恐怕也会把杨彪恶心得不行。
因为还有三天工夫就要用了,所以尚书令府的后院其实已经修好,就算没修好也已经能住人了。阎象已经住了进去,只等门面再稍微拾掇两天,正式开府。
不过他的内心还是非常悲凉的,他知道主公这么干,下场是什么。
袁术想轰轰烈烈,想体面。他却不想轰轰烈烈——他是被主公逼着一起体面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还有文人才智之士会投靠袁术军的将领、给袁军将领当幕僚,这是阎象挺没有想到的。
以至于,昨天庞统风尘仆仆赶来、带着金银珠宝为张勋代表桥蕤活动门路、塞钱求一道放弃峣关撤退的许可时,阎象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对方傻,第二反应是觉得对方是别有用心的细作。
没办法,这种时候,张勋身边已经拉不出几个可靠的文官,适合做这种跑关系的活儿了,派个口才好的新人也很正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