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_崔长琦【完结】(190)

  莱斯利看见天际黑烟冲天,便朝西北方向飞去。透过云层,他撇见了"飞龙"、"苍龙"两艘航空母舰。他立即下令全队进攻,从4500米的高空向"苍龙"号猛冲下去。

  1颗450千克的炸弹首先击中"苍龙"号的飞行甲板,几分钟内,又有两颗炸弹命中,"苍龙"很快就被大火吞没了。它成了一座爆炸燃烧的地狱。最后,"苍龙"号航母的舰长柳本柳作大佐不得不下令弃舰。

  美国飞机的袭击于10时30分结束。

  前后短短的8分钟,日本3艘大型航空母舰覆灭的命运,已经是无可挽回地注定了。几分钟前它们还是那么威风凛凛,转瞬间就变成烈火熊熊的庞大残骸。随后1天内,它们一一沉入波光粼粼的太平洋。

  "约克城"号遭报复

  南云突击舰队只剩下"飞龙"号一艘航空母舰了。日本反击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该舰舰长山口多闻少将身上。舰上飞行员听到舰长的训示时,不禁大吃一惊。

  山口舰长告诉他们说:“你们已是突击舰队的最后一批飞行员了。"

  这些飞行员很难相信,几分钟之前,他们对美国舰队的寻歼,还是胜券在握;可是转眼之间,却变成在同优势之敌决一死战,为已遭覆灭的3艘母舰报仇。

  上午10时40分,18架俯冲轰炸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下,从"飞龙"号母舰起飞,前去搜索攻击美国航空母舰。

  单靠他们自己本来是找不到的。是莱斯利少校率领的返航机群成了他们的向导。这些轰炸机无意中把敌机带回了弗莱彻将军的旗舰--"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在高空盘旋的12架"野猫"式战斗机,居高临下,冲入日本机群进行阻击,一举击落敌机6架。

  其余的日本轰炸机迅速向下低飞,进行俯冲轰炸。虽然有更多的敌机被高射炮火击毁,但还是有3颗炸弹命中"约克城"号。炸弹在巨舰体内爆炸,舱内人员被炸死,设备遭破坏,发动机也失灵了。

  当日本飞机消失之后,洋面一片沉寂,留下13架"99"式轰炸机和3架"零"式战斗机的残骸。大滩的油迹飘浮在周围海面上。冒着烟的"约克城"号,无可奈何地在太平洋上旋转打圈。

  不久,又有10架日本鱼雷攻击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掠海飞来。

  这是从"飞龙"号起飞的第2批突击飞机。它们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这艘大型航空母舰的右舷和中部,破坏了舰上的全部动力、照明和通讯设备。

  "约克城"号剧烈地向左倾侧,缓缓摇晃着,听任风浪的摆布。舰长伊利奥特·巴克马斯特上校尽可能地坚持,最后还是发出弃船的命令。

  这样,美国方面只剩由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的2艘航空母舰了。

  此后,受伤的"约克城"号依然在海上飘浮,由1艘扫雷舰拖向珍珠港。6月6日清晨,一艘日本潜艇发现了受伤的“约克城"号,偷偷地向它发射了两颗鱼雷,还向为它护航的驱逐舰"哈曼"号发射了一颗鱼雷。驱逐舰当即被击沉,舰上241名官兵,有1/3葬身大海。航空母舰虽中了鱼雷却还在坚持。直到6月7日早晨,它的舰身突然倾侧翻转,在起伏的波浪中坠入海底。

  "飞龙"号难逃厄运

  美国人决心为"约克城"号报仇。

  6月4日下午2时45分,1架美国侦察机发现,1支日本舰队正在向西面行进。它们包括: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以及由这些战舰护卫着的"飞龙"号航空母舰。

  这一消息通过无线电传到"企业"号航空母舰之后,斯普鲁恩斯将军便集结起所有还能作战的飞机。

  24架"无畏"式府冲轰炸机轰鸣着飞离"企业"号的甲板,向"飞龙"号奔袭而去。

  下午5时,日军舰队嘹望哨惊呼:"敌人俯冲轰炸机!"

  在已成惊弓之鸟的"飞龙"号上,水兵们看见在西南方,从夕阳映照的天际,窜出一长串飞机,宛如一条长蛇。这可怕的情景,使他们个个胆战心惊。

  6架"零"式战斗机猛扑过去进行阻击,击落了2架美国轰炸机,但是其余的美国飞机继续俯冲下来。

  它们从耀眼的太阳方向钻出,呼啸着向日本航空母舰冲去。炸弹就落在舰旁,激起一股股水浪,最后,接连投下的4枚450千克重磅炸弹,穿过飞行甲板,相继轰然爆炸。

  正当"飞龙"号上的水兵疯狂地同满船烈火搏斗的时候,由中途岛飞来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又出现在高高的天空。它们扔下的重磅炸弹,冲起越来越多的水柱。接着,又有更多的"空中堡垒"从遥远的夏威夷飞来助战。"飞龙"号从头到尾都淹没在火海里。

  中途岛西北的海面,成了燃烧的坟场。

  "苍龙"号倾斜了。晚上7时15分,这艘舰的幸存者站在附近的驱逐舰上,痛苦地注视着"苍龙"号最后沉没。

  当海水淹没舰上火焰时,发出了强烈的嘶嘶声。与"苍龙"号一起下沉的有718名已死或被困在舰内的日本官兵,包括那位爬上舰桥而拒不离开的舰长柳本大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