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鱼"式飞机钻出云层,冒着猛烈的炮火,从两舷同时向"俾斯麦"号展开猛攻。"俾斯麦"号上炮声震耳欲聋,小口径机关炮、104毫米高炮劈劈啪啪,如炒爆豆一般。庞大的舰身忽左忽右,规避着英舰投下的条条鱼雷。
在"俾斯麦"号右舷前方半海里处,一架英机中弹起火,一架负伤而逃,另外两架钻进了云层,在高空盘旋。当它们穿云而下再次冲向"俾斯麦"号时,又遭到德舰炮手的迎头痛击,一架"剑鱼"式灵巧地调头飞走,另一架则被击中,拖着浓烟坠向大海。乘德舰炮手们停止射击的短暂间隙,几架英机突然从云层中扑下,逼近"俾斯麦"号,数枚鱼雷投入海中,溅起大片浪花。当飞行员重新拉平时,他们看见这艘德舰的尾部腾起冲天的火光,鱼雷命中了德舰。
在"谢菲尔德"号的舰桥上,人们焦急地等待着,远处的高射炮火的亮光闪烁了一阵,然后完全消失了。一阵短暂的停息后,人们看见了返航的第1架飞机,随后是第2架以及更多的飞机返回。它们低空从军舰旁掠过,飞行员们开心地笑着,向上竖起姆指,看来大功告成了。
飞行突击队顺利地返回了"皇家方舟"号,在这次英勇的突击中,共有5架飞机被炮火击伤,1架飞机上竟数出了127个弹孔,驾驶员和枪炮手都受了伤。除了这些轻微的损失外,只有1架飞机被击落。飞行员们报告说,"俾斯麦"号的中部和尾部被击中了。
这时从“谢菲尔德"号、"皇家方舟"号上跟踪的飞机向托维上将发来的报告都证实:"俾斯麦"号在它的航线上掉了头,朝正北方向移动,这是一种令人费解的、实际上是自杀性的姿态。当最后一架掉队的跟踪飞机带着实际已空了的油箱返回"皇家方舟"号时,机组人员报告了一个重要情报:空袭刚过,"俾斯麦"号转了两个大圈,明显地朝北停下来,它一直在罗盘指针的这个方向上,停在海面上打转。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俾斯麦"号的舵机被打坏了。
原来,在"剑鱼"式飞机猛烈的攻击下,"俾斯麦"号中了两条鱼雷,一条命中舰身,只造成轻微破坏,另一条却是致命的,它击中了舰尾,炸坏了螺旋桨,支离破碎的桨体又卡住了舵,这艘巨舰开始身不由己地原地打转。水兵们疯狂地拉动人工舵铁链,企图控制航向,但无济于事。几个小时后,吕特晏斯派潜水员再次检查了受伤的舵机,证明舵已无法修复,吕特晏斯知道"俾斯麦"号无法逃脱了。当天夜里,他以"莱茵演习"舰队司令的名义,向柏林发了诀别电:"船已不堪操纵,将战至最后一颗炮弹。"希特勒的回电是:"战列舰'俾斯麦'号的全体将士们,全德国与你们同在。拿出你们坚决的勇气来,把能做的尽力而为。你们只要能恪尽职守,一定能激励为德国生存而战的德国国民。"
命运似乎同英国人开了个玩笑,在经过几天几夜的追击后,英国海军部的高级军官们总算松了口气,他们经历了紧张、焦虑和绝望。当攻击"俾斯麦"号的希望实际上已降到零时,敌舰失去机动能力的消息又令人高兴得难以置信。"俾斯麦"号上的德军官兵在绝望和恐惧中迎来了第2天的黎明。在风雨中天逐渐放亮了。上午8时15分,"诺福克"号在前方约8海里处看见了"俾斯麦"号。8时47分,战列舰"罗里"号的16英寸大炮打响了最后的歼灭战。8时54分,"诺福克"号用8英寸的大炮在2万码处开了火,"乔治五世"号和"罗里"号也逼近敌舰,用它们的副炮加入战斗。9时04分,H舰队的巡洋舰"多塞特那"号也加入战斗。
数千发炮弹雨点般地向"俾斯麦"号起去,火光中不时传来爆炸声。上午10时,"俾斯麦"号已成为一堆沉默的残骸。舰内完全是燃烧的地狱,里面大火的炽热光亮透过两侧无数弹孔清晰可见。舰上人员丢弃了大炮,可以看见一群群的人在甲板上跑来跑去,而这时英舰的炮弹仍不断落下。有些舰上人员不顾被淹死的危险跳海逃命。由于采用了严密的防水结构,"俾斯麦"号居然还没有沉。
英国战列舰的大炮静下来后,在一旁观战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冲上来,把鱼雷送给毫无抵抗的"俾斯麦"号。英国航空兵和军舰先后向"俾斯麦"号发射鱼雷71枚,直接命中9枚以上,吃了那么多炮弹的"俾斯麦"号再也支撑不住了。10时40分,这艘被称为"德国海军的骄傲"的庞然大物,翻转着沉入波涛滚滚的大海,包括吕特晏斯在内的2200名官兵,除113人被救活外,其余全部随舰战死。此刻,"俾斯麦"号离布勒斯特港仅有400海里,还不到一天的航程。
--英军击沉德舰"提尔普茨"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白雾茫茫、银装素裹的北冰洋上,有一条异常繁忙的海上运输线,它就是从英国和美国通向苏联北部港口的北极航线。通过这条航线,英美向苏联运送了大量军用物资,对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条航线上,盟国的海员们除了与北极恶劣的气候和巨大的浮冰作斗争外,还得时刻提防德国潜艇、战舰和岸基轰炸机的袭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