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提尔普茨"号出色的抗打击能力,坎宁安不禁联忆起德国海军之父冯·提尔普茨伯爵来,眼下这艘该死的德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提尔普茨伯爵就任德国海军发展部大臣期间,积极主张提高军舰的生存力,认为增加浮力是提高军舰防御的主要手段。在他的倡导下,德舰在结构设计上除装甲厚实外,舱室设置狭窄,还重重设置了水密门。从日德兰海战到围歼"俾斯麦"号,德舰在战斗中无一不表现出高度的抗打击能力。
正当坎宁安一愁莫展之际,一位海军参谋军官建议:我们的舰载机已无法挂载更重的炸弹了,不妨让空军的"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试一试,也许它的重磅炸弹可以炸沉“提尔普茨"号。
坎宁安思忖再三,觉得海军既然无法炸沉"提尔普茨"号,再拖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从大局出发,把这件做了一半的工作交给空军,也落个顺水人情。9月初,坎宁安把这一设想告诉了皇家空军,空军果然爽快地答应了。
皇家空军调来参战的是赫赫有名的第5轰炸机部队的第617飞行中队。该中队由清一色的"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编成,以擅长轰炸战略目标而名扬英伦三岛。中队长泰特中校接受任务时很自信地表示:"没有我们617中队炸不毁的目标。"
泰特的自信是有道理的,第617中队有自己的"杀手锏"。一是该中队的轰炸机投弹装置上普遍安装了炸弹自动瞄准器,它可以进行"超前计算",以补偿飞机的高度、速度、风速、空气温度和空气压力带来的种种影响,命中率相当高,而且第617中队的这种瞄准器在皇家空军中也是独一份;二是"兰开斯特"式能携带5.5吨重的特制大炸弹,绰号"大顽童"。炸弹的设计者巴恩斯·沃利斯曾保证,这种炸弹即使稍微偏离一点目标,其威力也和直接命中一样。第617中队的"兰开斯特"式经改装,曾多次携带"大顽童"执行任务这种流线型的大炸弹投下时的速度超过音速,能穿过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层。所以泰特相信,只要"大顽童"能直接命中,“提尔普茨"号的装甲再厚也无济于事。
1944年9月15日,泰特率领第617飞行中队和配合行动的第9飞行中队共27架飞机对停泊在卡亚锚地的"提尔普茨"号进行了第一次轰炸。但是,德国人抢先施放了烟雾,大团的黑烟将"提尔普茨"号遮住,英国轰炸机只好盲目投下炸弹,只有泰特中校投下的5.5吨炸弹命中了敌舰,巨大的爆炸力将"提尔普茨"右舷炸开了一个9.7米宽、14.6米长的大洞,汹涌的海水涌进破洞,使舰首吃水增加了2.4米。落在军舰周围的一些炸弹将舰上大量的光学仪器和火控设备震坏,"提尔普茨"号又需要动大手术了。
但是,这时欧洲战场的形势已发生剧变,盟军和苏军已从东西两面逼近德国边界,也许不等"提尔普茨"号修好,战争就可能结束了,因此邓尼茨下令:不要再修复"提尔普茨"号了,设法将它开到特罗姆瑟,用作海岸浮动炮台。
特罗姆瑟位于阿尔塔峡湾西南,直线距离大约160公里。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入侵挪威的德军准备在这一带抗击盟军登陆。"提尔普茨"号火力凶猛,可以有效地封锁出入特罗姆瑟的航道。
10月15日,"提尔普茨"号在拖轮的帮助下缓缓驶出了阿尔塔峡湾,它没有想到,一架英国侦察机在云层后面远远地跟踪着。10月18日,从英国大型航空母舰"复仇"号上起飞的7架"萤火虫"式飞机在特罗姆瑟附近的哈科依锚地发现了"提尔普茨"号。"萤火虫"式飞机冒着高射炮火,从不同角度拍下了战列舰和它周围地势的照片。
10月29日晨,泰特中校率领32架"兰开斯特"式从沃西默思基地起飞,第2次轰炸"提尔普茨"。当泰特中校一马当先飞近哈科依锚地时,他惊喜地发现锚地上空没有烟雾,泰特正要瞄准投弹,不料天公不作美,不知从哪里飘来的一大片阴云又遮住了瞄准视线。德舰猛烈的炮火使英机不能久留,机群胡乱扔下炸弹返航了。
两炸"提尔普茨"不成,泰特中校有些着急了。不过他认真分析了前两次轰炸效果不佳的教训,认为"提尔普茨"的炮火不足为患,前两次攻击只有1架"兰开斯特"式受伤,关键是要有好的天气,并且要在敌舰施放烟雾之前发起攻击,对付"提尔普茨"号,不仅要斗勇,而且还要善于用谋。
11月12日,西北风将天空多日不散的阴云吹得无影无踪,泰特中校终于盼来了一个便于轰炸的好天气。天还未亮,泰特中校就率领第1队飞机隆隆起飞了。每一架"兰开斯特"式的机腹下面,都微微露出半个圆滚滚的大炸弹,样子十分滑稽。这一次,29架轰炸机没有编队飞行,而是一架架地单独飞越挪威海岸,以造成侦察飞行的假象。直到8时15分,轰炸机群才在特罗姆瑟东南方集结,再次编成4队,在3270米至5000米高度上,向目标逼近。
"提尔普茨"舰上,舰长荣格上校正在拼命向德国巴杜福斯空军基地求援:"有大群敌机向我舰飞来,距离75海里,请求空军起飞拦截!请求空军起飞拦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