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_袁杨【完结】(52)

  接着于同年7月15日又改编为四兵种监部和2部7处,但习志野学校继续由第5处领导。首任第5处处长是白银义方大佐。第5处是以处长和3名部员(中佐、大佐、上尉各1名)为中心组成的人数很少的组织。之后,习志野学校教育训练方面的业务均以第5处为窗口而展开。首任第5处处长白银大佐、第二任渡边雅夫大佐、第三任白木真澄中佐以及部员,均是从在习志野学校担任过教官、研究员等职务的人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与习志野学校关系极其密切。

  为了强化化学战方面的中央组织,日军于1941年4月10日在教育总监部内设立了化学兵监部(1941年4月9日军令陆第2号)。首任化学兵监是历任要职、才华卓越的町尻量基中将。最后一任第5处处长白木中佐改任化学兵监部副监。

  化学兵监部的任务是:“掌握该兵种部队教育训练方面的有关专门事项,统管其隶属学校,就该兵种部队有关事项进行调查研究,以谋求其发展”,同时,“统管除化学兵种部队以外的部队(航空部队除外)及教育总监所辖学校的化学战教育”,“就毒气防护,对该兵种部队以外的部队进行检查,以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其职责范围涉及的不仅仅是化学兵部队和机关,还涉及到全军的化学战教育。在化学兵监部的领导下,习志野学校为日军实施惨无人道的化学战,培养了大批骨干专业人才,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八章可以适时使用毒气弹:第一节大量向中国派遣化学战部队 [本章字数:4715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16:26:03.0]

  如前所述,早在1899年《第一次海牙公约》宣言书签字生效,“禁用有毒物质”就成为国际公法。其后,1907年再度产生《第二次海牙公约》,再次以公法形式“禁止使用有毒物质和有毒武器”。两次海牙公约,日本均与约签字。但日本军国主义出于侵略政策的需要,违反国际公约,秘密研制化学战剂和化学武器,将之奉为推行法西斯侵略政策的“撒手锏”。

  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日本军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在向华北、淞沪派遣侵略军的同时,即向各战区派出了“秘密部队”———化学战部队。1937年7月28日,日本军部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在给侵华日军司令官的“临命第421号”命令中指示,“可以适时使用毒气弹”,以扫荡平津地区抵抗日本军队的武装力量,开始在中国实施大规模反人道的残酷化学战。

  日本在中国究竟实施了多少次化学战,造成多大的伤害,现在已无从准确统计。据不完全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共实施了2000余次化学战,中国军民直接中毒伤亡者计达103万余人。

  这里统计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日本少数坚持皇国史观的人否认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大肆使用化学武器的挡箭牌。让我们看看历史的回答吧。

  据日本1987年出版的《陆军习志野学校》一书的资料,从1937年7月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中国派遣了以下化学战部队。

  毒气第13中队(乙)1937.8.14第7师团华北(1940.8.19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6小队1937.8.14第7师团同上毒气第7小队1937.8114第7师团华中(1939.7.11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8小队1937.8114第7师团华北(战争结束后保留下来的惟一一支部队)毒气第5中队(乙)1937.9.1第2师团华北(1939.7.11恢复平时编制,1940.7.15再次动员,派遣华南,1942.7.4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6中队(乙)1937.9.1第2师团华北(1940.8.19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1中队(甲)1937.9.9近卫师团华中(1939.7.11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2中队(甲)1937.9.9近卫师团华中(1939.7.11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9中队(甲)1938.9.17第4师团华南(1939.1.18恢复平时编制)毒气第10中队(甲)1937.9.17第4师团华南(1939.6.18恢复平时编制)毒气18中队(乙)1940.7.15第7师团华南(1942.7.4恢复平时编制)独立毒气第30中队1941.7.7第2师团东北(1943.7.27恢复平时编制)独立毒气第32中队1941.7.7留3师团东北(1943.7.27恢复平时编制)独立毒气第33中队1941.7.7留6师团东北(1943.7.27恢复平时编制)独立毒气第34中队1941.7.7留6师团具体不详独立毒气第35中队1941.7.7留6师团东北(1943.7.27恢复平时编制)独立毒气第37中队1941.7.7第7师团北部军(1942.5.19恢复平时编制)2号野战毒气队本部1937.9.12师团华北(1940.8.19恢复平时编制)毒气队与迫击炮队不同,均在编组后不久(大部分为4个月~1年零10个月)就调回了日本国内、恢复平时编制。野战毒气中队(甲)的员额为157名,由3个小队(每小队有4个班)和后勤(5个分队)编成,主要装备有94式甲号布毒车或消毒车10辆、物料检测器3具、侦察检测器24具、95式消毒罐30个或54个、人工布毒器18台。野战毒气中队(乙)的员额为185~391名。主要装备有:95式消毒罐30个,物料检测器3具,侦察检测器24具,人工布毒器100具。野战毒气小队的主要装备有:物料检测器3具,侦察检测器30具,95式消毒罐670或345个。独立毒气中队编制装备相当于毒气中队(乙)。

  第1野战化学实验部1937.7.27华北(1938.2.15恢复平时编制)第2野战化学实验部1937.8.24华中(1939.3.14恢复平时编制)第3野战化学实验部1937.8.24华北(1938.2.15恢复平时编制)第4野战化学实验部1937.8.24东北(1938.2.15恢复平时编制)野战化学试验部的任务是,收集敌人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资料,判断其特性和毒性,并迅速采取对应措施。员额为部长(大佐或中佐)以下105名,两个分队编制,包括军医、兽医、药剂官等,装备各种实验材料、采集用具、分析用具、试验用具、试验装置等。编有车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