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分朱可夫 元帅(1)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1896—197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兼苏军总参谋长、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西方方面军司令、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最高统帅部副统帅、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等要职,参与最高统帅部的战略决策与计划,多次以最高统帅部代表的身份协调数个方面军在重要方向上实施重大战役。 朱可夫于1896年12月2日出生在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的贫苦家庭。朱可夫从教会小学毕业后被送到莫斯科当学徒,靠自学通过市立中学全部课程的考试。 1915年8月,朱可夫应征入伍,后来参加世界大战。1917年2月,朱可夫参加二月革命并被推举为士兵委员会主席。 1918年8月,朱可夫在莫斯科参加红军。次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参加察里津保卫战。1920年毕业于骑兵训练班,参加对弗兰格尔白匪军的作战,历任骑兵团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 1924年至1925年,朱可夫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深造。在其后的团长任内,朱可夫的骑兵团奉命改组为坦克团。朱可夫领导有方,要求严格,奉行的原则是:“如果你不会,我们可以教给你;如果你不想学,我们就强迫你去学。”朱可夫的坦克团成为优秀团队,红军《真理报》开始大量报道朱可夫的事迹。1929年至1930年,朱可夫入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进修。1930年5月晋升为第2骑兵旅旅长。1931年2月,朱可夫调任红军骑兵总监布琼尼的助理,与红军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共同主张集中使用坦克部队执行独立作战任务。1932年,苏联开始组建机械化军。1933年3月,朱可夫改任第4骑兵师师长。1937年秋,升任第3骑兵军军长。1938年初,改任第6骑兵军军长,旋即升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同年夏天,作为军事顾问前往中国考察侵华日军的战略与战术。 1939年5月,日军向哈拉河以东的蒙古地区发起进攻。6月初,朱可夫出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7月初,朱可夫以反突击重创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然后转入防御以待增援。朱可夫计划以坦克兵、炮兵、航空兵和步兵协同作战,突击敌军两翼,从南面和北翼合围守敌并在敌援军到达之前迅速予以歼灭。8月20日,朱可夫率部先于日军发起进攻,至31日全歼守敌。日军损失5万余人,北进战略遭受重创,朱可夫因此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然而,朱可夫回国后发现苏军已根据坦克战权威巴甫洛夫的意见而决定解散机械化军。朱可夫和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对此表示反对,却未能奏效。
第十部分朱可夫 元帅(2)
佩戴大将军衔标志的朱可夫
朱可夫随后出任乌克兰军区副司令。1940年5月,随着苏军军衔制的恢复,获得大将军衔。6月,朱可夫升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他注意到许多高级指挥人员未能切实训练年轻军官,要求人们更深入地研究军事史和俄国军队与人民的军事传统。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的莫斯科军事会议,接受了朱可夫关于机动部队作战问题的理论并组织了战略性的图上对抗军事演习。朱可夫后来认为演习情形与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情况极为相似。 1941年1月13日,朱可夫接替梅列茨科夫出任苏军总参谋长。3月8日,被任命为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上任伊始,朱可夫立即着手加速实施对军事机构的改组,清除不称职的军官,谴责官僚主义作风;从人员、武器和军事思想方面加强军队建设。5月,朱可夫和总参谋部制定出苏联西部边界的防御计划。朱可夫和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多次将德军即将侵苏的情报向斯大林报告,但直到6月21日才获准命令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背信弃义地发动侵苏战争。朱可夫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7月29日,朱可夫认为苏军将被迫放弃基辅,同时应在耶利尼亚组织反突击以阻滞德军,但遭到斯大林的反对。次日即改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任内在耶利尼亚地域成功地阻滞了德军的推进。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于9月8日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陆上封锁,该市只能通过拉多加湖与外界联系。9月10日,朱可夫奉命飞抵列宁格勒,接替伏罗希洛夫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和政委日丹诺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鼓起全体军民的必胜信心。朱可夫制定出加强城防的计划,动员市民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参与防空准备。经过全体军民的努力作战,到10月6日,德军损失严重,被迫转入防御。
第十部分朱可夫 元帅(3)
1941年12月在反攻战役中,苏军滑雪部队与坦克部队协同作战
1941年9月30日,得到加强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开始实施“台风”战役,旨在攻占莫斯科。在大量苏军被合围在维亚兹马地域的危急时刻,朱可夫于10月7日被斯大林召回莫斯科,出任西方方面军司令。朱可夫率部坚守对保卫莫斯科至关重要的莫扎伊斯克防线。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开始疏散政府机关和重要企业,动员45万市民构筑防御工事,在莫斯科地区实行戒严,加强防空措施。11月7日,根据朱可夫的敌情判断,苏联在红场举行隆重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说,受阅部队则直接开往前线,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11月中旬,德军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卡希拉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 泵婧湍厦嬗鼗啬箍啤5戮獾街炜煞虿康耐缜康挚梗圆幌Ь薮笏鹗蚰箍票平?。11月底至12月初,苏军在朱可夫指挥下经过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粉碎了德军突向莫斯科的企图,苏军转入反攻并消灭莫斯科城下之敌的条件已经具备。经过斯大林批准,朱可夫计划以反攻粉碎德军的两个突击集团,反攻的基本任务赋予西方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则分别在其北面和南面实施突击,抽调优势航空兵协同作战。12月6日开始的反攻,经过加里宁战役、克林战役、图拉战役、卡卢加战役和叶列茨战役,苏军获得作战主动权,迫使希特勒下令苏德战场全线转入防御。到1942年1月初,苏军完成反攻,解放罗加切沃、克林和加里宁等重要城市。1月5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起全线总攻,由上述3个方面军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实施瑟乔夫卡—维亚兹马战役、托罗佩茨—霍尔姆战役、勒热夫战役和博尔霍夫战役,将敌向西击退100公里~350公里。莫斯科会战使德军损失50余万人、1300辆坦克,35名德军高级将领被撤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