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战风云人物_肖石忠【完结】(18)

  第二部分布莱德雷 五星上将(1)

  “大兵将军”布莱德雷,是以沉着稳重、决心坚定、注意细节和关心部属而著称的。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Omar Nelson Bradley,1893—1981),1893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克拉克的教师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因家境清贫而成为铁路机修工。  布莱德雷于1911年考入西点军校,牢记校训“责任、荣誉、国家”,经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系统的文化学习。作为西点军校棒球队和橄榄球队队员,布莱德雷认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最有助于军人适应战场的需要,“使我熟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我共事或在我部下任职的许多人的性格”。四年以后毕业,赴美国西北部服役。次年晋升为中尉,与玛丽•奎尔结婚。美国对德宣战后,布莱德雷试图调入参战部队,但没有成功,1918年8月,晋升少校临时军衔。大战结束之后即降为上尉。1919年8月,布莱德雷调任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军事教官。1920年9月,调任西点军校数学教官,开始浏览并研究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传记。1924年春季,重新晋升为少校。  1924年9月,布莱德雷获准进入本宁堡步兵学校深造一年,着重学习“运动战”战术和陆军武器的使用。毕业之后赴驻夏威夷的第27步兵团任营长。后调国民警卫队夏威夷卫戍区任职,1928年9月,布莱德雷奉命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深造。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了良好的思想方法,谋划战争和驾驭战争的能力得到提高。1929年9月,布莱德雷调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战术系教官。次年,布莱德雷被马歇尔任命为兵器系主任,成为马歇尔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助手之一。  在步兵学校任教四年之后,布莱德雷考入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34年,布莱德雷被分配到西点军校战术系任教官。1936年7月,晋升为中校。1938年,布莱德雷调到陆军参谋部任职。  布莱德雷在《将军生涯》中写道:“在其后的岁月里,一些作家注意到我仍是一副军校教官的神态,这样说也是不无理由的。”“我在头23年的军人生涯中,实际上正式当教官的时间就有13年。我或许应当再补充一句,要想在职业上有所建树,这种方法倒也不错。”  1941年2月,布莱德雷奉命出任本宁堡步兵 P3ぜ孀さ刂富庸伲芍行T郊督?将。除全面主持步校工作外,布莱德雷设立预备军官学校进行速成培训,以适应大规模扩军对增加基层军官的要求,组建并训练坦克部队和空降部队,以提高陆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同年12月,布莱德雷调任正在重组的第82步兵师师长,晋升为少将。他邀请有名的约克中士前来演讲、阅兵,让新兵了解该师历史,鼓舞士气;实施严格的体育锻炼计划,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次年6月,布莱德雷改任第28国民警卫师师长,任内使该师成为训练有素的部队。  1943年2月,布莱德雷接到晋升为美国第10军军长的任职命令的同时,被马歇尔派往北非,充任艾森豪威尔的“耳目”。3月6日,巴顿出任美国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则被任命为第2军副军长。3月17日,突尼斯战役开始,第2军担负助攻任务。4月15日,布莱德雷升任军长,全面指挥第2军的作战行动。5月7日,布莱德雷就率部攻入比塞大。5月13日,北非的德意军队全部被歼,布莱德雷则奉命前往阿尔及尔协助巴顿拟制西西里作战计划。6月,布莱德雷晋升为中将。

  第二部分布莱德雷 五星上将(2)

  布莱德雷与巴顿、蒙哥马利在一起

  7月10日凌晨,布莱德雷率第2军在巴顿指挥的美国第7集团军编成内参加西西里战役(代号赫斯基)。根据蒙哥马利制定的作战计划,美军取消了在巴勒莫附近的登陆行动。布莱德雷指挥第1步兵师进攻杰拉,第45国民警卫师攻击斯科格利蒂。在登陆获得成功并击退守军的反击之后,布莱德雷部抵达北部的主要公路,而英军受阻于卡塔尼亚。此时,美军可望迅速向北部海岸推进,既可包抄墨西拿,又可减轻英军压力。但是,由于蒙哥马利作梗,布莱德雷部奉命将该公路让给英军使用。布莱德雷意识到此举将使美军失去有利的作战条件,降低美军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向巴顿指出之后仍忠实地执行命令。在巴顿擅自驱使临时军突向巴勒莫的同时,布莱德雷率部穿越高山险阻,继续北进。7月23日,布莱德雷部攻抵特尔米尼—伊梅雷泽海岸和佩特拉里亚,遗憾的是仍未能截住从巴勒莫撤出的德军。该部迅速将进攻锋芒转向墨西拿,实施特罗伊纳进攻战。此战期间,布莱德雷果断地撤销了因目无纪律、擅自行动而导致伤亡惨重的第1步兵师师长艾伦与副师长罗斯福的职务。8月,布莱德雷和巴顿先后在圣阿加塔和布罗洛实施“蛙跳”两栖围攻。8月17日,美军和英军先后进入墨西拿,轴心国军队大部撤回意大利本土,西西里战役结束。  1943年9月,布莱德雷出任美国第1集团军(驻英国)司令。稍后, 祭车吕谆辜嫒蚊拦?1集团军群代司令。  1944年1月,布莱德雷被艾森豪威尔正式任命为集团军群司令。在最后审议进攻欧洲的“霸王”作战计划时,布莱德雷力主在诺曼底登陆前使用美国空降部队,建议在法国南部实施“铁砧”行动,主张在发起攻击前集中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对法国交通线实施全面轰炸。布莱德雷组织美军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战前训练。  1944年6月6日凌晨,“霸王”作战开始。在空降部队降落和海空军火力突击之后,布莱德雷在英国第21集团军群编成内指挥美国第1集团军在奥马哈和犹他海滩登陆成功。7月1日,美军攻占瑟堡港和科唐坦半岛。7月25日,布莱德雷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之后开始实施因气候不佳而推迟的“眼镜蛇”战役。7月30日,美军突破阿弗朗什的德军防线,共俘虏德军2万,胜利结束该役。  8月1日,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霍奇斯,辖杰罗的第5军、柯林斯的第7军和科利特的第19军)和第3集团军(司令巴顿,辖米德尔顿的第8军、海斯利普的第15军、沃克的第20军和库克的第12军)组成美国第12集团军群,兵力近40万,布莱德雷任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以第8军横扫布列塔尼半岛,其余各军则沿卡昂—勒芒一线展开,准备向巴黎挺进,对诺曼底德军实施远距离迂回包围。就在此时,德军向莫尔坦发起反攻,企图进而夺取阿弗朗什。布莱德雷发现德军这个最大的战术错误为盟军围歼诺曼底地区的德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遂改变原定计划,组织实施法莱斯围歼战(英加军推进到法莱斯并越过阿尔让当,莫尔坦美军顶住德军的反攻,进攻勒芒的美军则往北折向阿尔让当)。8月19日,盟军包围德军约12个师。由于协同方面存在的问题,盟军击毙德军1万,俘虏5万,约有4万德军突围成功。此次战役使德军无法沿塞纳河设置防线。8月25日,盟军进抵塞纳河,布莱德雷指挥下的美军和法军一道解放法国首都巴黎。  在盟军挺进德国的过程中,布莱德雷与蒙哥马利多次发生争论。原因之一是英国新闻界有意把每次战役的胜利和打退德军的功绩都归功于蒙哥马利,引起美国新闻界和军界的普遍不满。原因之二是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在对德作战指导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后者主攻“一路突击”,即由蒙哥马利率盟军4个集团军向东北方向突击,歼灭加来地区的德军,在比利时建立机场网,夺取安特卫普和鹿特丹,摧毁德军的V—1、V—2飞弹发射场,攻占鲁尔工业区,然后挥师东进,直取柏林。前者则主张“两路突击”,即蒙哥马利部沿阿登山脉北麓进军,布莱德雷部沿阿登山脉南麓进军,直指萨尔,然后向德国发起最后的总攻,这与艾森豪威尔的宽大正面战略是一致的;为了夺取安特卫普港和摧毁飞弹发射场,同意后者确定的北路军进攻路线。艾森豪威尔支持布莱德雷的作战计划,于9月4日发布实施“两路突击”命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