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战风云人物_肖石忠【完结】(76)

  第五部分刘伯承 元帅(3)

  1945年夏,刘伯承、朱德、陈毅在延安

  1940年8月至12月,刘伯承率第129师主力参加著名的百团大 健K斓几莸氐木瘢?日伪军控制的交通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组织实施了正太、榆(社)辽(县)战役,给侵华日军以沉重地打击,粉碎了日伪军频繁的“蚕食”和残酷的“扫荡”,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以战养战”的阴谋。同时,还多次反击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与邓小平领导根据地的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43年1月,刘伯承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4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时任司令员,与邓小平政委领导全区军民开展对日本侵略军的战略大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历任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为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与邓小平一起指挥上党战役,一举歼敌3.5万人,取得上党战役的胜利。接着,刘伯承挥师东进,组织以邯郸为主要战场的平汉战役,歼灭敌人两个军,争取了敌一个军战场起义。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控制晋东南要地和打通平汉铁路的企图,巩固了华北解放区,也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在重庆同蒋介石的和平谈判,迫使其同意签订“双十协定”、“停战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他与邓小平组织指挥陇海铁路自卫反击战役,歼敌1.3万余人,而后,又发起定陶战役,歼敌4个旅,1.7万余人。9月,又进行了巨野战役,重创敌主力第5军和整编第11师。之后,又进行鄄城、滑县、巨野和豫北等战役,取得十战十捷,共歼灭敌人20余万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其他战场作战,粉碎了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率领12万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冬,他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一起组织指挥淮海战役,一举歼敌55万多人。翌年4月,率部协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华东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市委书记、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市长。同年冬天,又与邓小平一起指挥所部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第一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实施西南战役,在短时间内解放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刘伯承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0年1月,刘伯承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领导西南地区军民肃清匪患,恢复经济,筹划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为巩固发展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军事学院成立时,刘伯承出任院长兼政委。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训练总监部部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7年9月,刘伯承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中级指挥员,为我军的院校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9年后,刘伯承负责军委战略小组的工作,经常深入部队和边海防进行调查研究,重视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准备,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作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66年1月后,刘伯承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十年内乱期间,他身患重病,但仍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安危。1980年8月17日,由于年迈和健康原因,刘伯承写信恳切请求批准他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获得批准。1982年8月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七中全会一致通过《给刘伯承同志的致敬信》,对刘伯承的生平事业和优秀品德做了全面的评价。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赵焕明)

  第五部分刘少奇(1)

  刘少奇(liu shaoqi,1898—1969),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华中军分会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政治委员,新四军政治委员等职。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曾用名刘卫黄,化名陶尚行、胡服等。五四运动前上过村私塾、县中学、湖南陆军讲武堂,以及长沙高等中学、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预备班、上海外国语学社。1919年,在北京和保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初回国到上海,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此后,先后参加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1927年5月当选为中央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河北 ⑸虾!⒍贝邮轮泄裁孛芄ぷ鳌?930年夏至1931年秋赴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工作。在中共第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领导职工运动,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先后任工农红军第八军团、第五军团中共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坚定地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此后,又参加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斗争,维护了党和红军的统一。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1936年春,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奉中共中央之命,来到国民党统治下的天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巩固和发展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1937年3月,写作《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对过去十年来白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了全面总结,进一步批判了白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5月,由北平回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他主持的白区工作会议上,做了《关于白区党和群众运动》的报告。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少奇组织华北各城市的大批抗日积极分子到农村加入红军和抗日游击队。8月,在太原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北方局,仍任书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对华北做了以游击战争为中心任务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义勇军、自卫军等人民武装;号召城市的共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脱下长衫,拿起武器,到农村中去开展游击战争。8月起,指导薄一波等人通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创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太原失守前夕,率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到山西临汾。不久,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某些中共领导人及八路军的高级干部,对开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广阔的山地游击战等方针缺乏足够的认识,于是,他在1937年10月至11月间所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建立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独立自主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等文章和下发的电报中,阐述了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党对抗日武装的领导、重视根据地建设、游击战争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鉴于在敌后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条件日趋成熟,他与周恩来于1937年11月1日联名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华北战略区划分的基本格局,建立晋察冀边、晋绥边、晋东南、晋南等战略区并成立军区和军政委员会,以统一各地区的领导,加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中共中央采纳这个建议,并于11月7日决定成立以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晋察冀军区。  1938年春,鉴于整个华北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已走上中共中央制定的战略轨道,为加强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中央决定他返回延安,并继续负责指导北方局的工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