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参谋们回忆说,十二月八日早晨,接到奇袭成功的报告后,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长门号”作战室里对幕僚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最后通告该是在攻击开始之前送到的吧。”可是,没过多久,美国广播说:“珍珠港遭到卑鄙的偷袭。”山本长官听到广播后说:“我想,在攻击开始之前应该递交了通告的,可是美国广播拚命谴责,说是偷袭。这或许是敌人故意宣传。总之,联合舰队在作战指导上不是这样做的,关于这一点,以后写军状上奏时要讲明,所以请你们做一番确切的调查。”在这以后,虽然知道了通告业已递交美方这一事实,但弄不清递交时间。参谋们说,这件事使山本长官总是感到不安,尤其美国广播使他一直觉得不是滋味,难以解脱。
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虽然强硬主张奇袭珍珠港,但他恐怕从未考虑过偷袭。联合舰队的首脑也没有为此从作战需要上议论过最后通告的事。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是在攻击珍珠港以前递交通告这个前提下制定的。事先通告绝不是通知对方:“日本要攻击珍珠港啦:”谁也不会做这样的蠢事。日本能不能攻击珍珠港,这要由对方判断。判断的结果,也可能使我方的奇袭企图不能如愿以偿,这就需要日本兼而考虑实施强攻的问题。当然,认为奇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才有了攻击珍珠港的设想。但是,山本长官总是做了随时有可能转入强攻的思想准备。在制定计划时也是这样安排的。
山本长官因被怀疑为偷袭而心绪黯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唯独可以告慰的是,他直到战死还不知道通告送迟这个事实。
作战应该象山本长官主张的那样,堂堂正正地进行。当然,指导开战时需要巧妙地运用政治和军事策略,如果堕落为玩弄阴谋诡计而失信于世界,其结果便是自掘坟墓。这次作战使我们痛切地认识到这一点。
以奇袭珍珠港开始的太平洋战争,是否世界历史的必然,是否当时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的呢,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不是写作本书的目的。本书只详细介绍珍珠港作战的来龙去脉和当时的真情实况。别的问题,请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作出判断。
再没有比珍珠港作战更能具体显示战争正在转向现代化了。日本的航空部队瞬间就使那些以为是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战列舰群,至少在半年之内不能动弹。然而,这是没有用的。简单地说,等于替美国处理了这些已经不中用的东西,反倒促使美国从中发现一个真理: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聪明的美国人立即转入战时轨道。建造中的战列舰改成了航空母舰;汽车工厂改为生产飞机。对美国来说,这种以航空兵作战为主的总体战争,是最方便不过的了。乡村铁工厂制造的农业机械,立即用来进行机场的机械化施工。这样,美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东山再起了。
相反,日本却由于满足在珍珠港取得的超乎意料的战果,而对于战争的进化,感觉迟钝。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当它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日本的国力已经没有力量进行大变革,使战争转入以航空兵作战为主的总体战方向了。
这的的确确是一出喜剧。日本以航空兵作战胜利开始了战争,又以航空兵作战失败而战败告终。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巧合,而珍珠港事件则成了决定如此命运的先导。
在搁笔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愿进一言:良知即为良友!
一九四一年及珍珠港作战大事记
八月二十五日 渊田海军少佐接到调令。
九月下旬 源田海军少佐拜访渊田海军少佐,说明奇袭珍珠港的设想。
二十五日 “瑞鹤号”航空母舰竣工。
十月上旬 开始特殊飞行训练。
十五日 渊田海军少佐晋升海军中佐。
十六日 第三次近卫内阁总辞职。
十八日 东条内阁成立。
十一月三日 永野军令部总长裁决攻击珍珠港的作战方案。
十一月五日 发布《大本营海军部第一号命令》,开始作战准备。来栖大使赴美。
十一日 于佐伯湾实施集团攻击训练。
十五日 航空母舰收回全部飞机,陆上基地由教练飞行队进驻。
十七日 “赤城号”航空母舰从佐伯湾出发。
二十一日 “赤城号”航空母舰驶入单冠湾。发布《大本营海军部第五号命令》。
二十二日 “加贺号”航空母舰驶入单冠湾。
二十三日 召开作战联席会议。举行“壮行会。”
二十四日 渊田海军中佐在“赤城号”上讲解攻击要领。
二十六日 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出发(六时)。
二十九日 日本政府决定开战。
三十日 机动部队第一次加油。
十二月一日 天皇在御前会议上决定开战。
二日 机动部队收到关于开战的电报(五时三十分发)。
六日 第二补给队给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和警戒部队加油后寓开主力。
七日 第一补给队给警戒部队加油后离开主力。
机动部队收到电报,升起了Z旗。机动部队收到“伊—72号”潜艇发来电报:“拉哈纳锚地无美国舰队。”(十二时五十五分发)。八日零时 机动部队驶至瓦胡岛北东二百三十海里海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