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特工王戴笠_杨者圣【完结】(153)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战场的第二次战略大溃败,其结果是国民党损失兵力六七十万人,丧失大小城市146 个、国土20 万平方公里,使6000 多万人民陷入日军奴役之下,7 个航空基地,36 个飞机场也陷入敌手。

  国民党军队的这场大溃败,从根本上来说是蒋介石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的恶果,但是,就戴笠来说,也有不可辞咎的责任。首先,戴笠对日军的整个行动,未能在预先有情报提供统帅部决策,当时,军统的主要精力除了策反、反共外,就是搞走私牟利,完全不把对日情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其次,戴笠与处在抗战第一线的汤恩伯虽然有很深的关系,但是,他们不是团结抗战,而是合作反共。就在日军发动“一号攻势”的前1 个月,戴笠还在汤部视察,共同密谋成立两个规模很大的党政工作总队,由戴笠派军统大特务主持,任务是在第一战区及四省边区开展反共活动。汤恩伯本人也在胡宗南召开的中原战役检讨会上承认:“我看中原之败,失陷在日寇之手不足惜,问题是为共产党造成了机会。中条山之失是这样,太行山之败也是这样。

  我在四省边区苦心经营,主要目的是对付共产党,可惜日寇打碎我的计划。”

  汤恩伯在失败之后,仍念念不忘反共,可见他和戴笠在反共问题上勾结之深。

  在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过程中,戴笠非但未能预先提出应变措施,反而在紧急关头惊慌失措,甚至有弃渝西逃的念头。

  1944 年11 月11 日,广西重镇桂林、柳州相继沦陷。12 月初,日军前锋直抵距贵阳仅100 多公里的重镇都匀。此时,因蒋介石不明日军的真正企图,戴笠也装聋作哑,提不出有见地的分析,整个山城为之摇动,认为日军有可能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掩护,实际上向重庆进军。蒋介石甚至作出了一旦贵阳不保,则退据西昌的打算。这时,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汤恩伯都在贵阳指挥作战,戴笠也匆忙赶到贵阳,一方面了解前线情况,一方面指挥军统人员及物资准备撤退。

  戴笠刚到贵阳时,正赶上蒋介石从西北胡宗南处、驻印远征军处抽调3 个军空运贵州增援的部队将到未到之时,贵阳城以空城迎战,处于一片恐慌气氛之中。何应钦紧张得直跺脚,他对戴笠说:“现在只要给我1 个师,我也能抵挡一下呀!可是现在连1 个团的人也调不来。”戴笠看到形势实在紧张,也急得没有主意,只得一方面把西南地区的军警部队组织起来,成立了1 个临时战斗指挥部,准备在危急时投入战斗,并动员大家作好“保卫大重庆”和“必要时撤往西昌继续抗日”的准备,另一方面,命令局本部总务处长沈醉集中了1000 多辆美国援助的十轮大卡,把军统在贵州各地的物资、器材抢运过乌江。军统的物资运得差不多后,又指示沈醉帮助其它单位抢运。

  与此同时,戴笠还命令周养浩把息营的一部分政治犯押过乌江,另有一些中共党员则予以就地枪毙,然后撤退。戴笠当时恰是到了极其恐慌和疯狂的地步。直到 12 月5 日,日军因不明中国军队虚实,主动后撤,戴笠才松了一口气,并与何应钦、汤恩伯等人庆祝所谓“黔南大捷”,以欺骗国内外舆论。

  日军的“最后一跳”,并没有能使蒋介石、戴笠等人警醒,戴笠继续按他的 “既定方针”积极实施在战后争夺天下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在战后取得海军总司令之职,戴笠注意从多方面搜罗培养军事人才,他除了从陆大及胡宗南部引进一些军事专门人才外,又脱离军统特工业务,在军令部二厅的谍参班内成立了一个高级参谋队,为未来的海军司令部培养高级幕僚人才,并保送了一批军统特务进入陆大学习,以便为他们取得军事主官的任职资格。

  戴笠深知自己出身特工,又未能在任何一个部队担任过军事主官,如果由自己独力组建海军司令部是难以得到蒋的恩准的。于是,他很早就在考察如何能找一个既有任职资历,又能让蒋放心的高级将领担任自己的副职,一定能增强自己到海军 “组阁”的竞争力。由此,他精心准备了一张“王牌”放在口袋里,准备随时向蒋 “摊”出来,这就是当时远在国外“避难”的桂永清。

  桂永清本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复兴社高干,1936 年“西安事变”前,已官至第七十八师师长,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队长、首都警备副司令,被授予中将衔,成为蒋的心腹亲信。但在“西安事变”中,因头脑简单,追随何应钦主张讨伐张、杨,一度不讨蒋喜欢。抗战初期,桂升任第二十七军军长,但在兰封一战中,因作战不力,受革职处分。不久,调任军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简临战干团)四川綦江第一团教育长。1940 年6 月,桂永清以莫须有的所谓“共产党”的罪名,残忍地活埋青年学生200 多人,事发后引起社会舆论的公愤,蒋介石为应付舆论,将桂永清免职后派任驻德大使馆武官,1944 年又调任驻英大使馆武官兼军事代表团团长。戴笠平时与桂永清并无深交,但自桂落难出国后,其父仍住在綦江母家湾,戴笠主动派人经常去桂父处送钱送物,给以照应,此举由桂父写信告诉桂永清,桂果然十分感动,戴、桂关系由此步入佳境,双方成为挚友。戴笠自有了染指海军的打算后,与桂永清一拍即合,桂开始成为戴口袋里的人,战后,桂永清果然涉足海军,先以副总司令的身份主持海军工作,后升任总司令,这虽是戴笠死后的事情,但大概也是蒋当初念戴提携桂永清的一点情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