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运用毛泽东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连续取 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为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的进一 步发展壮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而且对全国各地苏区和红军 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以后,毛泽东提出的“诱敌 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地消灭 敌人的一部或大部,各个击破敌人”的游击战基本原则,在全国各 地的红军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各个革命根据 地的建设和发展。
9 赣州、水口、乐宜诸役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相继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一? 二八”抗战和宁都起义等重大事件,整个形势的发展对革命非常有 利。尤其是宁都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最大的一次武装兵暴。在 这次兵暴中,受蒋介石驱使,被迫来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第二十 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参谋长赵博生、旅长董振堂的率领下(该 部原有我党的工作基础),于1931年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举行 起义,宣布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红五军团。宁都起义使红军 增添了新的血液,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当时全国抗战御侮的呼声很高,人民群众情绪激昂,反动统治 集团内部也在开始分化。如果当时我们党有一条正确的方针策略, 发展这一大好形势,将会大大推进革命的进程。然而,尚处于幼年 时期的党,缺乏足够的经验,加之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成立的临时 中央继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政策,没有能够及时地提出“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支援第十九路军抗战”、“组织抗日联军”等口号和 主张。后来,这些口号和主张虽然提了出来,但是在实际上并未受 到重视,缺乏具体计划和部署,而且临时中央还错误地估计形势, 夸大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性,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这一既脱离
实际又脱离群众的口号。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逐渐在全 党推行。在中央苏区,开始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1931年11月, 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 主席。接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 革军委),由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各革 命根据地红军的作战和武装建设。中革军委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 部和总经理部,由叶剑英任总参谋长,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范 树德(后叛变)任总经理部长。中革军委成立之后,红一方面军领导 机构奉命撤销,原红一方面军所属各部队直接归中革军委领导指 挥。同年12月,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这时 的毛泽东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被免除了在红军中 的领导职务,另一方面,他被挂上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的名义。由于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只是个空架子,这个“执行 主席”也只能是个空头衔,不起任何作用。起初,毛泽东曾试图利用 他尚未离开部队的条件(当时毛泽东仍随红一军团行动)发挥影 响,但终因党内斗争十分激烈,他一再受到排斥而无可奈何。宁都 会议以后,毛泽东只好赋闲,到汀州医院去养病,到农村搞调查等 等。《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就是这个时期写出来的。其后, 毛泽东所填的几首词,与以前几次反“围剿”时期所填词的意境迥 异,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风景这边独好”等词 句,颇有点闲情逸致的味道了。 临时中央一批干部自上海陆续进入中央苏区之后,逐步开始 系统地批判毛泽东从前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的一整套方针政 策。当时在瑞金发行的《红色中华》、《红星》、《斗争周刊》等报刊上, 集中发表批判文章,只是没有直接点毛泽东的名字。与此同时,在
下面则找出一些拥护毛泽东主张的干部点名批判。如在闽西开展 的反对所谓“罗明路线”和在江西开展的批判邓(小平)、毛(泽覃)、 谢(唯俊)、古(柏)的斗争,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左”倾冒险主义者 把毛泽东所坚持的正确主张,说成是“狭隘的经验主义”、“富农路 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等等,号召在党内和红军中 “要集中火力反右倾”,并提出了一整套“左”的纲领和政策,以取代 过去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纲领和政策。比如, 军事上提出要夺取中心城市,要大踏步地打出去;土地政策上提出 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城市政策上提出实行八小时工作 制;干部政策上提出所谓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化,把赞成和拥护 毛泽东主张的一些干部撤换掉,等等。 1932年1月,临时中央发布《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 先胜利的决议》,提出集中红军主力夺取中心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 方针,并指示中央红军(原红一方面军)“首取赣州”,继而夺取吉安 和南昌等。毛泽东极力反对这一错误决定,但苏区中央局坚持执行 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方针,力主攻打赣州。 赣州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一条赣江两条支流,漳水自南流 向北,贡水自东流向西,赣州城就在两水汇合的口子上。当时赣州 守敌是国民党云南部队一个旅,旅长名叫马昆,早年曾与朱德共过 事。当时赣州城里还集中了一大批赣南各县的反动地主武装。中 央红军参加攻打赣州的部队,是红三军团全部和红一军团的红四 军。后来又增调红五军团和红三军参战。我当时任红三军团第一 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是侯中英。我本来是任第三师政治委员, 因为在第二次大规模肃反打“AB团”时,我对肃反委员会轻易捕 人杀人的做法进行了抵制,从而被撤销了第三师政治委员职务。 第二次大规模肃反打“AB团”运动,大约是在第三次反“围 剿”之前就开始了。由于有前一次的沉痛教训,我对打“AB团”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