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地,联合设在衡阳的省立三女师、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省 立第三中学等学校的进步师生,开展了许多次颇具影响的爱国学 生运动。 三师学潮从1923年的3月一直闹到6月,学生坚持斗争,拒 不复课。学校当局没有办法,就宣布放假,食堂不开饭,学生只好散 掉了。张秋人、蒋啸青、屈子健、贺恕等党员教师被强行辞退。张秋 人后来在黄埔军校任教官,1927年9月在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时,不幸被捕,翌年2月遭反动派杀害。他是我在第三师范时最尊 敬的一位教师,至今仍深深地怀念他。 三师学潮是我接触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斗争,它给我的教育很 深,感触甚多。虽然当时我还不能理解这场斗争的意义,但那些为 首的学生们不畏强暴、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使我由衷地钦佩。事 后我曾问自己:是什么力量驱使袁痴他们那样勇敢忘我地去进行 斗争?为什么我就没有这种力量?答案当然是后来才找到的。 由于三师学潮在湖南全省引起很大震动,省长赵恒惕不得不 对三师校长职务作了调整。到了1923年下半年,第三学期开学以 后,第三师范的校长换成夏寿康。夏校长是一位庸碌无能的老学 究,又未聘到得力的教员和助手,因而把学校搞得死气沉沉。学生 中因袁痴、罗严、唐朝英等一批革命分子被开除,也不活跃了。整个 学校处于一片沉寂之中。这时我对学业已毫无兴趣,全神贯注地阅 读我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书刊报章,深入地探索国家、民族、社会、阶 级等政治问题。一时间,国内的各种政治思潮一齐进入我的视野, 我从中发现了许多过去不知道的问题。例如国家、民族正受到外国 列强的宰割;军阀战争连年不断,土匪蜂起,灾民遍地等等。我看 到,不光是我一个人苦于无出路,整个中华民族都处在水深火热之 中。既然国家、民族、社会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个人出路还从 何谈起?这样,我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跳出了个人的小
圈子,不再考虑个人的出路问题了,由过去为个人寻找出路变为立 志要为国家、民族、社会寻找出路。 当时,国内的救国论调多得很,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 国,佛教救国,基督教救国……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究竟什么才是 拯救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正确道路,自己该何去何从,我一时又找 不出满意的答案。我开始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积极参加一些政 治活动,像抵制日货运动、援助工人罢工运动、反基督教运动等等, 我都是自觉主动地参加进去的。 到了1924年春,第四学期开学以后,我认真地阅读了《向导》、 《新青年》等革命刊物以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孙中 山的一些著作,开始明白了一条道理: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 中国才会有出路;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而要革命,就须有革命 党,即由立志革命者加入革命政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当时,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在中国共产党 的帮助下,着手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国民党在全国各地大 发展。我认为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不错,就决定去找国民党。那时 国民党还不完全公开,直到1924年冬或者是1925年春节前,我才 在衡阳加入了国民党组织。当时主持国民党衡阳党部的是共产党 员贺恕等人。 加入国民党之后,参加了一些有组织的革命活动,思想上似乎 有了寄托,一扫过去那种苦闷消沉的精神状态,情绪为之一振,显 得积极活跃起来。自1924年下半年起,我就自动发起成立进步学 生团体,在校内组织了一个讲演会,又联合其他学校的永兴籍进步 学生,组织了永兴县旅衡学友互助社,其宗旨是联络互助,读书讨 论,共同学习新思潮。大家凑钱买了一批书籍。我自己担任图书管 理员,负责购书和保管。后来参加湘南暴动的共产党员黄平、刘申、 刘木、李卜成、黄庭芳等,都是当年学友互助社的成员。当时我们除
购买国内的书籍外,还购买了一批外文译著阅读,如达尔文的进化 论、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考茨基的阶级斗争、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布哈林等人的著述。读了这些译著,使我有 机会接触到国际上的各种思潮,眼界更加开阔了。在许多译著中, 引起我最大兴趣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因此, 我读得最认真,并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生了兴趣。为了进一步 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我又找了《新青年》丛书中的《阶级斗 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书来阅读。还读了一些宣 传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如《通俗资本论》、《剩余价值论》、《价值、 价格和利润》、《工银、劳动与资本》、《唯物史观浅释》以及介绍苏俄 情况的书籍等。通过认真阅读这些书籍,在我的思想上又引起了新 的变化,开始接受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并认识到孙中山的 国民革命思想是不彻底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诸问题。从 而,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是走社会主义 道路,即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于是,我最后选定了马克思主 义阶级斗争的道路,并决心去寻找中国共产党。 从1922年到1925年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这段时期,可以说 是我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我受古书的影响,眼界不宽, 思想狭窄,只想独善其身,做一个淡泊正直的人,随遇而安,知足长 乐。来到第三师范之后,我才开始接触到时代的脉搏,开阔了视野, 就如同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突然进到广阔的天地,别开生面。经过 三年的摸索、探求,先是在国内的各种救国方案之中,我选择了孙 中山的国民革命的道路,进而又在国际的各种思潮之中,选定了马 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我的这个决心不是轻易下定的,而 是认真、郑重的,经过长期考虑的,因而是不可动摇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