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克诚自述_黄克诚【完结】(80)

  发言是嗅觉不灵,谈到自己思想方法上有多考虑困难和不利因素 的老毛病;也谈到自己只认为彭信有些地方用词不妥,而认识不到 问题的严重性,等等。这当然也有违心之论,但还不算太过。 7月26日除传达了主席说的“对事也要对人”的指示外,还印 发了主席对李云仲信的批示,说的就更严重了:党内外出现了右倾 思想,右倾活动,大有猖狂进攻之势。这样一说,谁还敢当中间派 呢?自此,批判、斗争不断加热。既然对人,那就得追查组织、追查 目的,还要追查历史地来进行斗争了。 7月30日,主席通知我、小舟、周惠、李锐四个人去谈话。谈话 时主席显得火气不大,所以我们也较敢说话。这次谈话,主席给我 戴了几顶帽子。说我:一是彭德怀的政治参谋长,二是湖南集团的 首要人物,三是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还说我与彭德怀的观点基 本一致,与彭德怀是“父子关系”。又谈到过去的三军团的历史问 题,说不了解我的历史情况等。 我答辩说:我和彭德怀观点基本一致,只能就庐山会议这次的 意见而言。过去我和彭德怀争论很多,有不同意见就争,几乎争论 了半辈子,不能说我们的观点都是基本一致,但我们的争论不伤感 情,过去打AB团时,有人要打我,彭还帮我说过话,不然我那次就 可能被整掉了。我认为我们的关系是正常的,谈不上什么父子关 系。 主席说:理性和感情是一致的东西,我自己总是一致的。看来 我不了解你和彭的关系,也不了解你这个人,还得解开疙瘩。 我又说:我当彭的参谋长,是毛主席你要我来当的。我那时在 湖南工作,并不想来;是你一定要我来。既然当了参谋长,政治和军事 如何分得开?彭德怀的信是在山上写的,我那时还没有上山,怎么 能在写“意见书”一事上当他的参谋长?我在湖南工作过多年,和湖 南的负责同志多见几次面,多谈几次话,多关心一点湖南的工作,

  如何就能成为“湖南集团”?至于“军事俱乐部”,更是从何谈起呢? 谈话还涉及到当年东北战场“保卫四平”问题和长时期炮打金 门、马祖的问题,我都表示了反对的意见。主席说:“保卫四平”是我 的决定,难道这也错了?我说:即使是你的决定,我认为那场消耗战 也是不该打的。至于炮轰金门、马祖,稍打一阵示示威也就行了。既 然我们并不准备真打,炮轰的意义就不大,打大炮花很多钱,搞得 到处都紧张,何必呢? 主席笑笑,说:看来,让你当个“右”的参谋,还不错。 周小舟、周惠、李锐都说:会议上空气太紧张,叫人不能说话, 一些问题不能辩论清楚。 主席说:要容许辩论、交锋,让大家把话说出来、说完讲透。小 舟等又说:“湖南集团”的提法,有压力,希望能给以澄清。主席说: 可能是有点误会。又说:我和你们湖南几个人,好像还不通心,尤其 和周小舟有隔阂。 主席又把话引到他在遵义会议前,怎样争取张闻天、王稼祥 等。主席要小舟“不远而复”。主席谈遵义会议,分明是要我们回头, 与彭德怀划清界限,希望我们“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但 我们的思想问题没解决,又都不会作伪,所以我们的表现可能使主 席失望。 这次谈话,尽管主席对我的指责颇重,但空气不紧张,能让我 们说话感不到压力;即使说的话让主席不满,他表示不同意时,态 度也不严厉。所以我们的心情较好。我甚至还有点轻松感:到底有 个机会,把话直接向主席说了。 7月31日和8月1日两天,毛主席在他住处的楼上,召开政 治局常委会议,批判彭德怀。连中午都不休息,午饭就是吃包子充 饥。参加的人员有少奇、恩来、朱总、彭总、林彪、贺帅、彭真等同志, 又通知我和二周及李锐四人列席。

  主席主持会议,讲话最多,从历史到理论,长篇大套,我无法记 述。讲理论,主要是说彭不是马列主义者,思想中有不少封建的、资 本主义的东西,是个经验主义者。其中也提到:彭是劳动人民出身, 对革命有感情;要革命还是好的,寄以希望。讲历史则是批彭德怀 在几次路线斗争中所犯的路线错误,说彭和他的关系是三分合作, 七分不合作。彭说是一半对一半。主席仍说是三七开。 谈到彭的“意见书”时,主席说:信上说:“有失有得”,把“失”放 在“得”的前面,反映了彭的灵魂深处。又说:我们没有经验,没有 “失”如何能“得”,胜败兵家常事,要保护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不能 泼冷水,气可鼓不可泄,要反右倾。又说彭:你讲“小资产阶级狂热 性”,主要锋芒是向着中央领导,你是反中央、攻击中央。你的信是 准备发表的,目的是用来争取群众、组织队伍。你要按照你的面貌 改造党和世界。以前历史上许多重要问题,你都没写信,这次写那 么长。对你那些挑拨的话要顶回去。 彭说:我过去在江西也给中央写过长信提意见,这次信是供你 考虑,并没想发表。 主席又说:你过去挨了批评,心里怀恨。我们同在北京,连电话 都难得打,打几次,没打通,就“老子跟你不往来”。在香山你找我, 因我睡觉习惯特殊,警卫员说未起床,你就拂袖而去,不谈了。高、 饶事件你陷得很深,你以后会怎样,也难说。 彭说:我过去追随王明、博古路线,1934年1、2月间就转过来 了,曾和黄克诚谈过,还得请主席来领导。我今年61岁,以后还能 有什么呢? 朱总司令发言温和,主席说是“隔靴搔痒”。 林彪发言说彭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说彭自己有 一套纲领、路线,独断专行,攻击主席,用心很深等。这个发言很厉 害,以后成了定性的基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