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警察--我们的队长李士珍先生主讲,条理分明,很下过一番苦功。如果真能够把他所阐述的那套章法,运用到治安工作上去,想必会大有成效。
以上是记得起来的,想必遗漏的也不少,大大不该的,是很多教官的尊姓大名,都说不上来了。
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位教官都有高度的热忱,迟到缺课的情形绝无仅有,解答问题也不厌其详,这是在训练机构中相当难得的现象。因而,一般同学们,不愿意听的也要听,学不会的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只可惜许多课程太专业,不要说以六个月的时间学那么多花样,就是单学一两样,也未必能登堂入室得到个“通”字。好在每一个受训的同学,都能建立一个“特务工作”的概念,这也就算达到开训的目的了。
总之,一般同学的心理,并不在于学本领,大家都盼望着早日一试身手。
宣誓过后,正式上课。谈到课程,主管教务的郑介民先生,的确是煞费苦心,其最大的难处,就是师资难求。像这种训练,事在首创,并无前例,究竟要排哪些课目?需要哪些教材?到哪里去敦聘教官?谁堪胜任?一时都难以得到满意的答案,除了摸索着进行外,谁也拿不出好办法来。
至于一份杂志上所说的“综合采取中、日、德、俄、英、美之精选教材、教官,施以情报业务训练”那些话,美其言而已。
事实上,无论在那个时代,乃至今日的世界,像这一类的教材,大多都是本国自行编制的。试想,哪一个国家肯把这一套老老实实地教给外国人,岂不是真成了授人以柄?也只能说:我们翻译过来的外国货,充其量也只能列为“参考数据”而已。
且看我们所接受的教程:
最基本的还是政治课程,其中包括党义、政治理论、国际问题等。照我个人的想法,这门课程,应由“力行社”的高干们主持才对,可是他们也不来。何以致之,令人费解。
速记--选用“张才速记法”,由张才的传人担任,教得好,最难学。
速绘--来上课的是梁氏兄弟。记得梁鼎铭先生还带我们到他“香谷寺画室”去参观他的大幅油画。未完成的画面好像是“棉湖之役”。
摄影--包括照相机的使用,及暗房显影等,教的人也是名家,想不起是哪一位了。
驾驶--分汽车驾驶、机车驾驶,都实习过,受时间限制,除少数几个人外,大都没有学会。教官是第一期老大哥周启邦。
爆破--我们都有点基础,此番等于复习,花样也多了,大家最有兴趣的,是自制爆破罐。崩一声,好开心,也很好玩。
射击--包括各式枪支的分解与装配。实弹射击则不如在学校里打靶那么认真,似乎都存着好玩的心理,谁也料不到将来有一天真会用得上。
讯鸽--我们把这门课叫作“养鸽子”,由黄教官讲述,并表演通信传递等项目。据说这位黄教官也是专家。
生化--主要的是在讲解药性,类如麻醉、兴奋、窒息等。也用兔子作过试验,谁晓得这只兔子命大,一针打下去,跳了半天,竟而不死,弄得教官好窘。
属于学术性的课目和教官大致如下:
军事情报学--由郑介民先生主讲,后来出版的一本名著,就是这部“军事情报学”。
侦察法--由第二厅的主管任教,其内容多是参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公开发表过的事例所编辑的。那个时候就已经觉得相当陈旧了。
通信法--其中包括电讯、密码、密写、密语等。作了几次实习,点到就是。因为多属于专门技术,短期训练,也只好如此。
情报搜集--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也有实习,从得到消息至提出报告的全部作业,都要通晓。不过,早期的作业如与现在比,都是三脚猫、四不像而已。
行动破坏--偏重理论。教这门课的教官也不见得有实际经验。
武装斗争与群众暴动--这门课的着眼点,在于对匪斗争的攻防两面,由叶道信先生自编讲义,再细加剖解。讲得太好了,曾受到全班同学一致的称赞。
秘密结社--讲解三点会、哥老会、青帮、红(洪)帮的源流。其实,帮会活动已渐式微,有点了解就够了。
切卡的工作--有这么一本由俄文翻译过来的小册子,说苏俄的特务工作。那个时候听来还算新鲜。
高等警察--我们的队长李士珍先生主讲,条理分明,很下过一番苦功。如果真能够把他所阐述的那套章法,运用到治安工作上去,想必会大有成效。
以上是记得起来的,想必遗漏的也不少,大大不该的,是很多教官的尊姓大名,都说不上来了。
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位教官都有高度的热忱,迟到缺课的情形绝无仅有,解答问题也不厌其详,这是在训练机构中相当难得的现象。因而,一般同学们,不愿意听的也要听,学不会的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只可惜许多课程太专业,不要说以六个月的时间学那么多花样,就是单学一两样,也未必能登堂入室得到个“通”字。好在每一个受训的同学,都能建立一个“特务工作”的概念,这也就算达到开训的目的了。
负有秘密任务的领班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