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布雷大传_王泰栋【完结】(50)

  “教育为革命建国要计,凡事可请教于吴稚老、李石曾、蔡元培诸先生,但不要堕入派别之见。总之,不可违背李、蔡诸公之意,亦不可一味顺从李、蔡的意见。宜以大公至诚之心,斩绝一切葛藤,而谋所以整顿风气。至于政府及前教部所行整顿大学教育与整肃学风之政策,则须排除万难以贯彻之,不以人事关系而稍为迁就也。”

  陈布雷听了蒋介石一席话后,下山抵京,搭车回杭州,结束厅务,把厅务交给张道藩,于12月10日到教育部正式接任。

  这一次,陈布雷直接在蒋介石手下干事,与蒋介石关系更加密切。蒋介石有私人的事情也来找他,也不避嫌。有一次,蒋介石少年时一个塾师来找蒋谋事,蒋介石对师长是很尊敬的,他给他的老师在立法院里找了一个差事,同时请老师吃饭,还特地请了陈布雷作陪。

  酒过半巡,蒋介石说:“先生,我这次给你介绍的生意,清闲是清闲的……”

  老先生一边吃,一边点点头说:“蒋院长,言重了,我托你的福,已经很好了。”

  “先生,这立法院生意清闲,只是进账不多,清水衙门。”

  陈布雷听到这里,不禁“扑哧”一声,几乎笑出声来。但他马上想到不好,立刻掩饰说:“我偶感风寒,感冒咳嗽,恕我失礼了。”

  蒋介石当然知道陈布雷是在掩盖失态,但他不怪陈布雷,说道:“布雷先生,最近胡展堂对制定‘约法’坚不赞同,发表演说谈话,说要净化党治,主张在训政时期,要继续一党统治,反对‘约法’中扩大政府权力。”蒋介石所谓“约法”,乃是1931年初由他提出来的,因为国民党内元老还很多,不大听话,蒋介石既然已掌握政权,便想制订“约法”以扩大他的权力。表面上他提出“军事告终,训政进行,应召开国民会议,依遵总理遗教,确立全国共同之‘约法’,使全民党、政得循是实现。”可是立法院长胡汉民却反对制定“约法”,而且到处演说,最后公开辞去立法院长以示抗议。

  陈布雷说道:“蒋先生,我看到天津《大公报》社评说,胡展堂先生此次独违众议,宁辞职而不雷同,其见解过偏而态度坚决,亦有足表现书生本色者。乃竟因此实行辞职,殊令人惋惜不止矣!”陈布雷叹了一口气说,“蒋先生,此事几引起政潮,党外人士,尤资为讥刺口实。余目睹其事,深为本党前途担忧。更有感于党人意气之盛,执政当局负责之难。政治这事余更视为畏途。”

  蒋介石兼教育部长 陈布雷当次长(2)

  “唉!布雷先生,”蒋介石说:“你真是书生气十足,政治这东西,就是要运用权术,不可退避。‘约法草案’,余一定促其通过。”

  “蒋先生,”陈布雷叹了一口气,说:“我每思引退,重作记者,或者教书。”

  “哪里,哪里,”蒋介石连连说:“布雷先生,你不能走,要帮我的忙,帮忙,帮到底

  。”

  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官非宜解(1)

  1931年6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中宣部长由刘芦隐担任,陈布雷担任中宣部副部长,但刘在广州,实际上由陈主持。陈布雷身兼党、政两职,他想要跳出政治圈子,根本跳不出去了。

  九一八事件发生那天,陈布雷听到消息,也有点气愤,他恨日本人的横蛮,也怪张学良不抵抗。实际上蒋介石那一天正在江西围剿红军,他发了一个电报给张学良,命令张不抵抗

  。这个内幕,陈布雷是不知道的。9月19日,蒋介石从南昌赶回南京,陈布雷作为中宣部副部长去向蒋介石请示宣传方针。陈布雷说:“蒋先生,日军借口‘中村事件’,突攻北大营,张学良在北平下令不抵抗,沈阳沦陷。变起非常,全国民意激昂,社会群情惶惑无主。该如何宣传?”

  “布雷先生,我意要按照《国际盟约》及《非战公约》与《九国公约》,诉之国际公论。中国将听命于国联,要求国联派中立委员会监视日本撤兵。同时我自当严令东北军节节抵抗。布雷先生,你要写一个《告全国同胞书》,提出‘确实团结、坚定沉着、加倍刻苦’三点。”蒋介石还说:“布雷先生,你还要起草一份通电,请粤方共赴国难。”蒋介石所指粤方,就是胡汉民、汪精卫、孙科等人,他们正在与蒋介石闹矛盾,所以要请他们“共赴国难”。

  为统一宣传方针,国民党中央又设立特种外交委员会,由戴季陶与宋子文分位正副主任委员,陈布雷被指定为委员之一,实际上是文字总管。特种外交委员会对中央政治会议提出“现在处理时局之根本方针”七点,如次:

  一、判断日本之军事政策,必定要达到完全占领东三省之目的而后已。其外交当局,最初与军事当局意见不同,但在第二次行政院决议之后,外交当局,便已逐渐追随军部行动,现在外交完全为军略所支配,故一切观察判断,应以军事为前提。

  二、判断日本以完全占领东三省,驱除中国固有之政治、军事势力为主要目的。因中国在沈阳退出之后,设立锦州省政府,以对内外,表示决心。故现在日军既占领黑省,复集中力量,企图消灭锦州军政势力,以铲除我在东省之号令机关。对于平、津、青、济、沪、宁、武汉等之各种阴谋,全为达成其根本目的之手段,两次扰乱天津,意在破我北平军政主力,甚属显然。若中央军事行动开始,则日本将以兵力与日侨自由行动,利用各种手段,捣乱长江,破坏我之金融基础,而置首都于兵力威吓之下,希图造成从前“江宁条约”之形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