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这样一些保密措施,德国人大概还是知道了,盟军即将要进行一次空投。德国记者贡特尔?韦贝尔在柏林电台上就这样宣布过:“我们应当考虑到盟国军队将要进行一些大规模的空投,他们的目的是要在莱茵河以东建立起一些桥头堡。我们正严阵以待。”
乔治?S?巴顿本人也在制订他自己的部队抢渡莱茵河的计划。他没有采用传统的从正面一直打到莱茵河边的办法,而是利用坦克和配备装甲车的步兵冲锋陷阵,如同装甲部队似的,这样一来,不仅十分壮观,而且可以抓住许多俘虏,使很多的美国士兵不至于丧生。结果,他们也比预定的日子提前打到了莱茵河。
自打巴顿从布雷德利那儿得到从美因兹附近过河的允许之后,他利用了三天的时间,从这个总部跑到另一个总部,就象一个神魂颠倒的人一样——一边乞求,一边奉承,一边恳求,又一边威胁。对他来说,最主要的是速度。他知道,蒙哥马利将要在23日晚上向莱茵河进军,而他自己则想在美因兹地区第一个渡过莱茵河。他深信,迅速渡过莱茵河可以减少很多人的伤亡,而且还可以使他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便今后在德国腹地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三月二十日,他来到了曼顿?S?埃迪少将的第12军总部。他非常激动地对埃迪说:
“曼特,我要你明天在奥本海姆过河!”
奥本海姆是离美因兹有25公里远的一个城市。
“我只要请您再给我们一天的时间。”埃迪回答道。
“不行!”巴顿叫了起来,他的手臂有力地挥了一下。
埃迪身材高大肥胖,他好斗地抬起了头,一点儿出不示弱。但是,当被激怒了的巴顿走出去以后,埃迪便打电话给第五师的S?勒鲁瓦?“雷德”?欧文少将:
“必须过河了,雷德,乔治老是心事重重,不断对我们发脾气。”
在这之后的36个小时里,欧文严厉催促他的部下,他们在三月二十二日天黑以前到达了莱茵河畔的奥本海姆。晚上十点钟的时候,他们开始悄悄地乘坐突击船过河。第一批部队到达对岸时,德国人在惊慌中甚至没有来得及组成一道防线,到了天亮的时候,欧文的六个营已经过了河。就这样,既没有事先的炮火准备,也没有空军轰炸,更没有空投部队,巴顿自拿破仑以来,第一个乘船率部过了莱茵河,而且,他只伤亡了28个人。
这个胜利的消息立即被传到了第三集团军的总部,但是巴顿的代表和参谋长保罗?哈金斯却建议不要在二十三日傍晚以前,即蒙哥马利宣布他已经过河之前,把这个消息告诉布雷德利。巴顿听了这个提议很开心。
奥得河是保卫德国另一侧的河流,红军渡过了这条河。朱可夫已经在距离柏林只有80公里的地方建立了三个桥头堡,但是,由于施泰因纳的意想不到的攻势,苏联人被迫在向德国首都发动最后攻击之前,重新集结队伍。
自从温克发生车祸以后,古德里安没有接到希姆莱的一份报告,而希姆莱的任务正是顶住朱可夫。在三月中旬的时候,悲观失望的东线总司令来到了维斯瓦河集团军群的总部。希姆莱的参谋长、党卫队准将海因兹?拉麦丁在总部的门口碰到了古德里安,他对古德里安说:
“您难道不能给我们换一位司令吗?”
“这是党卫队的事情。”古德里安反驳道,接着他问帝国元首在哪。
“他得了流感,现在在霍亨里亨,格布哈特博士正在给他治病。”
在附近的疗养院里,古德里安见到了希姆莱。从外表看,他的身体不错,古德里安力劝他放弃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古德里安提醒这位帝国元首,他还兼任党卫队总队长,德国警察的头子、内务部长和后备军总司令。一个人怎么能一下子完成所有这些工作呢?
古德里安的话吸引了希姆莱,不过,他还有些保留:
“我自己不能去找元首提这件事。他不喜欢我提这样的建议。”
“那么,您是否允许我去替您办这件事情?”古德里安焦急地问道。
希姆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当天晚上,古德里安向元首建议,希姆莱在奥得河的职务应该找个人来代替,因为他劳累过度了。希特勒也明白,有必要换换人了,因此,他问谁能指挥维斯瓦河集团军群。
古德里安建议由戈特哈德?海因里希将军来担任。目前,海因里希指挥第一装甲集团军,支撑着舒埃纳尔的右翼。
“我不愿意。”希特勒说,并提到了其他一些人的名字。
“他有对付苏联人的丰富经验,”古德里安强调指出:“他们还没有战胜过他。”
这最后的一个论据打动了希特勒,3月20日,他往设在喀尔巴阡山脉的海因里希的总部打了一份电报,任命海因里希为维斯瓦河集团军群的司令。
第二天,古德里安遇见了正在总理府花园里散步的希姆莱和希特勒,古德里安问,他是否可以和希姆莱单独淡淡,希特勒便出于好意地走开了。
“战争再也打不赢了,”古德里安开门见山地说:“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要找到一个办法,以便尽快地结束这场屠杀和这些狂轰滥炸。除了里宾特洛甫以外,您是唯一的一个在中立国家有关系的人。外交部长不愿向希特勒提出举行谈判的要求,您应该和我一起敦促希特勒同意就停战进行谈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