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一会儿,李奇微便来到了第17空降师的指挥所。然后,在米雷将军的陪同下,乘吉普车前往第六空降师的指挥所同埃里克?博尔斯将军进行交谈。就在他们分乘三辆吉普返回米雷的总部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一辆完全烧毁了的卡车的外壳挡住了道路,于是,他们放慢了车速,准备绕个大弯过去。李奇微发现,在他们前方,有几个人影在黑暗中溜走了。他一下子跳到地上,举起“斯普林菲德”便朝前面的人的臀部高度开了枪。前面传来一声吼叫,有一个身影倒了下来。李奇微跳到吉普车的后边往步枪里装子弹。这时,他听见一个震耳欲聋的爆裂声,并感到肩膀上一阵剧痛:原来是一颗手榴弹在吉普车底下,离他头部50公分的地方爆炸了,幸好中间隔着一个车轮。
在一片寂静中,李奇微听到周围有人喘气,他不再开枪了,生怕打中了自己人。后来,他又听到了一个很轻的滚动声,这声音来自一条沟渠附近的一片柳树林。“举起手来,婊子养的!”他大声吆喝着。
“见你娘的鬼去吧!”有人用地地道道的美国口音回答道。
李奇微把指头从枪机上收了回来。当他们觉得德国巡逻队已经逃远了的时候,李奇微便问米雷:“怎么样,巴德?我想,我打死了一个德国兵。”他没有说,他自己已经负了伤。
这一小队人登上剩下的两辆吉普车,继续赶路。正走着,米雷发现在他们前面的公路上有一样东西在挪动着,他忙用手枪射击,可是对方没有反应,于是,他跳下汽车,发现原来是一名第17空降师的伞兵,这个伞兵手里还拿着一挺30毫米的机枪。“该死的!”米雷说,“你已经接到了射击的命令,你为什么没有向我开枪呢?”那个伞兵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米雷不知道是应叱责这位伞兵呢还是应当感谢他。
在莱茵河上游250公里的地方,乔治?巴顿和他的两位副官从奥本海姆穿过浮桥。这两位副官是查尔斯?科德曼上校和亚历山大?斯蒂勒少校,前者是在格罗顿取得毕业文凭的,后者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的一名炮兵。“现在该歇一会儿了。”巴顿一边说,一边向前探着身子,从桥边的栏杆往下看。然后,他一言不发,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往河中解了小手,就象以往丘吉尔曾经在“龙的嘴上”所干过的那样。“我早就想这样做了。”他一面重新扣好裤子上的钮扣,一面十分满意地说。
这一小队人继续向着莱茵河的右岸前进。
海因里希选择了一座小山梁,以便在那里建立起他在奥得河后面的主要防线,就在这座小山顶上,有一个叫做泽络的小村子。海因里希就是在这个村子里第一次见到第九集团军军长特奥多尔?布赛的。那是在三月二十五日圣枝主日的上午,肥胖而又自信的布赛将军告诉海因里希说,他在两天前仓促发动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正如他原先在大本营所预言的那样。在这次进攻中,他的装甲车队穿过了苏联红军的防线,可是,他那些没有战斗经验的步兵们却不会保卫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最后,他万般无奈,撤回了他的坦克。
海因里希违心地命令他立即发动第二次进攻。成功的希望实在太小,而且,形势已经绝望了。海因里希同布赛作了简短的谈话之后,结束了对维斯瓦河集团军群的视察,然后,他动身去柏林,他将第一次同希特勒见面。
下午过了一半的时候,他走进了帝国总理府。在总理府的走廊里,那些等着开会的人已经在跺脚取暖了。他们之中有凯特尔,约德尔、古德里安和布格道夫,一共30人左右。他们还没吃完夹心面包片,也没喝完咖啡的时候,就听有人叫了一声:“元首来了。”于是,大家便急急忙忙地走进了小会议室。会议室里的窗帘被拉上了,光线很暗。屋子尽头的一个门猛地打开了,元首走了进来。他走路的时候驼着背,而且,看上去,有点神经质。
有人把海因里希介绍了给他。元首站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边等着,一个副官给他拿来了一把椅子。他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用右手把他那动弹不了的左胳膊放在桌子上。另一位副官给他递过去那副有色镜片的眼镜。
有人叫海因里希坐在元首的左边。他的右耳听不大清楚。海因里希开门见山地讲述了东线的战局,态度十分坦率,如同他以前对古德里安讲话时一样。他讲话的过程中,有人交给他一份布赛拍来的电报:第二次进攻也同样地失败了。
这个消息使希特勒恼火得跳了起来。“你们还要进攻,并且要用一切办法同屈斯特林重新取得联系。”他想要知道第一次进攻失败的原因:“炮火的威力不够吗?”
“我及时赶到那儿,看到了炮火纷飞的情景,”海因里希回答说:“苏联人也有大炮。”
希特勒没有听出海因里希的答语中略带讽刺的语调,他重复说,要重新把屈斯特林夺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无法从法兰克福地区出发发起一次进攻。”海因里希说道。他的心情十分矛盾。看来,从这个“堡垒”发动一次攻势似乎更是荒谬绝伦的。
“首先夺回屈斯特林吧!”希特勒纠正说。
在这个星期天的早晨,李奇微已经击退德国人的两次反攻。“大学代表队行动”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过,盟军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人损失了百分之十,而英国人至少减员百分之三十,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一起歼灭了德国人的三个整师:第84步兵师以及第七和第八伞兵师,这些师当时正处在盟军空投的地区内。另外,盟国军队还同时消灭了德军的一支庞大的炮兵部队和许多防空部队。更重要的是,他们保证了蒙哥马利的主要攻势“掠夺”行动的成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