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遍设立各级政权。史载张献忠“陷长沙,据府署称王府,设官分属,招兵命将。凡四阅月。”(51)当地乡绅、原明朝给事中史可镜投降了大西政权,被任命为长沙辰州常德巡抚(52)。到崇祯十六年底,大西军在湖南绝大部分府县和江西袁州、吉安两府都派设了地方官员。
在湘、赣地区,大西政权也非常重视吸收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采取的方法有礼聘和开科取士两种。前者是争取当地有名望的文人参加大西政权的工作,后者主要是吸收那些在明朝腐败科举制度下不得志的文人。如史籍所载“癸未,献贼陷郡(指长沙府),大索名士。”(53)衡阳著名学者王夫之多次拒绝大西政权的征聘,最后毁坏面容,伪称病重,才免于出仕。这固然说明了王夫之的封建正统立场牢不可破,也反映了大西政权的礼贤下士。“九月,献忠入衡。……开科殿试,考授伪员。劣衿或羶逐之。”(54)在江西虽然只有两个月左右时间,也通过征聘和科举吸收了不少知识分子为大西政权服务。如在袁州府“初至日,以伪官啗人,蚩蚩者走如鹜。”(55)吉安的吴侯更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据记载,吴侯“性狂不羁,能为诗、古文、四六,年四十余不得入庠,惟肮脏自怜。”崇祯十六年冬,张献忠义军攻克吉安.属邑皆下,大西政权“开科求贤,诸落拓者争赴试。”吴侯参加考试后,取中在三甲,被任命为龙泉(今江西遂川县)知县。到任不久,明江督吕大器领兵重占吉安,龙泉县的官僚地主郭维经等人发动叛乱,吴侯被捕。受审时,吴侯“从容慷慨,颜色不变,所书供状千余言皆四六骈语,琅琅可诵。”(56)这个在旧政权下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最后献身于大西农民革命,说明了张献忠等起义军领导人争取知识分子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注释
⑴《绥寇纪略》卷一○。《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四亦同,仅文字小异。
⑵崇祯刊本:《御寇详文》。
⑶乾隆八年马格撰《重修宝丰县志》,记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张献忠起义军攻克河南宝丰县,系年有误,当系十四年五月十三日。
⑷《平寇志》卷五。
⑸陈宏绪:《寒夜录》卷中。
⑹《绥寇纪略》卷一○,记“献忠寻陷无为州。”据明安庐池太巡抚郑二阳致应天巡按等人的信件,“庐州、无为相继失守,在五月初七、初八。”(见《郑中丞益楼集》卷四)张献忠起义军于五月初七日攻占庐州,初九日才起营转移。初八日占领无为州的是革里眼,见《平寇志》卷五、《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五。
⑺《平寇志》卷五。下文又说,献忠“因谋取安庆、桐城,渡江入南京,僭号天命,先刻伪宝,选自宫男子,伪署副总、参、游诸官。”
⑻《绥寇纪略》卷一○。
⑼据郑二阳的奏疏,他在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即已离任,新任巡按徐世荫也已接事,庐州等处的被义军攻克,都是这以后发生的事情。然而,明廷仍然追究他疏于防范的责任(见《郑中丞益楼集》卷一)。徐世荫任安庐池太巡抚的时间很短,九月间就为黄配玄取代。
⑽《兵科抄出湖广巡抚宋一鹤题本》,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一○本,九七四—九七五页。
⑾《国寿录》卷一《皖将廖应登传》说,张献忠在桐城地区活动时,曾大书“一统齐天”的联幅。
⑿康熙《蕲水县志》卷十七,《人物?熊文灿传》。
⒀《绥寇纪略》卷一○。
⒁康熙九年《麻城县志》卷三,《变乱》。民国《麻城县志》前编卷五,《武备?兵事》,记张献忠改麻城县为“长顺州”。
⒂《绥寇纪略》卷一○。
⒃《平寇志》卷六。
⒄《薛谐孟先生笔记》上册记:“癸未五月三十日,湖广省城又破矣。楚藩以九十耋龄,引佩带自缢。”《平寇志》卷六云:“楚宗从贼者执王见献忠。”
⒅《竹中记》云:“贺公被执,贼犹称为先生,公闭目不语,舁出,死于登子湖。”
⒆《平寇志》卷六。
⒇据《绥寇纪略》及《竹中记》;《平寇志》卷六,记李时荣为巡按,误。
(21)《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六。
(22)《竹中记》,见《汉阳魏氏丛书》。
(23)《竹中记》。
(24)《竹中记》。按,眉史氏著《复社纪略》卷一,“复社姓氏”汉阳府下有龙土贯,当即此人。
(25)《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六说,献忠“发银赈武昌五千,汉阳、六安五千。”数额似乎过小,而且六安当时不在献忠管辖之下,疑有误。
(26)《竹中记》里记载下张献忠进入湖北后,没收官僚地主家产的一个小故事:“献贼劫某御史家,自门达寝皆有藏。众骇其多。一贼曰:‘为我辈累此辈。’一贼曰:‘为此辈生我辈。’噫,二贼亦黠矣。可为士大夫发一怍也。”至于没收明宗室的家产,楚王是个典型例子。
(27)《怀陵流寇始终录》卷十六也说:“以妇女立婆子营,收其夜合之赀为军需。”既然说全城的百姓几乎被献忠杀光,而起义军战士又不准私藏银财,“夜合之赀”从何而来呢?可见造谣也需要水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