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基民盟1949年发布的“杜塞尔多夫文件”中所说:“没有马歇尔计划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
马歇尔计划帮助完成了西方三个占领区的合并,形成了联邦德国的雏型。美援加速了德国西占区的经济回升,缓和了美德关系,使关于选择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争论有了结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占了上风。马歇尔计划为联邦德国最后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也为日后德国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甚至对两德的统一也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
1945年至1948年德国西占区是“饥饿的年代”。从1948年中期开始,一直到1952年,则是社会市场经济全面试验和逐步确定的年代,同时也是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年代。1952年国民经济各项指标都已超过战前水平,西德的经济恢复已全面完成。联邦德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即将来临。
第二章 增长、增长、再增长——五十年代后的联邦德国经济
一、腾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联邦德国元气一经恢复,经济发展即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出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经济奇迹”。
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总要受到当时国内和国际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上半期这段时间内,联邦德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1949年在首届联邦德国大选中基民盟与基社盟联合获胜,并组成首届政府,在此后的1953、1957、1961年连续三次大选中均获得胜利,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保证了所制定的政策方针的连贯性。
这个时期联邦政府制定的内外政策,均将经济复兴这一主题放在优先地位,联邦德国的企业家们都期待着恢复在他们的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并期望执政党能忠实地代表他们的利益。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也寄希望于执政党满足他们渴望永久的职业、新住房、物价稳定的要求。阿登纳政府在国内继续执行初见成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阿登衲在其回忆录中说:“在灵活适应市场行情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综合性经济政策的有机手段,有计划地刺激经济。这种经济政策通过货币、信贷、贸易、关税、税收、投资和社会政策以及其他措施的有机联系,使经济为实现其谋求全体人民的福利以及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既定目标服务。”
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在实现经济迅速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等目标方面相当成功。为此,联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使人民消费需求得到适当满足、经济生活有一定保障的措施:
1、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包括给失业工人发放补贴,给退休和丧失工作能力的职工发放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等。
2、通过控制物价上涨、紧缩财政开支来缓和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有所增长,从而提高人民的购买力。
3、大规模兴建住房,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以解除工人的后顾之忧。
通过这些措施,稳定了联邦德国国内政治局势,使经济得以迅速增长。
在这个时期,联邦德国在外交活动上也取得了一连串成功,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阿登纳认为,只有同西方国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防止被苏联控制。他认为,单独一个欧洲国家的经济活动范围太小,力量过于薄弱。只有合并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区域,才能使欧洲国家与世界其他经济地区进行竞争,并保持竞争能力。阿登纳极力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德国在内的统一的强大欧洲。1954年在巴黎签订了经过修改的法德条约,从此西德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结束了被占领状态。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正式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西方军事集团的一员,使国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1951年联邦德国同法、意、荷、比、卢五国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并于1953年成立了“煤钢共同体”。1957年六国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以及《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并于1958年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成立,促进了联邦德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到1958年,联邦德国对欧共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占其全部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为26%。欧共体还加深了联邦德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相互渗透,加强了彼此间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罗马条约》①也解决了联邦德国由于本身劳动力供应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联邦德国经济的第一次高速增长,为联邦德国从无权的战败国重新变为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巨人”铺平了道路。
------
①《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
◆经济奇迹
奇迹!奇迹!!
在曾是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经济奇迹出现了!
这是一串串激动人心的数字,它们表现的都只是一个主题: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
看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生产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
联邦德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而且绝对数额到60年代初开始超过英国和法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