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德意志统一进程,可说其成功正是在于俾斯麦的运筹帷幄。由于他具有深遂的洞察力,对统一战争的时机与形势估计得十分准确,采用正确的战略方针,使分裂了五百多年的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为德国的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是德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虽然统一后的德意志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并且采取强权政治,扼杀了民主主义,并且由于俾斯麦对法国的残酷掠夺使德法两大国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为新时期欧洲国际关系布下了阴影,为两次大战的浩劫埋下了种子,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始终是巨大和不可抹杀的。
4 群雄争斗智者胜--普法战争传奇故事/中外战争传奇丛书
1.战争话题
2.普法战争概况
3.普鲁士在战争中崛起
4.法国拿破仑三世穷兵黩武
5.普法争雄势必一战
6.战争的导火索
7.“铁血宰相”俾斯麦
8.一份电报引发战争
9.仓促宣战后果严重
10.普鲁士沉着应敌
11.实际统帅毛奇
12.法军进攻与普军反击
13.上行下效勿忙逃跑
14.莱茵军团成了瓮中之鳖
15.皇帝屈从于皇后
16.夏龙军团钻进捕鼠笼子
17.普军包围色当城
18.创造奇迹的围攻战
19.法国皇帝当俘虏
20.第二帝国崩溃
21.战争性质起了变化
22.“国防政府”靠阴谋执政
23.人民抗战困难重重
24.普军对巴黎围而不攻
25.法国抗战最终失败
26.两次起义遭镇压
27.巴黎新政府上台
28.签订战争和约
29.德意志帝国在巴黎成立
30.德国侵略者罪行累累
31.法国内战一触即发
32.巴黎公社在战争中诞生
33.俾斯麦协助消灭公社
34.保卫公社的搏斗
35.马克思论普法战争
36.恩格斯获“将军”称号
37.普法战争短评
3.普鲁士在战争中崛起
普鲁士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封建王国。它的祖先系日耳曼民族中的一个骑士团,13世纪时定居到波罗的海南岸地区,称为普鲁士。后来,子孙日益繁衍,在那里建立起普鲁士公国。公元1701年,腓特烈一世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允许,加冕为普鲁士国王,普鲁士由公国升格为王国。
此后,普鲁士的历任国王,通过各种手段扩充自己的疆土,先后从瑞典“购置”了福尔波门地区及什切青等城市,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西里西亚和东弗里斯兰地区,从波兰夺得西普鲁士和内策行政区等。通过18世纪的发展,普鲁士成了欧洲的军事强国,成了德意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中心。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普鲁士国家的官僚组织、军事组织及政治统治都获得了巩固。王室通过庞大的常备军和日益增长的税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建成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
19世纪初期,普鲁士已经成为统治北德意志的大国。但在1806年的对法战争中,它被法国拿破仑一世打得惨败,按提尔西特和约规定,丧失了一半领土。此后,普鲁士被迫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只是国家大权仍然控制在王族手里。
1815年拿破仑一世在战争中失败后,普鲁士在战胜国的维也纳会议上获利,收回了失去的绝大部分领土,从此又恢复了军事强国地位。到1822年,它已拥有8个省份,英疆域自东欧延伸至德意志中部和西部,占有最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地区,为统一德意志奠定了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19世纪20~40年代的普鲁,一方面,在政治上出现了反动的封建复辟;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也迅速发展了。国内工业革命开始,农业也逐渐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的地产制。19世纪40年代初期,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形成为反封建的反对派,要求获得“统一与自由”的民族运动兴起;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要求获取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1848年,在欧洲法、奥、意、匈等国的资产阶级掀起民主、民族革命的浪潮中,德意志的许多邦国也都爆发了革命运动,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最终失败。这样一来,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已不可能由革命来实现了。
1861年1月2日,作为摄政王的普鲁士亲王正式登基,成为普鲁士的新国王,号称威廉一世。这位国王和后来的德意志帝国皇帝,本是老国王腓特烈一威廉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兄长身患重病,他侥幸成为普王继承人,受封为普鲁士亲王。
亲王颇通军事,10岁时即被送人部队接受锻炼,长大后历任军官职务。在1848年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曾率领军队镇压了柏林人民的革命运动。1858年,他以亲王身份成为普鲁士的摄政王,实际上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普鲁士亲王摄政以后,立即解散了旧内阁,建立所谓的自由主义新内阁,以巩固和加强对政府的控制。同时,他还积极支持军政部长罗昂和总参谋长毛奇,命令他们进行军事改革,强化普鲁士的军队建设。他颁发敕令,迫使每一个青壮年都接受强制性的军事训练,致使普鲁士各地兵营林立,军国主义的思想和组织也普遍泛滥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