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解普法战争之战略棋局:面对德国统一进程的拿破仑三世_李寒秋【完结】(21)

  ①WILLIAM L.LANGER,EUROPEAN ALLIANCES AND ALIGNMENTS,1871-1890,NY,1931,P39

  ②WILLIAM L.LANGER,EUROPEAN ALLIANCES AND ALIGNMENTS,1871-1890,NY,1931,P43

  俾斯麦认为“文化斗争”会得到同样与梵蒂冈关系紧张的意大利的支持,然而意大利人十分谨慎,并没有选择和德国在一起。英国对德国也保持警惕,它完全是站在大陆均势的角度来看待德国的动向。1874年2月,驻德大使奥多 罗素甚至判断奥匈而不是法国才是德国真正的打击对象,目的是将奥匈日尔曼省份统一到德国中去。英国政策最大的变化则来自于政府的更替。保守党人迪斯累里在大选中获胜组阁,他对外交事务的关注远高于前任自由党政府,对俾斯麦和三皇联盟充满怀疑。迪斯累里立即加强了英国与法国的联系。到了1874年秋天,三皇联盟在是否承认西班牙共和国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现在德国与它的两个邻居关系都冷却了下来,而俄奥之间则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密。1874年对德国来说是“内忧外困”的一年,文化斗争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角度来看都失败了。尽管有三皇联盟,德国在欧洲某种程度上讲被孤立了。法国的外交则有了重大的转机,英法关系开始升温,同时得到三皇联盟中的俄奥两国的同情与支持。俾斯麦在1874年外交上的无作为令人费解,也许是激烈德国内政治斗争特别是“阿尼姆事件”注⑽使得他精力分散,对欧洲外交气候微妙的变化作出偏差的判断。他开始相信存在一个反德的主教国际阴谋,这种反德联合并不存在。

  1875年开始的时候,欧洲很平静,法德两国关系也没有严重恶化的迹象。2月,冯 拉多维茨将军作为俾斯麦的特使被派往俄国。俾斯麦希望通过拉多维茨之行消除德俄之间的分歧并探明俄国的底牌。他授权拉多维茨向俄国发出询盘:德国支持在俄国在近东问题上自由行动,换回德国对法国的行动自由。哥尔查科夫一直持“欧洲需要一个强大的法国”的观点,在俾斯麦近乎亮底牌的试探下拒绝了德国的询盘。拉多维茨之行没有解决德俄分歧,反而授人以柄。在这个月早期,德国政府照会比利时政府,建议它修改有关法律以保护外国人、避免出现针对邻国的恐怖袭击。这个外交事件的起因是一个比利时人写信给巴黎大主教提出以6万法郎为报酬刺杀俾斯麦,同为天主教国家的比利时也对被迫害的德国天主教徒表示同情。比利时作为低地国家在外交上具有敏感性,特别是对视低地国家为安全前哨的英国。这与俾斯麦一贯的谨慎作风完全不同,俾斯麦此时狂燥不安,连同僚都无法接近。3月13日,法国通过了扩军计划,每个团增加一个营。这些新编营只是架子,在战时才满编。德国总参谋部视之为重大威胁,这些以纯军事角度考虑问题的职业军人认为预防性战争非常必要。在这之前,已有传闻法国要在德国购买大量供军队使用的马匹,德国政府立即颁令禁止出口马匹。高度政治化的德国舆论机器开始运转起来。4月5日,科隆报文章呼吁注意“新联盟”的危险;4月8日,柏林邮报发表“战争在望”的文章。这些文章据信都出自德国外交部新闻局的官员之手,带有官方色彩。有人开始猜测这是德国在为先发制人打击法国寻找借口。俾斯麦自己后来则解释为他没有对法战争的意图但是他不反对公开警告。鉴于法国并没有与德国开战的能力,德卡兹立即通驻德大使冈多与德国政府取得谅解。威廉一世从威斯巴登返回柏林后对报纸言论很不满,4月15日与法国武官的谈话中,皇帝表示事件已经结束。

  然而危机并没有结束。德卡兹认为德国还会有一系列行动,很难了解德国在近期会走多远,他决心通过外交手段阻止严重后果的发生。另一种看法是德卡兹希望借此机会改善法国的地位,孤立德国。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正确。使用外交手段保证法国在德国战争威胁下的安全是首要目标,如果能利用德国犯的错误则可以从中获利。其他大国并不认为德国真的要进行对法战争。沙皇对法国大使勒富罗将军说到:“如果有一天你们被威胁了(但我并不相信会这样),你们会立即知道的,你们会从我这里知道。”①哥尔查科夫也表示沙皇和他本人会在访问柏林期间为和平出力。德卡兹的担心很快得到来自柏林的报告的佐证。4月21日,在柏林英国使馆组织的宴会上,法国大使冈多与拉多维茨进行了交谈。拉多维茨口不择言,声称一些德国政治家认为预防性战争从政治、哲学、基督教立场上讲都是正义的。冈多将情况作了一些夸大汇报回国。

  ①WILLIAM L.LANGER,EUROPEAN ALLIANCES AND ALIGNMENTS,1871-1890,NY,1931,P46

  德卡兹采取俾斯麦曾经用过的办法迅速将冈多报告发表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又将副本发往法国各驻外使馆,提请有关国家注意。奥匈不想出头,希望俄国出面。5月4日,沙皇重申两周前对勒富罗的承诺。英俄两国在中亚的对峙此时缓解,俄国保证不进攻英属印度。俄国驻英大使保罗 舒瓦诺夫于5月8日到达伦敦。他带来了沙皇决心调停的表示,并建议英国与俄国一起展开外交行动。在外交大臣德比的建议下,5月10日维多利亚女皇写信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信的结尾我想向您强调这样一个坚定的愿望:您会使用巨大的影响力来确保和平的存在。”①这一天,沙皇和哥尔查科夫到达柏林。威廉皇帝从道义角度解释了德国不会打不义之战,沙皇握住威廉的手表示赞同。俾斯麦则向哥尔查科夫矢口否认德国有进攻法国的企图。在离开柏林前,哥尔查科夫电告欧洲“和平有了保证”,1875年战争危机结束了。法国改善了处境,而德国则一定程度上被羞辱。其他大国的目的在于维护《法兰克福条约》后的现状,和平的基础是对《法兰克福条约》的遵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