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本来该在体制内解决,但他向唐、鲁示好,两人却视而不见,想看他的笑话,要是两人响应他,率先换田,那些宗室哪里敢与他对抗?
现在看情势不好,立刻跑过来,让他停下,还真当王某人是泥捏的?
王彦听了,站了起来,转身面对两王,冷冷地说道:“今天这出戏,孤一定要唱完!这是宗室因得的教训,也是你们故意放纵的结果,两位殿下,现在让孤停下来,不觉迟了一些么?”
王彦话语强硬,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明说是要给他们和宗室一个教训,这让唐鲁两王十分震惊,一时气结,脸色都十分难看,但又不好发作,确实是他们理亏在先。
包房内一时沉默,半晌后鲁王恼怒道:“好,孤今天就看楚王怎么劝退宗室!”
说完,鲁王便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显然气得不轻。
唐王见此也不说话,拉了一把凳子,在鲁王旁边坐下。
现在宗室也是骑虎难下,并不是说,民意站到了王彦一边,宗室就会退让。
王彦见此两人如此,目光看向窗户,笑道:“两位殿下有兴趣,看看也好!”
此时戏台上,被百姓寄予厚望的孙传庭,因为福王再次战败,而福王也因为李自成攻破洛阳被烹杀,整出戏落下帷幕,让人唏嘘不已,百姓为大明多灾多难而忧心忡忡,为想要力挽狂澜的孙传庭心痛,唯独对福王的死而拍手称快。
大明亲王被人做成福禄羹,百姓居然拍手称快,聚集的宗室内心都感到一阵恐惧,内心不寒而栗。
南京是个权贵众多之地,许多人看那些藩王,其实或多好少的响起了以前南京城中的勋贵,他们也受到过欺压,所以感同身受。
其它几处也都唱完,看完戏的百姓,群情激愤,宗室怎么这么坏。
这时,人群中的锦衣卫密探,便开始说明,这些戏目都是真实的案例改编,并将话题引到宗室集会对抗迁台令上,说明朝廷迁藩,是为了能多出土地,让百姓耕种,而向宗藩征税,则是减轻百姓的负担,但这些宗藩却想戏中的藩王一样,继续占据大片民田,让天下供养,而他们则继续过奢靡的生活。
这么一说,百姓就明白过来,就像戏曲中的福王,四万顷土地,就是四百万亩,这些田如果给朝廷纳税,那朝廷赋税充足,对他们小民的盘剥,是不是就轻了一些。
况且不患寡而患不均,宗室的财富,让普通百姓生出深深的厌恶之情。
明白过来的百姓,纷纷像西华门汇集,推着包围的宗室的士卒连连后退,将数千宗室逼到一团,指责之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要说平时,南京百姓自然不敢指责这些宗室,但是今日看了戏,心中激愤,再加上有锦衣卫的人带头,这一骂,情绪放开,就有些控制不住了。
宗室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脸上都满是惶恐,益王等人早已经脸色惨白,他们是想利用民间舆论,让百姓以为王彦要对宗室下手,有不轨之心,让王彦迫于压力,向他们妥协,现在情况却反了过来,恐怕王彦就是将他们发配南洋小岛,甚至直接下狱,百姓们也会拍手称快。
辽王有些腿抖起来,“现在怎么办?要不服个软吧!”
益王、襄王还没说话,西华门下,陪着他们待了大半天的大臣中,忽然一人登上高桌,大声喊道:“本官乃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王夫之,迁藩入台,是朝廷国策,朝廷绝对不会退让。本官奉劝宗室以大局为重,朝廷还在与清廷对持,南京需要稳定,宗室也是朝廷子民,应该支持朝廷。现在宗室中各别心怀叵测之人,为了一己私利,阻挠朝廷迁藩,南方宗室跟着闹也就算了,北方逃来的宗室也跟着闹,你们图什么呢?”
第863章 宗藩低头
次日,一大早不少宗室就匆匆赶到户部外,等了许久,官差们才出来,他们先搬出一张桌子,一名五品的主事座定后,小吏才开始闹哄哄的让宗室排好队。
之前,是在户部大堂,摆上茶水糕点,等他们上门,他们偏不来,现在再来,就自然没了那个待遇。
眼下户部的行为,明显带着侮辱之意,但谁让宗室输了呢?
在户部门前的街道上,宗室不得不排成单行,缓缓的往前挪动,有镇国将军级别的宗室,想要搞搞特权,被户部小吏很不客气的挡了回去,只能乖乖的排入一眼望不到尾的队伍。
宗室闹着么大动静,王彦怎么可能就这样算了,他平时雷厉风行,按规矩办事,就被认为软弱可欺,这回他便官僚一回,要整治的就是那些爵位高,不将朝廷的话放在眼中的宗室。
这时排在前面的宗室拿出地契,户部官员给他换了一份,盖上户部官印,就可以到台湾领地。
宗室们看有人换好了,不禁松了口气,将悬了一晚上的心放松下来,也有人悄然离开队伍,没有换契,便快速离去。
那人离开了户部衙门前的街道,在城中转了几转,然后到了一座红墙黄瓦的宅子前。这宅子坐落在南京城最为繁华的中正街,门前一对石狮子,一雌一雄各镇一边,铜钉大门也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不凡。
益王一脉早已封藩,在南京没有王府,他到南京后便出手,买下这座宅子暂时居住。
来人敲了几下门,片刻后,从门内伸出个人头来,看清来人后,便放其闪身而入,然后引着来人顺着甬道,沿着小径穿过花草树丛,走到一座阁楼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