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士人的指挥下,水师虽败,却不溃,更不降,一时间,明军战船点火自焚者,竟有百艘之多。
扬州城上,众人见江面上火光一片,又见清军不断登舟,使往南岸,便知江防已经溃败,清军已经成功上岸。
三日前众人曾于此见明军水师失败,而今日再次南观水战,却又要再见一番当日场景,在体验一番失败的滋味,众人心中何其黯淡。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
王彦自山东起,便一直为大明而战,希望能为朝廷重整河山而争取一些时间。
青州时,他等不来王师南来。
睢州时,朝廷又措施收复河南、山东的大好时机。
如今的扬州,王彦本欲为朝廷争取整顿江防的时间,可还是随着水师战败,而他的努力再次化作江水东流。
王彦一直冀盼大明朝能东山再起,可最终还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王彦立于城头,心中无限伤怀!
第72章 听谗言,弘光出逃
数百艘明军战船,点火自焚,而后向挡住水寨出口的清军大船撞去,终于使得清军对水寨的包围松动。
清军战船怕被火船撞上,纷纷向两边退去,为水闸内的明军战船让开了一条生路。
王威见此,连忙摔领战船紧随火船之后,升帆冲出水寨,左懋第亦是挂起令旗,让所有战船,乘机突围。
明军大小战船,拥出水寨,清军大船在避开火船后,再次转向追杀过来。
这时左懋第还能指挥的战船,已经不足六百艘,根本不是清军水师的对手,为了保住这最后一批战船,他随挂旗,令船队顺流东逃,直奔长江口而去。
明军船队东逃,清军战船自然扬帆追击,但明军船小而快,很快就同清兵拉开了距离,只是原本冲在最前的火船,这时却慢了下来。
火船上的明军,一部分跳水被救起,另一部分则被追赶而至的清军射杀,或是俘获。
左懋第领着残存的明军水师,顺流狂奔,直到吴淞口,才甩掉清军水师。
这时天已经将黑,左懋第怕清军连夜杀至,不敢让船队进入吴淞江,而是夜泊于崇明岛,随时准备再次奔逃。
十万水师,三千多条大小战船,在经历两场失败后,左懋第身边已经不足一万人,战船也只剩区区五百艘,是真正的十不存一。
半晚时分,追杀明军的清兵战船返回镇江,将俘虏了明军压下战船,等候多铎发落。
这些被俘获的明军多是火船沉没后,被清军从江水中抓获之人,其中不乏军官和士人。
满清以小族临大族,要统治华夏,只靠真满洲可不行,还需要汉人的辅佐,才能定鼎天下。
如今多铎的二十万大军已经渡过长江,控制江南指日可待,他急需寻找一批汉族士人,来为清庭稳定江南。
多铎已随大军渡过长江,随来到岸边,准备招降这批俘虏,但他走到俘虏之前,众俘虏却不愿跪拜。
“尔等既然已被本王擒获,为何见本王不拜!”多铎有些恼怒的责问道。
一场大胜下来,多铎久围扬州不破的郁闷,已经一扫而空,心中顺时又起一份骄狂。
他想要招降诸人,就该作出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姿态,但这时他心中已有骄气,便容不得俘虏们不跪,所以怒上心头,招降变成了责问。
王毓蓍的坐船被焚后,不幸被清兵抓获,成了百名俘虏中的一员,他听多铎之言,不禁开口讽刺道:“蕞尔小邦,化外夷王,岂可受天朝士人之拜!”
“汝何人?”多铎问声不禁大怒,一手指着王毓蓍道:“不惧死呼?”
“清狗!今日好叫尔知晓,吾大汉义士之烈!会稽王毓蓍去也!”王毓蓍傲然答道,而后不待多铎反应,便转身投入江中,没于滚滚江水之中。
有后人对此赞曰:“镇江明清大交兵,多铎引军围水营。义士陷于险死地,烈火焚船争生机。至死犹然骂虏狗,毓蓍不愧汉诸生。”
多铎见王毓蓍投水自杀,不禁目瞪口呆。
剩下的俘虏中,有马阮一党的右佥都御史扬文骢见此,随紧随其后,高呼一声“幸不辱祖宗之名!”,便投入江中。
俘虏百余人,当场死节者二十余众,甚下的亦不愿意降清,被多铎令人杀害,尸体抛入长江之中。
滚滚长江水,道不尽英雄血,无限山河泪,诉不完义士烈。
一个民族,是否伟大!
不是看他昂扬向上之时,有多少成就,武力是否强大,疆域是否辽阔,而是要看他危如累卵之时,有多少仁人志士愿意为他去死!
江边的一幕,让多铎心中不是滋味,不禁慢慢按下心中的那份骄狂。
傍晚时,清军二十万人马,全部渡过长江,镇江附近的几十万明军烟消云散,镇江城也落入清兵之手。
这一次,多铎吸取了方才,以及扬州的教训,勉强按住心中屠城的欲望,而是令士卒将城中百姓驱逐出城后,才带领人马进入城中,驰骑四占,抢夺财物。
这一场仗下来,清兵可谓大胜,不仅击溃几十万明军,还彻底控制长江水道,扫清了西取南京的障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